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薄才鲜

德薄才鲜

读音

dé bó cái xiǎn

含义

  • :品德、德行。
  • :浅薄、不足。
  • :才能、才干。
  • :稀少、缺乏。

整体含义:形容一个人品德不高尚,才能也很平庸,常用于自谦或批评他人能力不足、德行欠缺。

典故

  1.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叔孙豹评价晋国大夫范宣子时,提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意思是德行浅薄却身居高位,智慧不足却谋划大事,与“德薄才鲜”意思相近。
  2. 《后汉书·崔骃传》
    东汉学者崔骃在自述时曾用“德薄能鲜”形容自己,表示谦逊,后来演变为“德薄才鲜”。
  3. 宋代欧阳修《泷冈阡表》
    欧阳修在祭奠父亲的文章中写道:“惟我皇考崇公,德薄能鲜,遭时窃位。”意思是父亲德行不高、才能不足,却因时运而担任官职,带有自谦之意。

近义词

  1. 才疏学浅:才能不足,学识浅薄。
  2. 德薄能鲜:德行不高,能力不足。
  3. 碌碌无能:平庸无能,无所作为。
  4. 不学无术:没有学问,缺乏能力。
  5. 尸位素餐:占据职位却不做事,形容无能。

反义词

  1. 德才兼备:品德高尚,才能出众。
  2. 才高八斗:形容才华横溢。
  3. 品学兼优:品德和学问都很优秀。
  4. 文武双全:文才和武艺都很出色。
  5. 出类拔萃:超出常人,非常优秀。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小明虽然成绩一般,但他从不骄傲,总是谦虚地说自己“德薄才鲜”。
    • 老师告诉我们,做人要努力,不能“德薄才鲜”。
  2.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他在班会上自嘲“德薄才鲜”,但同学们都知道他其实很努力。
    • 如果一个人总是“德薄才鲜”,就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3. 初中

    • 历史上许多昏君都是“德薄才鲜”之人,最终导致国家衰败。
    • 他虽然自称“德薄才鲜”,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
  4. 高中

    • 某些官员“德薄才鲜”,却凭借关系上位,最终害人害己。
    • 欧阳修在《泷冈阡表》中用“德薄能鲜”表达对父亲的谦逊评价。
  5. 大学及以上

    • 在职场中,“德薄才鲜”的人往往难以长久立足。
    • 古人常以“德薄才鲜”自谦,提醒自己不断修身进德。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褒义词

    • ❌ 他德薄才鲜,深受大家喜爱。(错误:该成语含贬义,不能用于夸奖。)
    • ❌ 这位科学家德薄才鲜,取得了重大突破。(错误:与“才能出众”矛盾。)
  2. 误用于形容事物

    • ❌ 这个方案德薄才鲜,非常完美。(错误:只能形容人,不能形容事物。)
    • ❌ 这台机器德薄才鲜,效率很高。(错误:搭配不当。)
  3. 误用为“德高才鲜”

    • ❌ 他德高才鲜,是大家的榜样。(错误:混淆了“德薄”与“德高”。)
  4. 误用于自夸

    • ❌ 我德薄才鲜,所以这次比赛一定能赢。(错误:自相矛盾,该成语不能表达自信。)
  5. 误用于形容集体

    • ❌ 这个团队德薄才鲜,合作非常默契。(错误:通常形容个人,不适用于群体。)

“德薄才鲜”是一个带有批评或自谦意味的成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德薄才鲜.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得薄能鲜

“得薄能鲜”是一个成语,拼音为dé bó néng xiān。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虽然得到的东西不多,但是能让人满意或感到有新鲜感,形容东西虽少但质量高。其典故源于《诗经》中的描述,也用来形容某些地方物产虽少但品质上乘。此外,“得薄能鲜”的近义词有弥足珍贵、精妙绝伦、虽少胜多等,反义词有多而杂乱、滥竽充数、不足为道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将其误解为只表示数量少的意思,要理解其包含的高质量含义。文章还给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并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才轻德薄

才轻德薄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能和品德都不足。其含义是才能不够出众,品德也不够深厚。典故源于古代文人墨客之间的评价,强调个人品德与才能的双重重要性。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在古代文献中找到类似表述。它的近义词包括德薄能鲜、才疏学浅等,反义词则是才高行厚、德艺双馨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场合、对象和语气,避免滥用和误用。

道微德薄

道微德薄的拼音为dào wēi dé bó,意指个人道德修养不够深厚,道行浅薄,用于形容人的品德不高尚或道德修养不足。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其近义词如才疏学浅、德薄能鲜等,反义词如德高望重、才德兼备等。文章还提供了道微德薄的多个例句及错误用法提醒。

材轻德薄

本文介绍了“材轻德薄”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也阐述了其用法及错误使用的情况。该成语用于形容一个人才能平庸、德行浅薄。在阅读和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当使用场合、滥用泛化以及与负面词语的连用等错误用法。通过了解这些,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德薄能鲜

本文介绍了成语“德薄能鲜”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表示自谦之词,意指品德浅薄,能力有限。使用时应注意避免贬低他人、自夸炫耀等不当用法。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德浅行薄

“德浅行薄”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é qiǎn xíng bó,用来形容人的品德和才能都不足。这个成语没有特定的典故,可能是在汉语使用过程中根据词语组合和语境演变而来。它的近义词有“才疏学浅”、“德薄能鲜”等,反义词有“德高望重”、“才高行厚”等。使用“德浅行薄”时需要注意对象使用恰当,避免乱用语境和其他成语混淆的情况。

德厚流光

“德厚流光”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é hòu liú guāng。其含义指道德高尚、积蓄深厚,能够流传光耀后世。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影响深远。近义词包括仁德显赫、仁风远播、德高望重等。反义词为道德败坏、声名狼藉、寡廉鲜耻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人物事迹的判断和选择,避免滥用或误用。

材薄质衰

材薄质衰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i bó zhì shuāi,用于形容人的才能或事物的品质、质地等逐渐衰退或变差。该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和典故。它常用来形容人的才能和品质逐渐变差,或者事物逐渐衰退变弱。常见的近义词有才疏学浅、德薄能鲜等,反义词有才高八斗、德艺双馨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对象的恰当性,避免错误用法,如过度夸张或与其他成语混淆。该成语在描述人的才能或事物品质逐渐衰退时非常常见,可以用于不同的场合和语境。

才疏德薄

才疏德薄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i shū dé bó,意指人的才能和品德都不足。其典故源于古代学者孟轲的故事。该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人在才能和品德方面的不足。然而,该成语并没有贬义色彩,需要正确、恰当地使用,避免误用为贬义词或在不适宜的场合使用,也不能与其他词语混淆。常见的错误用法包括误用为贬义、乱用场合不当等。

才疏学浅

才疏学浅是指人的学识不广,才学不高。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献,用以形容一个人学识有限,能力不足。其近义词包括见闻寡陋、孤陋寡闻、才疏德薄、才疏智浅等,反义词为学富五车、博学多才、才华横溢、博古通今等。使用时应避免带有贬低意味,正确用法是表达自我反思或描述他人对自身知识或能力的认识不足和谦虚态度。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