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隆望重
读音
德隆望重:dé lóng wàng zhòng
含义
- 德:品德、道德
- 隆:崇高、深厚
- 望:声望、名望
- 重:尊贵、受人敬重
整体含义: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声望极高,深受众人敬仰。
典故
- 《晋书·王导传》:
东晋名臣王导辅佐晋元帝建立政权,因其德高望重,被尊为“仲父”,百姓敬仰,朝廷倚重。 - 《后汉书·李固传》:
东汉名臣李固刚正不阿,德隆望重,虽遭奸臣陷害,仍被后世尊为忠臣典范。 - 《宋史·范仲淹传》: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德隆望重,成为士大夫楷模。
近义词
-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望极高。
- 德才兼备:品德和才能俱佳。
- 众望所归:众人的期望都集中在他身上。
- 高山仰止:形容品德崇高,令人敬仰。
反义词
- 声名狼藉:名声极差,为人所不齿。
- 德薄才疏:品德低劣,才能平庸。
- 臭名昭著:恶名远扬,人人皆知。
- 众叛亲离:众人背叛,亲友疏远。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张老师教书几十年,德隆望重,同学们都很尊敬她。
- 爷爷在村里德隆望重,大家都愿意听他的建议。
-
小学高年级:
- 这位老科学家德隆望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 校长德隆望重,学校的师生都很信任他。
-
初中:
- 诸葛亮德隆望重,被后世尊为智慧的化身。
- 这位慈善家德隆望重,资助了许多贫困学生。
-
高中:
- 在学术界,王教授德隆望重,他的研究成果备受推崇。
- 这位政治家德隆望重,深受民众爱戴。
-
大学及以上:
- 作为行业泰斗,他德隆望重,许多年轻学者以他为榜样。
- 这位法官德隆望重,审理案件公正严明,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错误用法
-
用于贬义:
- ❌ 这个贪官德隆望重,百姓都很恨他。(“德隆望重”只能用于褒义)
- ❌ 他虽然有钱有势,但德隆望重,没人敢得罪他。(“德隆望重”强调品德,而非权势)
-
用于年轻或资历浅的人:
- ❌ 这位刚毕业的年轻人德隆望重,大家都听他的。(“德隆望重”通常用于年长或资历深厚的人)
- ❌ 他虽然年轻,但德隆望重,领导很器重他。(不符合成语的典型使用场景)
-
用于非人物对象:
- ❌ 这家公司德隆望重,产品销量很好。(“德隆望重”一般用于形容人,而非企业)
- ❌ 这座建筑德隆望重,吸引了许多游客。(成语不适用于无生命物体)
-
与负面行为搭配:
- ❌ 他德隆望重,却贪污受贿。(前后矛盾,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做坏事)
- ❌ 这位领导德隆望重,但经常欺压下属。(“德隆望重”与行为不符)
总结:“德隆望重”用于形容品德高尚、声望极高的人,通常指年长或资历深厚者,不可用于贬义或年轻资历浅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
年高望重是什么意思
年高望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nián gāo wàng zhòng。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年龄大、德望崇高的长者。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对长者的尊重和敬仰。年高望重的近义词有德高望重、年高德劭等,反义词有年轻无为、轻视无礼等。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误用在不恰当的人身上或忽略个体差异和具体语境等。这个成语体现了对长者的尊重和敬意,在正式场合或严肃语境中应恰当使用。
德尊望重
德尊望重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é zūn wàng zhòng。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在社会上的道德品质和声望地位都极高,备受人们尊敬和崇敬。德尊望重的含义源自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品德高尚的人在 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该成语常用来形容在家庭、社会或政治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地位的人。其近义词有德高望重、声誉卓著等,反义词有声名狼藉、卑鄙无耻等。在使用德尊望重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正确理解和运用,避免错误用法,如搭配贬义词、用于不恰当的对象或在不合适场合使用。
德隆望尊
德隆望尊是一个源于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品德高尚、声望显赫的人。其拼音为dé lóng wàng zūn,含义包括品德、道德高尚,声望、威望显赫。该词源于《汉书·贾谊传》,最早用于形容西汉学者贾谊。德隆望尊的近义词有德高望重、德尊望重等,反义词则包括声名狼藉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不当使用场合、用法混淆及滥用乱用。此成语可用于形容备受尊敬的长者、学者、商业领袖等,也可用来形容在社区或领域中有声望和影响力的人物。
资深望重是什么意思
