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风节

砥砺风节

读音

dǐ lì fēng jié

含义

“砥砺”原指磨刀石,引申为磨练、锻炼;“风节”指品格、节操。整个成语意为磨练自己的品格,保持高尚的节操。形容人严格要求自己,坚守道德准则。

典故

  1. 《后汉书·张衡传》
    张衡为人正直,不畏权贵,曾言:“砥砺风节,不为利回。”表明他坚持操守,不为利益所动摇。
  2. 《晋书·陶侃传》
    陶侃一生清廉自律,常以“砥砺风节”自勉,即便身处高位,仍保持节俭,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
  3. 《宋史·文天祥传》
    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宁死不屈,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其砥砺风节的精神为后世敬仰。

近义词

  1. 修身养性——修养身心,培养高尚品德。
  2. 砥砺名节——磨练名誉和节操。
  3. 洁身自好——保持自身清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4. 守正不阿——坚守正道,不偏不倚。

反义词

  1. 同流合污——随波逐流,与坏人一起做坏事。
  2. 趋炎附势——依附权贵,丧失原则。
  3. 见利忘义——见到利益就忘记道义。
  4. 寡廉鲜耻——缺乏廉耻之心,品行低劣。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我们要从小砥砺风节,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2. 小学高年级:他勤奋学习,砥砺风节,是同学们的好榜样。
  3. 初中:面对诱惑,他始终砥砺风节,坚守自己的原则。
  4. 高中: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唯有砥砺风节,才能保持初心。
  5. 大学: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砥砺风节,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6. 职场:在职场上,他砥砺风节,从不参与不正当竞争。
  7. 历史人物评价:文天祥砥砺风节,宁死不屈,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8. 家庭教育:父母教导子女要砥砺风节,做一个正直的人。
  9. 社会评论: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砥砺风节的精神尤为可贵。
  10. 文学创作:小说中的主人公历经磨难,仍砥砺风节,最终赢得尊重。
  11. 演讲:我们要以砥砺风节的态度面对人生挑战。
  12. 议论文:砥砺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代代传承。
  13. 新闻报道:这位企业家砥砺风节,坚持诚信经营,赢得市场认可。
  14. 书信:希望你无论身处何地,都能砥砺风节,不负初心。
  15. 自我勉励:我时常提醒自己,要砥砺风节,做一个有原则的人。
  16. 团队建设: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每位成员砥砺风节的努力。
  17. 道德教育:学校应当加强砥砺风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品格。
  18. 历史研究:古代士大夫常以砥砺风节为人生信条。
  19. 影视台词:“人生在世,当砥砺风节,无愧于心。”
  20. 诗歌创作:砥砺风节志不移,浩然正气贯长虹。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砥砺风格”
    ❌ 错误例句:他在艺术创作中砥砺风格,不断创新。
    ✅ 正确用法:“砥砺风节”指磨练品格,而非艺术风格。
  2. 误用于形容物质追求
    ❌ 错误例句:他砥砺风节,努力赚钱买房。
    ✅ 正确用法:成语强调精神操守,不适用于物质目标。
  3. 误用于贬义语境
    ❌ 错误例句:他虽然砥砺风节,但太过固执,不懂变通。
    ✅ 正确用法:成语本身是褒义,不应与负面评价混用。
  4. 误用于形容短暂行为
    ❌ 错误例句:他今天砥砺风节,没有迟到。
    ✅ 正确用法:成语强调长期坚持,不适用于一次性行为。
  5. 误用于形容外在形象
    ❌ 错误例句:她砥砺风节,每天打扮得很精致。
    ✅ 正确用法:成语指内在品格,与外在形象无关。

你可能感兴趣

10首描写浩然正气的经典诗词 感受中国文人的气节与风骨

这段摘要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正气、忠诚、坚韧和勇气的古诗词的文章内容。文章通过列举多首古诗词,并附上作者、朝代及解析,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念,如正气、忠诚、坚韧和勇气。这些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对人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帮助我们感受到诗人们对于正义、忠诚、清白等品质的追求和坚持,受到其情感的感染和熏陶。这些品质也是每个人应该追求和坚持的,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勇敢。

