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厚流光
读音
德厚流光:dé hòu liú guāng
含义
- 德:品德、德行,指人的道德修养。
- 厚:深厚、厚重,形容程度深。
- 流:流传、影响,指长久传播。
- 光:光辉、荣耀,象征美好的名声。
整体含义: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德行深厚,其美名和恩泽能够长久流传,影响后世。
典故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德厚流光,德薄流卑。”
意思是德行深厚的人,其影响深远;德行浅薄的人,其影响微弱。 - 《后汉书·逸民传》:
“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强调德行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名声和影响力。 - 《资治通鉴》:
司马光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常以此成语形容那些品德高尚、影响深远的贤臣良将。
近义词
-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望很高。
- 流芳百世:美名长久流传后世。
- 名垂青史:名声载入史册,永远流传。
- 泽被后世:恩惠影响后代。
- 高山仰止:形容品德高尚,令人敬仰。
反义词
- 德薄能鲜:德行浅薄,能力不足。
- 遗臭万年:恶名流传后世,永远被人唾骂。
- 声名狼藉:名声败坏,臭名远扬。
- 寡廉鲜耻:缺乏道德修养,不知羞耻。
- 卑鄙龌龊:品行低劣,行为肮脏。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德厚流光的人,这样大家都会喜欢我们。
- 爷爷一生帮助了很多人,大家都说他德厚流光。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这位科学家不仅发明了许多有用的东西,还经常捐款助学,真是德厚流光。
- 历史上那些德厚流光的人物,他们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们。
-
初中:
- 孔子德厚流光,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 这位慈善家德厚流光,他的善举让无数贫困学生受益。
-
高中:
- 德厚流光的人,即使去世多年,人们依然会怀念他们的贡献。
- 他的品德和功绩足以让他德厚流光,成为后世的楷模。
-
大学及以上:
- 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德厚流光者才能被后人铭记。
- 这位学者不仅学术成就斐然,而且为人谦和,堪称德厚流光的典范。
错误用法
-
形容物质财富:
- ❌ 错误用法:“他家财万贯,真是德厚流光。”
- ✅ 正确用法:德厚流光形容的是品德和名声,而非财富。
-
形容短暂的名声:
- ❌ 错误用法:“他因为一部电影火了,现在德厚流光。”
- ✅ 正确用法:德厚流光强调长久的影响,而非一时的名声。
-
用于贬义或讽刺:
- ❌ 错误用法:“他表面上装得很善良,其实德厚流光。”
- ✅ 正确用法:德厚流光是一个褒义词,不能用于讽刺或贬低他人。
-
形容动物或事物:
- ❌ 错误用法:“这只狗忠诚勇敢,真是德厚流光。”
- ✅ 正确用法:德厚流光通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和影响。
-
与负面行为搭配:
- ❌ 错误用法:“他虽然贪污受贿,但在家乡修了路,也算德厚流光。”
- ✅ 正确用法:德厚流光必须基于纯粹的道德高尚,不能与恶行并存。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德的诗词
关于德的诗词(第1篇)关于德的诗词一、诗词全文及解析《论语·述而》中“德不孤,必有邻。”解析:此句表达德行高尚的人不会孤单,必然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伴。体现了德行的重要性和道德力量的凝聚力。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德音莫违,及尔如令。”作者:(无特定作者) 朝代:先秦时期解析:这句话在告诫人们应当守道德的约束,不得背信弃义。声音中有美德,与你所追求的命相协调,反映了道德规范的准则性。《唐诗经·韦贤传》中“君子之德,乐山乐水。”作者:韦贤 朝代:唐朝解析:此句以山水的乐境来比喻君子的德行,表达了君子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杜甫《三绝句》“德星降复群贤集,大雅重光复圣门。”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万世流芳是什么意思
万世流芳的读音万世流芳的拼音为:wàn shì liú fāng。万世流芳的含义“万世流芳”是一个成语,意为名声、事迹等流传千古,永远被人们传颂和纪念。它形容人的德行、功绩或作品等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力,能够长久地流传于世,为后世所敬仰和传颂。具体来说,“万世”指的是极为长久的时间,而“流芳”则是指美好的声誉、德行等得以流传。整个成语表达了一种崇高的境界,即个人的美好品德和杰出的成就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和传颂。万世流芳的典故“万世流芳”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据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他的爱国情怀和卓越才情为后世所传颂。屈原的诗作流传千古,其德行与功绩也得到了后世的赞誉和纪念。因此,“万
遗芬剩馥是什么意思
遗芬剩馥的读音遗芬剩馥的读音为yí fēn shèng fú。遗芬剩馥的含义“遗芬剩馥”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的德行、风范或文艺作品等留下的美好影响或美好的事物。它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或物质上的持久价值,以及对于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遗芬剩馥的典故“遗芬剩馥”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在古代,人们常常用花来比喻人的美好品德和风度。因此,“遗芬剩馥”这个词可以理解为残留的花香,引申为某人或某事物所留下的美好影响和价值。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卓越成就的人或事物,他们的精神或作品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遗芬剩馥的近义词流芳百世: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事迹永存于世。余韵流芳:形容
