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手称庆:表达喜悦的传统方式
读音
é shǒu chēng qìng
含义
- 额手:把手举到额头的位置,表示恭敬或庆幸。
- 称庆:表达庆祝、欢喜之情。
- 整体含义:形容人们在遇到好事或摆脱困境时,用手抚额表示庆幸和喜悦。
典故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叔向因政治斗争被囚禁,后来获释,他的朋友“举首加额”表示庆幸,这是“额手称庆”的早期记载。 - 《后汉书·蔡邕传》:
东汉名士蔡邕因得罪权贵被流放,后来得到赦免,人们“举手加额”为他庆祝,体现了这一成语的广泛使用。 - 宋代苏轼《与章子厚书》:
“此天下所共庆,而某亦举手加额,以为天幸。” 苏轼用这个动作表达对友人脱险的欣慰。
近义词
- 拍手称快:形容人们对正义得到伸张感到高兴。
- 欢欣鼓舞:形容非常高兴,精神振奋。
- 喜出望外:遇到意外的好事而特别高兴。
- 弹冠相庆:多用于贬义,指坏人得意时的庆祝。
反义词
- 捶胸顿足:形容极度懊悔或悲痛。
- 痛心疾首:形容非常痛恨或伤心。
- 黯然神伤:因失意而情绪低落。
- 愁眉不展:因忧愁而眉头紧锁。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考试得了满分,小明额手称庆,高兴地跳了起来。
- 下雨天突然放晴,小朋友们额手称庆,可以去操场玩了。
-
小学高年级:
- 得知周末不用补课,同学们额手称庆,纷纷计划去公园野餐。
- 球队在最后时刻进球获胜,球迷们额手称庆,欢呼声响彻球场。
-
初中:
- 听到疫情解除的消息,市民们额手称庆,生活终于可以恢复正常。
- 他顺利通过面试,家人额手称庆,为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
-
高中:
- 历经三年努力,她终于考上理想大学,全家额手称庆。
- 公司度过财务危机,员工们额手称庆,老板宣布给大家发奖金。
-
文学化表达:
- 久旱逢甘霖,农夫额手称庆,田里的庄稼终于有救了。
- 战乱平息,百姓额手称庆,重建家园的希望重新燃起。
错误用法
-
用于负面场景:
- ❌ 他考试作弊没被发现,额手称庆。(“额手称庆”一般用于正当的喜悦,此处应用“沾沾自喜”)
- ❌ 小偷得手后额手称庆。(贬义场景不宜用)
-
动作混淆:
- ❌ 他额手称庆地鼓掌。(“额手”是抬手至额头的动作,与鼓掌矛盾)
-
过度夸张:
- ❌ 因为买到一杯奶茶,她额手称庆。(小事不宜用,可改为“喜笑颜开”)
-
对象错误:
- ❌ 狗狗看到主人回家,额手称庆。(动物行为不适用此成语)
“额手称庆”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姿态,传递着中国人对吉祥如意的朴素向往。正确使用它,能让语言更具古典韵味。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喝完酒高兴的诗词
描写喝完酒高兴的诗词(第1篇)描写喝完酒高兴的诗词,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表达喜悦的常见题材。以下是根据“喝完酒高兴”这一主题精选的几首古诗词,包括诗词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解析:此诗是李白借酒消愁之作,
关于庆祝的诗词
关于庆祝的诗词(第1篇)关于庆祝的诗词一、诗篇概述自古以来,诗词就是庆祝各种场合和喜悦心情的最好表达方式之一。庆祝之事,无不包含着喜庆、欢乐和祝愿的情感,故此类的诗词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体现。下面将通过几个典型的诗词,来展示庆祝的场景和情感。二、诗词全文及解析《庆东宫生辰》 宋·王安石原文:紫殿开筵奏乐章,三台春色助风光。皇恩浩荡盈宸极,四海欢声遍九方。作者: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解析:此诗是王安石为庆贺东宫生辰所作。诗中描绘了庆典的盛大场面,音乐、歌舞、春色等元素共同营造了欢乐的氛围。全诗洋溢着对皇恩浩荡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宋·苏轼原文
10首关于携手处的古诗词赏析 解读爱情盟约与友情见证的永恒意象
携手处:古诗词中的永恒盟约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浩瀚长河中,"携手处"这一意象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内涵,成为诗人墨客寄托情思的重要载体。从字面看,它不过是两人执手同行之处,但在诗人的笔下,这简单的动作与地点却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或是爱情的盟誓,或是友情的见证,亦或是人生际遇的转折点。这些"携手处"穿越时空,将古人的情感密码传递至今,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深情厚谊。晏几道在《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中写道:"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位北宋词人虽未直接使用"携手处"三字,但"两重心字罗衣"的细节描写,暗示了两人初次相见时的亲密互动。晏几道以婉约细腻的笔
关于欢的诗词
