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陪末座

叨陪末座:谦逊自处的智慧

读音

dāo péi mò zuò

含义

“叨”意为谦辞,表示自己不够资格却得到了某种待遇;”陪”指陪同、陪伴;”末座”指座位中最后或最不重要的位置。整个成语形容在聚会或活动中,自己只是勉强陪同坐在最不重要的位置上,是一种表示谦虚的说法。

具体含义是指:在某种场合中,自己只是勉强陪同坐在最不重要的位置上,表示自己地位低微或能力不足,是一种自谦的表达方式。

典故

  1.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季武子为三军,叔孙穆子曰:’不可。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义。今君作三军,失其官矣。’武子曰:’寡君有讨于邾,不捷,是寡君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穆子曰:’吾子为政,而可乎?’对曰:’吾子为政,犹可也。’穆子曰:’然则吾子为政,吾将叨陪末座。'”这是最早记载”叨陪末座”的文献之一。
  2. 《晋书·王导传》记载:”导每至朝堂,止坐末座,曰:’叨陪末座,足矣。'”东晋名相王导虽位高权重,但每次上朝都主动坐在末位,以此表示谦逊。
  3. 宋代苏轼《与李公择书》中写道:”某叨陪末座,得闻高论,幸甚幸甚。”苏轼用此语表达自己有幸聆听对方高见的谦逊之情。

近义词

  1. 忝列门墙:谦辞,表示自己不够格却列在某人门下或某个团体中。
  2.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3. 附骥尾:比喻依附他人而成名,常用作谦辞。
  4. 叨在知己:谦辞,表示自己不够格却与对方成为知己。
  5. 叨承谬爱:谦辞,表示自己不够格却受到对方的错爱。

反义词

  1. 首屈一指:表示位居第一,无人能及。
  2. 独占鳌头:科举时代称中状元,后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3. 名列前茅:指名次列在前面。
  4.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5. 出类拔萃:形容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老师让我上台领奖,我说:”我只是叨陪末座,还有很多同学比我优秀。”(适合二年级)
  2. 小学中年级:班级朗诵比赛中,我虽然获得了三等奖,但我知道自己只是叨陪末座,还需要多练习。(适合四年级)
  3. 小学高年级:在全校数学竞赛中,我勉强进入决赛,深知自己不过是叨陪末座,要向第一名学习。(适合六年级)
  4. 初中一年级:社团招新时,社长说欢迎我加入,我谦虚地回答:”能叨陪末座已感荣幸。”
  5. 初中二年级:学校组织辩论赛,我作为替补队员叨陪末座,却从主力队员身上学到了很多。
  6. 初中三年级:在省级作文比赛中获得优秀奖,我明白这不过是叨陪末座,真正的文学之路还很长。
  7. 高中一年级:参加模联会议时,作为新手代表,我深知自己只是叨陪末座,虚心向资深代表请教。
  8. 高中二年级:入选校队参加市篮球赛,教练让我先当替补,我欣然接受:”能叨陪末座已很满足。”
  9. 高中三年级:保送面试时,面对众多优秀同学,我说:”今日叨陪末座,希望能有机会向各位学习。”
  10. 大学一年级:参加学术研讨会,作为本科生能在研究生中叨陪末座,我感到既紧张又兴奋。
  11. 大学二年级:实习期间参加部门会议,作为实习生只能叨陪末座,但我认真记录每一个要点。
  12. 大学三年级: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第二作者论文,我致谢导师:”学生不过叨陪末座,全赖导师指导。”
  13. 大学四年级:求职面试时,面对众多名校毕业生,我说:”能叨陪末座参与贵司面试已感荣幸。”
  14. 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上,我的海报展示被安排在角落,导师安慰我:”初次参会,叨陪末座是常态。”
  15. 职场新人:部门年终晚宴上,作为新人我主动选择叨陪末座,把好位置让给资深同事。
  16. 职场中层:公司战略会议上,虽已升为经理,我仍习惯叨陪末座,把发言机会留给更高层。
  17. 社交场合:朋友婚礼上,面对众多成功人士,我笑言:”今日叨陪末座,聆听各位高见。”
  18. 文艺创作:在作家座谈会上,新晋作家谦虚地说:”能叨陪末座与各位文坛前辈交流,受益匪浅。”
  19. 学术领域:教授推荐我加入学术委员会,我回复:”资历尚浅,若叨陪末座,必虚心学习。”
  20. 家庭聚会:年夜饭时,晚辈坚持让长辈坐主位,说:”我们叨陪末座就好,您请上座。”

