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浅行薄
读音
dé qiǎn xíng bó
含义
“德浅行薄”由四个字组成:
- 德:品德、道德。
- 浅:浅薄、不深厚。
- 行:行为、品行。
- 薄:微薄、不厚重。
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品德不高尚,行为不端正,形容一个人道德修养不足,言行举止不够庄重或值得尊敬。
典故
- 《论语·雍也》:孔子曾评价某些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与“德浅行薄”含义相近。
- 《后汉书·郭泰传》:东汉名士郭泰评价某人“德薄位尊,智小谋大”,意指德行不足却身居高位,类似“德浅行薄”的批评。
- 《资治通鉴》:司马光在评论历史人物时,常用“德浅行薄”形容那些因品行不端而招致失败的人。
近义词
- 德薄能鲜:德行浅薄,能力不足。
- 寡廉鲜耻:缺乏羞耻心,品行低劣。
- 行若狗彘:行为像猪狗一样卑劣。
- 卑鄙龌龊:形容人品低劣,行为肮脏。
反义词
-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望很高。
- 高风亮节:形容人品格高尚,行为光明磊落。
- 冰清玉洁:像冰一样清澈,像玉一样纯洁,形容人品行高洁。
- 光明磊落:形容人心地坦荡,行为正直。
例句
- 小学低年级:小明总是欺负同学,老师批评他“德浅行薄”。
- 小学高年级:那些随意破坏公物的人,真是德浅行薄。
- 初中:历史上许多奸臣都是德浅行薄之辈,最终遗臭万年。
- 高中:一个人如果德浅行薄,即使才华横溢,也难以赢得尊重。
- 大学及以上:某些政客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可谓德浅行薄,令人不齿。
- 日常口语:他整天撒谎骗人,真是德浅行薄!
- 书面表达:德浅行薄之人,终究难成大器。
- 文学作品:小说中的反派角色德浅行薄,最终自食恶果。
- 议论文:社会应倡导道德修养,避免德浅行薄的现象蔓延。
- 历史评论:商纣王德浅行薄,导致商朝灭亡。
- 职场评价:那位经理德浅行薄,员工都不愿追随他。
- 家庭教育: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品德,避免他们长大后德浅行薄。
- 社会新闻:某些网红为了流量不择手段,被网友批评德浅行薄。
- 影视剧台词:“你如此德浅行薄,如何配得上这个职位?”
- 寓言故事:狐狸德浅行薄,最终被森林里的动物们孤立。
- 演讲引用:古人云:“德浅行薄者,不可委以重任。”
- 道德教育:学校应加强德育,防止学生成为德浅行薄之人。
- 网络评论:键盘侠们躲在屏幕后恶意攻击他人,真是德浅行薄。
- 古代诗词:“德浅行薄终招祸,修身养性方为道。”
- 哲学讨论:德浅行薄的人往往缺乏自我反省的能力。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能力不足”:
- ❌ 错误例句:“他数学成绩不好,真是德浅行薄。”
- ✅ 正确用法:应指道德品行问题,而非能力或智力。
-
误用于形容事物:
- ❌ 错误例句:“这台机器质量太差,德浅行薄。”
- ✅ 正确用法:只能用于形容人的品行。
-
误用为“性格内向”:
- ❌ 错误例句:“他不爱说话,显得德浅行薄。”
- ✅ 正确用法:与性格无关,专指道德问题。
-
误用为“外表邋遢”:
- ❌ 错误例句:“他穿着破烂,看起来德浅行薄。”
- ✅ 正确用法:与外在形象无关,指内在品行。
-
误用为“运气不好”:
- ❌ 错误例句:“他最近总是倒霉,真是德浅行薄。”
- ✅ 正确用法:与运气无关,强调道德修养不足。
“德浅行薄”是一个严肃的道德评价,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滥用或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古人描写德行的诗词
古人描写德行的诗词及其解析,展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这些诗词赞美了德行的高尚与美好,体现了古人对道德品质的重视与追求。通过列举的几首诗词,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和背景中展现了德行的重要性,如以物喻人、登高望远、舍弃世俗名利等。同时,这些诗词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对道德品质的向往与追求。每一首诗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和领悟。通过学习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关于德的诗词
关于德的诗词(第1篇)关于德的诗词一、诗词全文及解析《论语·述而》中“德不孤,必有邻。”解析:此句表达德行高尚的人不会孤单,必然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伴。体现了德行的重要性和道德力量的凝聚力。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德音莫违,及尔如令。”作者:(无特定作者) 朝代:先秦时期解析:这句话在告诫人们应当守道德的约束,不得背信弃义。声音中有美德,与你所追求的命相协调,反映了道德规范的准则性。《唐诗经·韦贤传》中“君子之德,乐山乐水。”作者:韦贤 朝代:唐朝解析:此句以山水的乐境来比喻君子的德行,表达了君子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杜甫《三绝句》“德星降复群贤集,大雅重光复圣门。”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道微德薄
