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容兼备
读音
德容兼备:dé róng jiān bèi
含义
- 德:品德、道德,指人的内在修养。
- 容:容貌、仪态,指人的外在形象。
- 兼备:同时具备。
整体含义:形容一个人不仅品德高尚,而且容貌端庄,内外兼修。
典故
- 《后汉书·列女传》:东汉时期,班昭在《女诫》中强调女子应“德容言功”,即品德、容貌、言辞、女工都要优秀,后来演变为“德容兼备”。
- 《世说新语》:东晋名士谢安评价王羲之的妻子郗璇“德容俱美”,后人以此形容内外兼修之人。
- 《红楼梦》:贾母称赞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体现了“德容兼备”的标准。
近义词
- 才貌双全:既有才华,又有美貌。
- 品貌非凡:品德和相貌都超出常人。
- 秀外慧中:外表秀丽,内心聪慧。
- 内外兼修:内在修养和外在形象都很好。
反义词
- 德薄才疏:品德差,才能低。
- 貌若无盐:形容女子相貌丑陋。
-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表华丽,内里糟糕。
- 徒有其表:只有好看的外表,没有实质内涵。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姐姐不仅长得漂亮,还经常帮助别人,真是德容兼备。
- 老师夸小美德容兼备,因为她既善良又可爱。
-
小学高年级:
- 这位德容兼备的班长,不仅成绩优秀,还乐于助人。
- 古代选妃时,皇帝往往要求女子德容兼备。
-
初中:
- 她德容兼备,是全校师生公认的模范学生。
- 真正的美不仅是外表,更要德容兼备。
-
高中:
- 在传统文化中,德容兼备是对女子最高的赞誉之一。
- 他德容兼备,深受同事和朋友的尊敬。
-
大学及以上:
- 德容兼备的人才,往往能在职场和生活中脱颖而出。
- 古人云:“德容兼备,方为君子。”
错误用法
- 形容物品:✘ 这款手机德容兼备,性能强大外观漂亮。(“德容”只能用于人)
- 仅指外貌:✘ 她德容兼备,因为化妆技术很高超。(忽略“德”的部分)
- 贬义使用:✘ 他德容兼备,可惜是个伪君子。(成语本身为褒义)
- 男性滥用:✘ 这位男明星德容兼备,演技好颜值高。(传统上多用于女性)
总结:“德容兼备”是一个高度褒义的成语,强调内在品德与外在形象的统一,使用时需注意对象和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人物容貌的诗词
本文描述了多首描写人物容貌的古诗词的赏析与鉴赏,包括《诗经·卫风·硕人》、《汉乐府》、《白居易琵琶行》等古代文献中的人物容貌描写。文章通过解析诗中的细腻笔触和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对人物容颜的观察和体悟,以及对美的追求和赞美。这些诗词不仅是对美的赞美,更是对人性之美的探索和表达。文章还强调了美丽不仅仅是外在的容貌,更是内在的气质和风度,提醒人们注重培养内在修养和气质,以更加美丽和自信的姿态面对生活。同时,文章也鼓励人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感动,欣赏美丽的容颜和心灵,珍惜每一个美好瞬间。
描写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诗词
描写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诗词(第1篇)题目:描写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诗词在古代中国,诗人常通过描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洞察,来传达对人性深度的理解。其中,有些诗词便深刻描绘了“知人知面不知心”的主题,展现了人们在社交中难以洞察他人真实内心的困境。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精选的几首古诗词,以及它们的全文、作者、朝代和解析。一、作品一:《陌上花》诗词原文:陌上花开蝴蝶飞,凭栏半日思微微。人面只如初相见,心间多少往日违。作者及朝代:未知解析:这首诗描绘了陌上花开、蝴蝶飞舞的美景,但诗人却因无法洞察人心而感到困惑。人面只如初相见,意味着表面上的交往容易,但内心的真实想法却难以捉摸。二、作品二:《青玉案·元夕》诗词原文
表里相应
本文介绍了成语“表里相应”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该成语指事物的外表和内心相互呼应、相辅相成,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内外一致和人的言行一致。典故源于古代军事战争中的战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适用场合和语境,避免错误使用。
秀外慧中是什么意思