关于欢的诗词(第1篇)关于“欢”的诗词解析及全文一、词牌名中的“欢”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欢”这个词汇常在词牌名中出现,传递着愉悦、快乐的情感。下面我们来一起探讨几首饱含“欢”的古诗词。《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宋 柳永拆桐花烂漫,莺歌溜滑,日永长如年。堪对此景,轻寒微暖,心性消得愁煎。折柳亭前,闲凭栏久,人沉醉于欢。向尊前,闲暇未尽,任落花飘满身。解析:此词描绘了春天拆桐花盛开的美景,以及人们在其中享受欢乐的情景。柳永以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欢乐与诗意的春日画卷。《菩萨蛮·芭蕉》清 纳兰性德芭蕉雨带深更。如唱留宾等后声。前情归往事何情。恨偏临角枕城头镜。夜饮秋怀小驿孤舟,和梦画得红楼,忍作
眉语目笑是什么意思
“眉语目笑”是一个形容人通过眉毛和眼神表达喜悦、亲密或默契情感的成语。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该成语的读音要注意音调的准确性,其含义是传达喜悦和亲密感的一种方式。常见的近义词有“眉开眼笑”、“喜形于色”等,反义词则包括“愁眉苦脸”等。使用“眉语目笑”时需注意语境、对象及语义的准确性,避免误解和误用。该成语在描述两人间的默契和情感交流时尤为生动。
描写一下久旱得雨的诗词歌赋
描写一下久旱得雨的诗词歌赋(第1篇)久旱得雨,自古以来便是诗人笔下的常见主题,其情感深沉而丰富。以下是一篇以“久旱得雨”为主题的古诗词歌赋,包含了诗词原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久旱逢甘霖一、诗词原文久旱得雨喜欲狂,润物无声化春阳。云开天边现彩虹,万物复苏展新妆。二、作者与朝代此诗为现代创作,意在表达对久旱得雨的喜悦之情。三、解析首句“久旱得雨喜欲狂”,直抒胸臆,表达了人们在长期干旱后,终于迎来雨水的喜悦与激动。一个“喜欲狂”,将人们内心的喜悦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次句“润物无声化春阳”,描绘了雨水润泽万物的场景。雨水细细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大地,使得春天的阳光更加温暖。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
大喜过望
本文介绍了成语“大喜过望”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大喜过望形容因出乎意料的喜事而非常高兴,其读音为大喜过望的拼音为dà xǐ guò wàng。文章还解释了该成语的典故和出处,并列举了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最后,文章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语。
愁眉蹙额
本文介绍了成语“愁眉蹙额”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该成语用来形容人因内心忧虑、烦恼等情绪而表现出的面部表情,常见于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描绘。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和表达需要,避免错误或过度使用。
喜形于色是什么意思
喜形于色的读音喜形于色读音为:xǐ xíng yú sè。其中,“喜”的声母为“x”,韵母为“ǐ”;“形”的声母为“xíng”;“于”的读音为“yú”;“色”的读音为“sè”。喜形于色的含义“喜形于色”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内心喜悦、高兴或满意等情感无法掩饰,从脸色上表现出来。它强调了人的情感表达和面部表情的关系,即内心的喜悦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在脸上。喜形于色的典故“喜形于色”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中。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来推断其内心的情感状态。因此,“喜形于色”也被视为一种文化传统和社交礼仪的体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出现类似的描写,如《红楼梦》中贾
顿足搥胸
本文介绍了顿足搥胸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顿足搥胸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因极度悲痛、愤怒或失望而无法自持的情感状态。文章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出处、用法和语境,并提供了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用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交流和正式场合中,使用顿足搥胸需谨慎,避免随意使用或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