资深望重的读音拼音:zī shēn wàng zhòng资深望重的含义“资深望重”是一个成语,形容人阅历深、经验丰富、德高望重,备受尊重。其中,“资深”指的是有深厚的资历和经验,“望重”则是指声望高、受人尊敬。资深望重的典故“资深望重”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历史上,有许多德高望重的人物因其深厚的资历和丰富的经验而被人们所敬仰。例如,历史上的名将、文人、学者等,他们因为长期的积累和努力,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被形容为“资深望重”。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在一些古代文献中找到相关的描述和运用,如《史记》、《汉书》等史书中就有不少对德高望重的人物进行描述的篇章。资深望重的近义
道高望重
道高望重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gāo wàng zhòng,形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高尚,行为举止得体,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其字面意思为道德高尚,声望尊贵,“道”指道德、道理,表示人的行为准则;“高”和“重”强调优越和尊贵。该成语源于古代文献,如《史记》、《左传》等史书及儒家经典。道高望重的典型人物因卓越品质受到后人的尊敬和崇拜。然而,使用该成语时需避免错误用法,如过度夸张或在不恰当的语境中使用。
关于廉耻的诗词
关于廉耻的诗词(第1篇)关于廉耻的诗词及其解析一、诗经《大雅·文王之什》原文:“廉隅贞良,匪躬之故。人之好德,如切如磋。嗟尔君子,无恒安息。人之有能,乃不忝所生。不殄厥心,矜矜猗士。终温且惠,惠音悦耳。”作者及朝代:此为《诗经》之篇,创作于先秦时期。解析:此篇中以“廉隅贞良”来强调人格的廉洁正直和品德的优良,告诫人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晋·陶渊明《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志饥餐胡虏肉,功名利禄心不存。吾家有严君,志士当自勉。人皆言我廉,我岂畏人言?”作者及朝代:陶渊明(约365-427年),东晋诗人。解析:陶渊明以壮志凌云、不畏强敌的气概
关于德的诗词
关于德的诗词(第1篇)关于德的诗词一、诗词全文及解析《论语·述而》中“德不孤,必有邻。”解析:此句表达德行高尚的人不会孤单,必然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伴。体现了德行的重要性和道德力量的凝聚力。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德音莫违,及尔如令。”作者:(无特定作者) 朝代:先秦时期解析:这句话在告诫人们应当守道德的约束,不得背信弃义。声音中有美德,与你所追求的命相协调,反映了道德规范的准则性。《唐诗经·韦贤传》中“君子之德,乐山乐水。”作者:韦贤 朝代:唐朝解析:此句以山水的乐境来比喻君子的德行,表达了君子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杜甫《三绝句》“德星降复群贤集,大雅重光复圣门。”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关于人善的诗词
关于人善的诗词(第1篇)关于人善的诗词,古诗词中有着丰富的描绘和赞美。下面我将根据这一主题,列出多首符合条件的古诗词,并附上其原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诗经·国风·邶风·雄雉》原文:雄雉于飞,展矣翱翔。寤寐无为,涕泗滂沱。瞻彼其人,乐只君子,人善其居,万世之长。作者:先秦佚名解析:此诗以雄雉飞翔起兴,表现出诗人对于贤者高洁人格的仰慕和赞赏。“瞻彼其人,乐只君子”等句描述了品行高洁的人是大家学习和效仿的对象。此乃最早的强调人之品德的重要性的作品之一。二、白居易《新乐府·大德歌》原文:春风吹我梦,秋雨落我心。人善百事祥,此情不老新。作者:唐代白居易解析:这首乐府诗歌表现了人之善的无穷力量。作者
描写柳下惠的诗词名句
描写柳下惠的诗词名句(第1篇)文章标题:描写柳下惠的诗词名句及其解析一、柳下惠的诗词背景及人物柳下惠,古代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被誉为“和圣”,是古代贤人中的典范。其人以高尚品德和睿智思想为人称颂。自古以来,柳下惠的事迹被传颂于诗篇之中,通过这些诗篇,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们对他的崇敬之情。二、描写柳下惠的诗词名句《诗经·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优游涵咏如柳下惠,自昔人望似登仙。”作者:佚名(不可考),朝代:先秦解析:此句通过比喻,用柳下惠的形象来赞美某人有着优雅从容的品行,其中蕴含了对于古代贤人超凡脱俗、潇洒自如的赞赏之情。苏辙《次韵孔毅父三首》:“夫子何为者,
关于君子的诗词
关于君子的诗词(第1篇)关于君子的古诗词全解析自古以来,君子之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充满智慧的篇章。以下是关于君子的部分古诗词及详细解析:一、《君子于役》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不知归期,曷至而归?家室有成,室家复以生矣。作者未知。朝代表达了女子对于出征的丈夫的思念,体现了一种期盼与坚持的美好情感。这里的君子代指有责任感和担当的战士,即便不知归期,依旧被期盼能平安归来。二、《君子行》君子防未然,当忧在先。不饮浊酒,不饮贪泉。作者:佚名(具体作者不详)此诗强调了君子应具备的品德和修养,要防患于未然,做到清廉自守。不饮浊酒象征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饮贪泉则意味着不为利益所动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