遗德余烈是什么意思
遗德余烈的读音遗德余烈的拼音是:yí dé yú liè。遗德余烈的含义“遗德余烈”是一个成语,指的是前人遗留下来的德行和功业。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人或某个时代的人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伟大业绩,这些德行和功业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遗德余烈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历史。在古代,许多英雄豪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事迹和品德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楷模。这些英雄留下的德行和功业,就被称为“遗德余烈”。例如,历史上的一些伟大人物如孔子、孟子等,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遗德余烈”。此外,一些历史事件如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也为后世留下了
百世流芬
“百世流芬”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ǎi shì liú fēn。该成语用于形容某人的德行、言行或作品的美好品质将流传百世,长久不衰,强调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和持久价值。其典故源自古代文人墨客对先贤的赞美。该成语的近义词有“流芳百世”、“垂芳万世”等,反义词为“遗臭万年”。在运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或滥用,以及与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混淆使用。“百世流芬”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品质、作品的价值等。
十步香草是什么意思
十步香草的读音十步香草的读音为:shí bù xiāng cǎo。十步香草的含义“十步香草”的含义是指走一步,草就散发香气。形容道德高尚,声誉远播。也用来形容德行高尚的人所到之处,都留下美好的影响和回忆。十步香草的典故典故一:源自《左传·昭公七年》,讲述了楚共王在位时,其子子西因德行高尚,所到之处,人们都感到如沐春风,因此有了“十步香草”的赞誉。典故二: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荀子的学者,他走过的地方,草都会散发香气。后来人们用“十步香草”来形容其学识渊博、德行高尚。十步香草的近义词德高望重:指品德高尚,声望显赫。德才兼备:指既有德行又有才能的人。德艺双馨:指品德和技艺都优秀的人。馨香满园:形容品德
关于圣贤的诗词
关于圣贤的诗词(第1篇)关于圣贤的古诗词文章一、引言圣贤之词,自古流传。在古诗词中,圣贤的品格、风范及道德成为诗人们赞美与歌颂的永恒主题。下面,将为您列举几首关于圣贤的古诗词,并附上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二、古诗词(一)《论语·述而》节选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作者:孔子朝代:春秋解析:此句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向贤者学习。不论任何时代,都应保持对圣贤智慧的敬畏和尊重。此乃古时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二)《游子吟》节选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孟郊朝代:唐解析:虽是赞美母爱之作,但亦能
描写齐桓公的诗词
本文研究了关于齐桓公的多篇描写诗词。这些诗词中,既有对其雄才大略和威武气势的直接赞美,也有通过历史背景间接描绘其形象的作品。齐桓公作为春秋霸主,以其贤明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以及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使得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的形象和功绩被历史所铭记,并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和艺术创作。通过对齐桓公的研究和传承,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以及古代历史人物的风貌和贡献。齐桓公的形象和功绩将永远成为我们研究和学习的宝贵财富,他的精神和价值也将永远传承下去。
富轹万古
“富轭万古”是一个具有深远含义的成语,其中“轭”字在汉语中虽不常见,但在此成语中表示特殊的含义。“富轭万古”意指财富或成就的巨大和长久影响,形容其价值、影响深远且持久。该成语描述某种财富或成就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如同跨越时空的障碍。其近义词如“千古流芳”、“传世之宝”等,反义词则为“昙花一现”、“一时之秀”等。在使用时需注意上下文和语境的搭配,避免误解或错误使用。
描写康有为的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康有为的生平、贡献、影响以及人们对他的赞美和敬仰。通过诗词的形式,展现了康有为的卓越才华和非凡成就。康有为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不仅主张变法图强,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还在思想启蒙方面为后世奠定了基础。他的功绩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更体现在他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做出的巨大贡献。文章通过引用诗词和扩展内容,进一步强调了康有为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康有为的思想和精神将继续影响和启发后人,他的功绩将永载史册,被后人铭记。最后,文章呼吁人们铭记康有为的名字和功绩,珍惜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