道微德薄的拼音为dào wēi dé bó,意指个人道德修养不够深厚,道行浅薄,用于形容人的品德不高尚或道德修养不足。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其近义词如才疏学浅、德薄能鲜等,反义词如德高望重、才德兼备等。文章还提供了道微德薄的多个例句及错误用法提醒。
道高德重
道高德重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gāo dé zhòng,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道德方面达到崇高境界,拥有卓越的品德和道德威望。该成语由“道”和“德”两个常见词汇与“高”和“重”的形容组合而成。其含义源于古代文献和历史故事,常用来形容品德高尚、声望卓著的人。道高德重的近义词包括德高望重、品学兼优等,反义词则是道德败坏、行为不端等。在使用道高德重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可用于形容品德恶劣的人,要结合具体语境使用。该成语在表达赞美和敬意时非常恰当。文章中有多个例子展示了道高德重在句子中的应用。
果行育德
“果行育德”是一个强调个人品行和道德修养的成语,读音为guǒ xíng yù dé。它源自《周易》,意味着行为正直,以德行为人师表。该成语包含“果行”和“育德”两个部分,分别指行为果决、行动有成和培育德行、以德化人。果行育德也有其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在描述人的品行时非常常用,并且有许多例句。然而,需要避免在评价一个人时错误地用于形容其外表或物质成就,或在无关语境中混淆使用。正确理解和运用“果行育德”,应注重品德的培养,在教育或培训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暗室不欺
暗室不欺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àn shì bù qī,意指在无人知晓或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坚守道德和诚信的原则,不做欺骗或虚假行为。这一成语源自古代的道德故事,强调人的自我约束和诚实正直的品质。其近义词包括诚实守信、坦诚相待和忠诚老实等,反义词则是欺上瞒下、虚伪欺诈和背信弃义等。在使用时需注意成语的准确含义和用法,避免滥用、误用或与原意相反的情况。暗室不欺是形容个人品德的成语,强调个人在无人监督时的道德自律。
渊清玉絜是什么意思
渊清玉絜的读音渊清玉絜(yuān qīng yù jié)渊清玉絜的含义“渊清玉絜”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品德高尚,内心清白无瑕,如深渊之水清澈见底,如玉之质纯净无瑕。该成语也常用来形容文章、诗词等文化作品的内涵清雅高洁。渊清玉絜的典故该成语出自《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渊清玉絜,猗那采唐。”此句诗描述了周文王的美好品德,如深渊之水清澈见底,如美玉般纯净无瑕。后来,“渊清玉絜”便成为形容人品高洁、内心纯净的成语。此外,该成语也有其他典故和出处。例如,在《左传》中,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渊清玉絜,其德可及于民”的记载,强调了君子品德的重要性。渊清玉絜的近义词清正廉洁:指人
卑鄙龌龊
本文介绍了形容词短语“卑鄙龌龊”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短语用于形容行为、思想或环境等不道德、低下、肮脏、不洁净的状态。文章还包含了该成语的典故描述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示例,旨在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该成语。
卑鄙无耻
本文介绍了“卑鄙无耻”这一贬义词的读音拼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以及反义词。该词源于古代,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和品质恶劣,缺乏道德和良心。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其用法,并指出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不当使用场合和搭配不当的错误。
砥砺名节
本文介绍了“砥砺名节”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砥砺名节指的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自我修养,保持和提升自己的名誉和节操。其源于古代士人对于道德品质的追求,强调内外兼修、持之以恒的过程。近义词包括磨练品行、锤炼节操、砥砺前行等,反义词有放纵自流、丧失名节、不思进取等。文章同时指出了对砥砺名节的错误理解,并强调了正确的砥砺名节应该是内外兼修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