秀外慧中的读音秀外慧中读音为:xiù wài huì zhōng,其中“秀”为第四声,“外”为第四声,“慧”为第四声,“中”为第一声。秀外慧中的含义“秀外慧中”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外表秀丽,内心聪明,才貌双全。其中,“秀”指秀丽、美好;“外”指外表;“慧”指聪明、智慧;“中”指内心。秀外慧中的典故“秀外慧中”的典故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在《诗经》中,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形容女子美丽而贤淑。而“秀外慧中”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才貌双全。此外,该成语还可以追溯到其他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相关描述,如《左传》等。秀外慧中的近义词才貌双全:指既有才华又有美貌。美丽聪慧:形容人外表美丽,内心聪
才貌俱全
"才貌俱全"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ái mào jù quán,用来形容一个人同时具备才华和美貌。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才子佳人形象。其近义词包括才貌双全、德才兼备等,反义词为丑陋无才、庸庸碌碌等。使用时应避免错误用法,不用于形容物品或动物,并要注意语境的恰当性。
表里相济
表里相济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iǎo lǐ xiāng jì,形容人的言行举止内外一致,表里如一。最早源于《左传》等古代典籍,有一个关于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叔向的典故。近义词有内外一致、表里如一、内外兼修等,反义词为表里不一、内外有别。使用时应注重其内在真实含义和价值,避免误解和滥用。例句展示了表里相济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才貌两全
才貌两全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i mào liǎng quán,用来形容一个人同时具备出众的才能和美好的容貌。这个成语源于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其含义是内外兼修,完美无缺。才貌两全的近义词包括才子佳人、德艺双馨等,反义词有丑陋无比、庸才俗貌等。在运用才貌两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将“才”和“貌”分开解释或用于形容只有一方面优点的人或事物。评价一个人时,应该综合考虑其内在素质、能力以及外貌等多方面因素。
香培玉琢是什么意思
香培玉琢的读音香培玉琢的读音为xiāng péi yù zhuó。香培玉琢的含义香培玉琢是一个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气质高雅的成语。其中,“香”和“玉”都是象征着美好和珍贵的事物,“培”和“琢”则表示精心培育和雕琢的过程。因此,香培玉琢整体的含义是指对女子进行精心的培养和雕琢,使其容貌更加美丽,气质更加高雅。香培玉琢的典故香培玉琢的典故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在古代,女子往往需要经过一番精心培养和雕琢,才能展现出她们的美丽和高雅。这种培养和雕琢不仅包括外在的修饰,更包括内在的修养和气质的培养。因此,香培玉琢这个成语便被用来形容女子经过精心的培养和雕琢后,容貌美丽、气质高雅的形象。香培玉琢的近义词玉琢冰
握瑜怀玉是什么意思
握瑜怀玉的读音握瑜怀玉的读音为:wò yú huái yù。握瑜怀玉的含义握瑜怀玉,字面意思为手中握着美玉,心中怀揣着宝玉。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也常用来比喻人具有美好的内在品质和外在的才华。握瑜怀玉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位贤士,他手中握着美玉,心中怀揣着宝玉,以此象征他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人的品德和才能都非常出色。在《诗经》中也有类似的描述,如“怀瑾握瑜”,意思也是指人具有美好的品德和才能。此外,还有一些历史典故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说法,如《左传》中的“玉不琢不成器”等。握瑜怀玉的近义词德才兼备:指人的品德和才能都十
才貌双绝
"才貌双绝"是一个用来形容人既有才华又有美貌的成语。其含义是才情与美貌都达到极高水平。典故出处并不明确,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来赞美才貌出众的人。近义词包括"才貌出众"、"风流倜傥"等。反义词则是形容外貌或能力普通的人。使用时应避免贬低或嘲笑他人,尊重语境和语调,根据实际情况恰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