描写雪竹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雪竹的古诗词及其解析,包括江雪、竹里馆、江楼感旧、画松、竹石图等篇目的描述,展现了雪中竹子坚韧与不屈的精神风貌。文章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手法描绘了雪中竹子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竹子的生命力与大自然的神奇。同时,也让我们从中学到坚韧不拔的精神,珍惜大自然的美景并保护环境。在欣赏这些诗词的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与心境,得到心灵的洗礼。

秉节持重

本文介绍了成语“秉节持重”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人行为举止稳重,有节操,能承担重任。其典故源自古代官员秉持正义、持重行事的传统。近义词包括稳重有度、沉着冷静等,反义词为轻举妄动、浮躁不实则等。文章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并指出了错误用法的示例。

大节不夺

“大节不夺”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 jié bù duó。它表示在重大原则或考验面前,人们能够坚守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不会被外界动摇。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历史故事,如文天祥等人在国家危难时的坚定表现。它出自《论语·泰伯》,强调人的坚定品质。近义词包括坚定不移、坚贞不屈等。反义词包括见利忘义、见风使舵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用于轻率或不恰当的场合,以免曲解本意。

戴天履地

戴天履地的读音为dài tiān lǚ dì。这个成语形容人的气概伟大,恩泽深广,或形容人占据极大的时空范围。源于古代文学和神话传说,常用来描绘英雄豪杰的伟大气概和功绩。其典故出处包括《庄子》、《史记》等。近义词有“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恩泽广被”等。反义词包括“微不足道”、“井底之蛙”、“孤陋寡闻”等。使用时要避免滥用或误用,确保准确传达语境和意思。

砥节励行

砥节励行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ǐ jié lì xíng,意思是磨炼节操,奋发向前。该成语源于古代,最早出自《汉书·韦贤传》,用于形容人通过不断的自我磨砺和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和行为。砥节励行的近义词包括励志图强、刻苦自励、砥砺前行、奋发向上等,反义词则为堕落腐化、消极懈怠、自暴自弃等。在运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用词不当、乱用词语、语境不符和滥用成语等错误用法。该成语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中使用,例如形容人的品质、行为以及生活态度等。

柏舟之节

柏舟之节是一种形容女性在面对困境和压力时能够保持贞洁、坚定和忠诚的品德的成语。其来源于古代中国的《诗经》中的《柏舟》一诗,常用来赞美女性坚守贞操的品德。该成语的含义是坚守贞操、节操如柏木般坚贞不渝。其近义词包括贞节不渝、坚贞不屈等,反义词为失节败度、见利忘义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避免将其用于不适宜的场合或误解其含义。该成语不仅是形容女性的,更是一种对坚定信念和原则的追求和坚守的赞美。

砥节厉行

砥节厉行的读音是dǐ jié lì xíng,意味着磨炼品行、努力实践并表现优秀行为。这一成语的出处难以确证,但一直传承着磨砺品行和实践优秀道德行为的精神。砥节厉行的近义词包括励精更始、砥身砺行等,反义词则是放荡不羁、苟且偷安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避免错误地将其用于描述表面行为或形式主义,而应描述一个人在长期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高尚的品行和优秀的行为习惯。例如,“他砥节厉行,始终保持高尚的品行,深受众人敬重”。

傲骨嶙嶙

本文介绍了形容词短语“傲骨嶙嶙”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傲骨嶙嶙形容人的性格或气质刚毅不屈,有骨气。文章还指出该成语的误用情况,如描述非正面场合、与其他词语混淆以及滥用于描述外在形象。正确理解和使用傲骨嶙嶙,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人的性格和品质。

掌握松的拼音sōng 8个笔画顺序与7大成语解析

本文主要介绍了“松”字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其多重含义。包括常绿乔木的特点,不紧密、不坚实的状态,放开、使松弛的动作,以及经济宽裕的状态等。此外,还详细解析了松字的名词含义,如松塔、松涛等,并探讨了松在古诗中的意象。同时,介绍了松脂、松木等用途。摘要内容全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