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薄才疏

德薄才疏:谦逊自省的传统智慧

读音

德薄才疏:dé bó cái shū

含义

  • :品德、道德修养
  • :浅薄、不足
  • :才能、才干
  • :粗疏、不精深

整体含义:形容一个人品德修养不够深厚,才能也较为平庸。常作谦辞,用于自我评价时表示谦虚;用于评价他人时则可能带有批评意味。

典故

  1. 《论语·雍也》
    孔子评价冉求“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虽未直接使用“德薄才疏”,但体现了对德才不足者的宽容态度。
  2. 《后汉书·杨震传》
    东汉杨震以清廉著称,曾批评某些官员“德薄位尊”,暗含“德薄才疏”之意,强调德不配位的危害。
  3. 苏轼《谢宣召入学士院状》
    “臣德薄才疏,恐非所宜”,是典型的自谦用法,反映古代文人的谦逊传统。

近义词

  1. 才疏学浅:侧重才能不足,道德色彩较弱。
  2. 德不配位:强调品德与地位不匹配。
  3. 碌碌无能:突出平庸无特长。
  4. 孤陋寡闻:专指见识浅薄。

反义词

  1. 德才兼备:品德与才能俱佳。
  2. 才高八斗:极言才华出众。
  3. 厚德载物:品德深厚如大地能承载万物。
  4. 文武双全:才能全面,文武皆通。

例句

小学阶段(简单语境)

  1. 老师说我写字像画画,真是德薄才疏,还要多练习。
  2. 弟弟总把玩具弄坏,妈妈笑他“德薄才疏的小捣蛋”。

初中阶段(生活场景)

  1. 竞选班长时,小明谦虚地说:“我德薄才疏,但愿意为大家服务。”
  2. 这篇作文漏洞百出,堪称德薄才疏的典型例子。

高中阶段(文学化表达)

  1. 贾宝玉被父亲斥为“德薄才疏的孽障”,正因他不屑科举仕途。
  2. 某些网红德薄才疏却好为人师,误导青少年价值观。

大学/成人阶段(社会评论)

  1. 德薄才疏者居高位,往往导致决策失误。
  2. 与其德薄才疏地夸夸其谈,不如静心修炼内功。

职场应用

  1. 新人在述职报告中写道:“深感德薄才疏,望领导同事不吝指教。”
  2. 项目经理批评某成员:“德薄才疏不是借口,执行力差必须改进。”

错误用法

  1. 误用于褒义
    ד张教授德薄才疏,是学界泰斗。”(矛盾修辞)
    应改为“虚怀若谷”等谦辞。
  2. 对象错配
    ד这台机器德薄才疏,总是故障。”(用于非人对象)
    应改为“性能低劣”。
  3. 程度不当
    ד他偷窃抢劫,可谓德薄才疏。”(轻词重用)
    应改用“道德败坏”等强烈措辞。
  4. 古今混用
    ד朕德薄才疏,请各位爱卿辅佐。”(现代人模仿古代帝王口吻)
    语境违和,现代应说“我能力有限”。
  5. 自谦过度
    ×面试时说“我德薄才疏,什么都不会”(过度贬低)
    宜改为“经验尚有不足,但学习能力强”。

使用建议: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日常交流可用“能力有限”“经验不足”等替代。批评他人时需谨慎,避免显得刻薄;自我评价时也要注意分寸,避免虚伪谦逊。

你可能感兴趣

才薄智浅

“才薄智浅”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i bó zhì qiǎn,用于描述人的才能和智慧有限。该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墨客的思想交流,反映人们面对自身能力不足时的自谦态度。其近义词如“才疏学浅”等,反义词如“才华横溢”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语境和情境,避免在夸赞、描述成就或过度批评他人时使用。该成语提醒人们应认识到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并持续学习和提升。

诗词描写人生三个阶段

诗词描写人生三个阶段(第1篇)人生三阶段:诗词中的岁月流转一、引言人生如诗,诗如人生。古诗词中,无数文人墨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本文将围绕人生三个阶段,选取符合标题的古诗词,呈现其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以期带领读者一同品味诗词中的人生百态。二、少年时期——初识人生“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描述了少年离家远游,历经沧桑后重返故土的情景。此诗描绘了人生初期离开家乡,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望的阶段。三、壮年时期——拼搏与奋斗原文: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唐·刘禹锡《石头城》解析:此

才疏德薄

才疏德薄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i shū dé bó,意指人的才能和品德都不足。其典故源于古代学者孟轲的故事。该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人在才能和品德方面的不足。然而,该成语并没有贬义色彩,需要正确、恰当地使用,避免误用为贬义词或在不适宜的场合使用,也不能与其他词语混淆。常见的错误用法包括误用为贬义、乱用场合不当等。

道微德薄

道微德薄的拼音为dào wēi dé bó,意指个人道德修养不够深厚,道行浅薄,用于形容人的品德不高尚或道德修养不足。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其近义词如才疏学浅、德薄能鲜等,反义词如德高望重、才德兼备等。文章还提供了道微德薄的多个例句及错误用法提醒。

才疏学浅

才疏学浅是指人的学识不广,才学不高。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献,用以形容一个人学识有限,能力不足。其近义词包括见闻寡陋、孤陋寡闻、才疏德薄、才疏智浅等,反义词为学富五车、博学多才、才华横溢、博古通今等。使用时应避免带有贬低意味,正确用法是表达自我反思或描述他人对自身知识或能力的认识不足和谦虚态度。

才轻德薄

才轻德薄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能和品德都不足。其含义是才能不够出众,品德也不够深厚。典故源于古代文人墨客之间的评价,强调个人品德与才能的双重重要性。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在古代文献中找到类似表述。它的近义词包括德薄能鲜、才疏学浅等,反义词则是才高行厚、德艺双馨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场合、对象和语气,避免滥用和误用。

得薄能鲜

“得薄能鲜”是一个成语,拼音为dé bó néng xiān。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虽然得到的东西不多,但是能让人满意或感到有新鲜感,形容东西虽少但质量高。其典故源于《诗经》中的描述,也用来形容某些地方物产虽少但品质上乘。此外,“得薄能鲜”的近义词有弥足珍贵、精妙绝伦、虽少胜多等,反义词有多而杂乱、滥竽充数、不足为道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将其误解为只表示数量少的意思,要理解其包含的高质量含义。文章还给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并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材轻德薄

本文介绍了“材轻德薄”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也阐述了其用法及错误使用的情况。该成语用于形容一个人才能平庸、德行浅薄。在阅读和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当使用场合、滥用泛化以及与负面词语的连用等错误用法。通过了解这些,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称德度功

称德度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ēng dé dù gōng,用于衡量人的德行和能力,按照其贡献和成就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待遇。该成语源于古代选拔官员和评价人才的制度,体现了对道德和功绩的重视。其含义包括评价人时应综合考虑其德行和功绩,不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近义词包括量才录用、德才兼备等。反义词则包括任人唯亲、偏信偏听等。在运用称德度功时,应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只看重某一方面、评价不公正、不客观,以及在不恰当的场合或语境中使用等。正确的使用方式是在评价人才时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人的贡献和成就。

不以一眚掩大德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以一眚掩大德"的读音、含义、出处和近义词反义词。该成语强调在评价人或事物时,不能因为一次过失或错误而忽略其主要的优点和价值。文章还提供了错误用法的示例,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