砥节砺行

砥节砺行:磨砺品行的精神指南

读音

砥节砺行:dǐ jié lì xíng

含义

  • :细磨刀石,引申为磨炼。
  • :气节、操守。
  • :粗磨刀石,引申为锻炼。
  • :行为、品德。

整体含义:形容人不断磨炼自己的节操与品行,追求道德上的完善。

典故

  1. 《后汉书·冯衍传》
    冯衍因直言进谏被贬,仍坚持修身,友人赞他“砥节砺行,秉心不回”,体现其坚守节操的品格。
  2. 《晋书·周处传》
    周处年少时为祸乡里,后幡然悔悟,以“砥节砺行”自勉,终成一代名将,留下“除三害”的美谈。
  3. 宋代朱熹《答陈同甫书》
    文中提到“士当砥节砺行,以成其德”,强调读书人应通过自我磨砺培养高尚品德。

近义词

  1. 修身养性:通过内省提升道德修养。
  2. 砥砺名节:强调对名誉和节操的锤炼。
  3. 洁身自好:保持自身纯洁,不与世俗同流。
  4. 严于律己: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

反义词

  1. 同流合污:随波逐流,与恶习混同。
  2. 自甘堕落:主动放弃道德追求。
  3. 放荡不羁: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4. 寡廉鲜耻:缺乏羞耻心,品行低劣。

例句

小学阶段

  1. 哥哥每天坚持早起读书,真是砥节砺行的好榜样!
  2. 老师教导我们要砥节砺行,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中学阶段

  1. 面对诱惑,他始终砥节砺行,坚守原则。
  2. 历史名人常以砥节砺行的精神赢得后人敬仰。

高中及以上

  1.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砥节砺行更显难能可贵。
  2. 学术研究需要砥节砺行的态度,容不得半点虚假。

文学化表达

  1. 他如磐石般砥节砺行,任岁月冲刷而初心不改。
  2. 砥节砺行的人生,终会绽放出道德的光芒。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努力做事”
    × 他砥节砺行地完成了项目。(应改为“兢兢业业”)
  2. 形容短期行为
    × 今天砥节砺行地打扫了房间。(宜用“认真细致”)
  3. 用于贬义场景
    × 小偷砥节砺行地练习开锁技术。(完全违背成语本义)
  4. 混淆近义词
    × 她砥节砺行地打扮自己。(应用“精心修饰”)

总结:这一成语专指道德层面的长期修养,不可泛化为普通努力或技能提升。

你可能感兴趣

古人描写德行的诗词

古人描写德行的诗词及其解析,展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这些诗词赞美了德行的高尚与美好,体现了古人对道德品质的重视与追求。通过列举的几首诗词,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和背景中展现了德行的重要性,如以物喻人、登高望远、舍弃世俗名利等。同时,这些诗词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对道德品质的向往与追求。每一首诗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和领悟。通过学习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关于德的诗词

关于德的诗词(第1篇)关于德的诗词一、诗词全文及解析《论语·述而》中“德不孤,必有邻。”解析:此句表达德行高尚的人不会孤单,必然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伴。体现了德行的重要性和道德力量的凝聚力。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德音莫违,及尔如令。”作者:(无特定作者) 朝代:先秦时期解析:这句话在告诫人们应当守道德的约束,不得背信弃义。声音中有美德,与你所追求的命相协调,反映了道德规范的准则性。《唐诗经·韦贤传》中“君子之德,乐山乐水。”作者:韦贤 朝代:唐朝解析:此句以山水的乐境来比喻君子的德行,表达了君子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杜甫《三绝句》“德星降复群贤集,大雅重光复圣门。”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砥节厉行

砥节厉行的读音是dǐ jié lì xíng,意味着磨炼品行、努力实践并表现优秀行为。这一成语的出处难以确证,但一直传承着磨砺品行和实践优秀道德行为的精神。砥节厉行的近义词包括励精更始、砥身砺行等,反义词则是放荡不羁、苟且偷安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避免错误地将其用于描述表面行为或形式主义,而应描述一个人在长期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高尚的品行和优秀的行为习惯。例如,“他砥节厉行,始终保持高尚的品行,深受众人敬重”。

砥厉廉隅

文章介绍了成语“砥厉廉隅”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人经过磨练和锻炼,保持操守的方正和坚贞,常用于形容人的品性和操守。在运用时需注意其内在含义和运用的场合,避免与其他类似词语混淆使用或误用。

砥砺名节

本文介绍了“砥砺名节”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砥砺名节指的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自我修养,保持和提升自己的名誉和节操。其源于古代士人对于道德品质的追求,强调内外兼修、持之以恒的过程。近义词包括磨练品行、锤炼节操、砥砺前行等,反义词有放纵自流、丧失名节、不思进取等。文章同时指出了对砥砺名节的错误理解,并强调了正确的砥砺名节应该是内外兼修的过程。

饮泉清节是什么意思

饮泉清节的读音饮泉清节的读音为“yǐn quán qīng jié”。饮泉清节的含义“饮泉清节”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典籍,形容人节操高洁,品行清正。其中,“饮泉”象征着清净无染,而“清节”则强调了节操的高尚与纯洁。整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人如泉水般纯净无暇,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清白的节操。饮泉清节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据推测,它可能源于古代文人墨客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和追求。在古代,泉水被视为纯净无暇的象征,而“清节”则常用来形容人的品行高洁。因此,将“饮泉”与“清节”相结合,形成了这个成语,用以赞美那些品行高尚、节操清正的人。饮泉清节的近义词高风亮节:指人的品行高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砥节励行

砥节励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ǐ jié lì xíng,意思是磨炼节操,奋发向前。该成语源于古代,最早出自《汉书·韦贤传》,用于形容人通过不断的自我磨砺和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和行为。砥节励行的近义词包括励志图强、刻苦自励、砥砺前行、奋发向上等,反义词则为堕落腐化、消极懈怠、自暴自弃等。在运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用词不当、乱用词语、语境不符和滥用成语等错误用法。该成语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中使用,例如形容人的品质、行为以及生活态度等。

砥砺风节

砥砺风节的正确读音为“dǐ lì fēng jié”,意指一个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通过不断磨炼和锻炼,保持品行高洁、节操坚定。该成语强调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风度与气节。其典故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的品德追求。近义词有磨砺节操、锤炼风骨、砥节砺行等。反义词包括卑躬屈膝、腐化堕落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恰当性,避免与消极、负面的情境或轻浮的行为混淆。文章详细阐述了砥砺风节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错误用法注意事项。

寒花晚节

“寒花晚节”是一个成语,读音为hán huā wǎn jié。它比喻人晚年的节操高尚、品行清白,源于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景象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该成语特指晚年时期的品质,表达了对人晚节操守的赞美。其近义词包括高风亮节、清风亮节等,反义词为卑鄙无耻等。使用时应避免错误地用于形容年轻时的品行或不恰当的语境,应正确用于赞美一个人晚年时期的品行和操守。

修身洁行是什么意思

修身洁行的读音修身洁行读作:xiū shēn jié xíng。其中,“修”字表示修养、提高;“身”字指自身;“洁”字表示清白、纯洁;“行”字表示行为、品行。因此,修身洁行是指通过提高自身修养和保持清白纯洁的品行来表现自己的行为。修身洁行的含义修身洁行是指一个人在道德修养和品行上追求高尚、纯洁的境界,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它强调的是个人在道德品质上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是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表现。修身洁行的典故修身洁行这一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道德修养观念。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和品行表现,认为一个人的品行是其道德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修身洁行成为了一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