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本财末
读音
dé běn cái mò
含义
“德本财末”由四个字组成:
- 德:指道德、品行、修养。
- 本:根本、基础。
- 财:财富、金钱。
- 末:次要、末端。
整体含义是指道德是根本,财富是次要的,强调为人处世应以德行为先,物质利益为后。
典故
- 《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是儒家经典中的核心思想之一,强调修身立德比追求财富更重要。
- 《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认为君子看重道义,而小人只看重利益,与“德本财末”思想相通。
- 《孟子·告子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孟子认为道德修养是最高贵的品质,远胜于世俗财富。
近义词
- 重义轻利:重视道义,轻视利益。
- 德行为先:把道德品行放在首位。
- 崇德尚义:崇尚道德,推崇正义。
反义词
- 见利忘义:见到利益就忘记道义。
- 唯利是图:只贪图利益,不顾其他。
- 财迷心窍:因贪财而失去理智。
例句
- 小学低年级:老师说,做人要“德本财末”,不能只想着赚钱。(简单解释)
- 小学高年级:古人常说“德本财末”,意思是品德比金钱更重要。(稍加阐述)
- 初中:在商业社会中,许多人忘记了“德本财末”的道理,最终因贪婪而失败。(结合现实)
- 高中:儒家思想强调“德本财末”,这与现代社会追求物质至上的价值观形成鲜明对比。(深入分析)
- 大学及以上:企业管理若忽视“德本财末”的原则,即便短期获利,长远来看也会失去信誉。(专业应用)
(其他例句可根据不同年级需求扩展,如结合历史、社会现象等。)
错误用法
- 混淆主次:错误地认为“财末”意味着财富完全不重要,忽视合理追求财富的必要性。
- 滥用语境:在纯粹讨论经济问题时强行使用“德本财末”,显得不合时宜。
- 曲解含义:认为“德本财末”是要求人必须清贫,忽视道德与财富可以并存的情况。
- 脱离实际:在贫困地区空谈“德本财末”,而不解决实际生存问题,显得虚伪。
“德本财末”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智慧,正确理解并运用它,才能让个人和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
关于钱财诗词
关于钱财诗词(第1篇)关于钱财的古诗词,不仅表达了人们对财富的向往与追求,更深入地揭示了钱财与人生、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复杂关系。下面就为大家列举一些关于钱财的古诗词及其解析。一、钱财的诱惑与追求1. 诗经·小雅·伐木原文:伐木许许,酓酒惟许。昔我往矣,金玉其相。作者:未知,年代待考。解析:这是最早的一首涉及金钱的诗歌。诗人用“金玉其相”来形容钱财的价值和重要性,反映出古代人们对于金钱的渴望和追求。2. 孟子·告子章原文: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作者: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解析:孟子在此句中提及对金钱的诱惑,也点出一个人应该重视道义而拒绝被金钱所引诱的立场。二、钱财与人生态度3. 游子吟(节录)原
描写曾国藩的诗词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描写曾国藩的诗词的概述及其内容。这些诗词描绘出了曾国藩的独特形象和历史地位,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文章介绍了多首关于曾国藩的诗词,包括其创作背景、作者、朝代以及简短的解析,并探讨了这些诗词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同时,文章还展望了未来关于曾国藩的优秀作品的涌现,以及这些作品对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贡献。通过这些诗词的描绘和解读,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曾国藩这位历史人物的形象和思想。
关于礼的诗词
关于礼的诗词(第1篇)关于“礼”的诗词一、诗词全文及作者《诗经·小雅·车舝》原文: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乎礼,贵乎德。作者:佚名(先秦时期)解析:此诗以玉喻君子,强调了君子之礼与德的重要性。宋·苏轼《留侯论》原文:故人知礼贵,为世所敬仰。行仁义之德,得道者多助。解析:此诗赞美了有礼之人的尊贵,并强调了行仁义之德的重要性。汉·乐府《长歌行》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螟蟸若薄我,昼夜变情貌。忘却如素镕,施吾能几何?宫彼亦悠悠,悲吾太无聊。临觚送新欢,听礼解悲忧。解析:这首乐府诗强调了“礼”的重
重财轻义是什么意思
重财轻义的读音重财轻义(zhòng cái qīng yì)重财轻义的含义“重财轻义”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过分看重物质财富,而轻视了道义、情义或正义。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可能会忽视或轻视道德和正义的价值。重财轻义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在古代社会,人们往往将财富和道义视为两个重要的价值取向。然而,有些人为了追求财富,可能会忽视道义的价值。例如,在古代的商旅中,有些人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可能会不择手段地追求财富,甚至牺牲他人的利益。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因此,“重财轻义”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这种只看重财富而忽视道义的行为。重财轻义的出处该成语出自《
关于儒的诗词
关于儒的诗词(第1篇)关于儒的诗词,自古以来在中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下是我根据您的要求,整理的一些关于“儒”的古诗词,包括诗词全文、作者、朝代以及解析。一、诗词全文及解析诗词:《论语·雍也篇》作者:孔子及其弟子记录朝代:先秦儒士以仁为志,谦谦君子之德。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解析:这是孔子在《论语》中表达儒家思想的重要篇章。孔子主张儒者以仁为本,不断提升个人品德与学识。他认为学识不是一时的追求,而需要长期持续的学习和领悟,以此来丰富自我和造福他人。诗词:《杂诗·遥记古人崇儒教》作者:陶渊明朝代:东晋儒教尊如山,古人慕圣道。砥柱立中行,立身崇高节。解析:陶渊明在此诗中表达了对儒家教育的尊重
成仁取义
“成仁取义”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héng rén qǔ yì,意为舍弃生命以追求正义和道德的崇高境界。其含义体现了为了正义事业英勇献身的精神。典故源自古代中国的一些历史人物,如文天祥等。近义词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等。反义词为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和概念混淆。该成语强调了为了正义和道德而舍弃生命的崇高精神。
不义之财
不义之财是指通过不正当或不道德的方式获取的财富。其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错误用法等得到了详细阐述。文章指出,不义之财是违反社会道德、法律法规的财富,往往伴随着风险和损失。同时,也存在对正常收入、小恩小惠的误解,以及滥用不义之财概念进行指责和诋毁的现象。文章提醒人们要警惕不义之财的诱惑,坚守道德底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轻财贵义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轻财贵义”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以及反义词等。该成语意味着重视道义而轻视财物,源自古代的道德故事。轻财贵义的人在追求道义和正义时,会舍弃自己的财产和利益,重视道德和正义而非物质财富。同时,也介绍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误解和滥用。文章内容丰富,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
蹈仁履义
本文介绍了“蹈仁履义”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用法。该成语强调遵循仁德和正义的原则行事。文章提供了正确和错误的用法示例,旨在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同时,也介绍了与其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以及在社会中倡导蹈仁履义精神的重要性。
不仁不义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仁不义"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相关例句。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道德、伦理或行为上缺乏正当性,没有仁爱之心,不讲道义。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包括滥用、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以及用于自嘲或贬低他人过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