错误用法

  1. 用于贬低他人:错误例句:”你这种水平,只配叨陪末座。”(该成语只能用于自谦,不能用于贬低他人)
  2. 形容物理位置:错误例句:”会议室太小,我们几个人只能叨陪末座。”(成语强调的是一种谦逊态度,不是单纯指坐在后面的位置)
  3. 与能力无关的场合:错误例句:”电影院满座,我们叨陪末座坐在第一排。”(成语适用于需要表现谦逊的正式场合,不适用于普通座位安排)
  4. 用于客观描述:错误例句:”按照姓氏笔画排序,我自然叨陪末座。”(成语表达的是主观谦逊,不是客观事实)
  5. 过度自贬:错误例句:”我什么都不懂,永远只能叨陪末座。”(使用时应保持适度,避免过度自贬显得虚伪)
  6. 与身份不符:错误例句:”作为校长,我每次开会都叨陪末座。”(身居高位者过度使用此语可能显得做作)
  7. 用于非正式场合:错误例句:”吃烧烤时,我叨陪末座坐在角落。”(过于随意的场合使用显得不自然)
  8. 与事实矛盾:错误例句:”虽然我是项目负责人,但还是叨陪末座吧。”(明显与事实不符,显得虚伪)

你可能感兴趣

刍荛之言

刍荛之言的读音为chú ráo zhī yán,指的是普通人的见解和言论,源自《诗经》中的成语。它强调重视并尊重普通人的意见和看法,反映了民情民意和民间智慧。在使用时,应避免忽视或误解其真实含义,真正倾听和重视普通人的言论。正确的使用方式才能体现尊重和重视普通人的智慧和经验。

胆战心慌

本文介绍了成语“胆战心慌”的正确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人因恐惧、紧张或激动而感到心神不宁、心惊肉跳的状态。文章还列举了该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及错误用法提醒,指出在运用时需注意不要滥用或误用,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搭配。

当机立断

"当机立断"是一个成语,意为在关键时刻迅速做出决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讲述韩信背水一战,出奇制胜的典故。其近义词包括果断决策、毫不迟疑等,反义词为犹豫不决、迟疑不前。使用"当机立断"时需注意适用场合,不可滥用或用于描述非决断行为。文中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助于理解。

陈善闭邪

陈善闭邪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én shàn bì xié。其含义为陈述善行以引导人心向善,使邪恶无法得逞,强调了正面引导的重要性。该成语源于古代,体现了对于道德教化和正能量的重视。其近义词包括抑恶扬善、崇德向善等,反义词为纵恶养奸、恣意妄为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应正确使用该成语,避免滥用、误解含义和用词不当等错误用法。

崇本抑末

本文介绍了成语“崇本抑末”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与其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强调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等基本生产活动,抑制商业等次要活动,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商业的态度和看法。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并且给出了一些常见错误用法。文章通过历史背景和现实应用的结合,深入剖析了这一思想的启示意义和在不同情境下的价值体现。

持正不阿

持正不阿是一个成语,意思为坚持正义,不偏袒任何一方,不向邪恶势力屈服。该成语源于战国时期蔺相如的故事,形容人正直无私、刚强不屈。其近义词有刚正不阿、公正无私等,反义词包括偏袒护短、徇私舞弊等。持正不阿的人在工作中能坚守正义立场,不畏权势,确保公正和透明,赢得尊重和信任。但需注意避免将其用于形容过于刻板、不知变通的情况。

蹉跎自误

本文介绍了成语“蹉跎自误”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其用法。蹉跎自误指因虚度光阴、拖延时间而耽误自己的前程或机会。该成语源于古代典故,涉及因拖延或错误决定错失重要机会的故事。近义词如“虚度光阴”、“错失良机”等,反义词如“珍惜时间”、“抓住机遇”等。使用时应注重新成语的语境和情感色彩,避免误用。

不忘故旧

“不忘故旧”是一个成语,拼音是bù wàng gù jiù,指的是不忘记旧友、旧交、旧事等,表达了对过去的人或事的深深怀念和尊重。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献,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其近义词包括旧雨新知、念旧怀古、怀旧之情等,反义词为忘恩负义、喜新厌旧、背信弃义。例句中的主人公经常与老朋友联系,回忆过去的点滴,表现出不忘故旧的精神。然而,不忘故旧不应被误用为贬义,应正确理解其含义并使用。

楚弓遗影

楚弓遗影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ǔ gōng yí yǐng。其含义是比喻因某事造成疑虑或担忧,即使事情已经过去,疑虑仍然存在。这个成语源自《战国策》中的故事,讲述楚国大臣因误解而留下的心理阴影。近义词包括杯弓蛇影、疑神疑鬼等,反义词为心安理得、泰然自若等。例句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使用楚弓遗影的恰当方式,错误用法应避免描述事实或实际情况时使用该成语。正确用法是描述一种因某事产生的疑虑和恐惧的心理状态。

4年级美丽校园读后感

《美丽校园》是一本以四年级学生校园为主题的书籍。阅读后让人感受到校园生活的美好和珍贵,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小学时光。这本书主要描绘了孩子们在校园中的日常生活,包括学习、游戏、友谊和成长中的挫折与快乐。通过细腻的笔触,书中展现了美丽的校园环境以及孩子们的成长故事。主要人物形象鲜明,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到温馨和感动。阅读这本书,让人深刻体会到成长与友谊的主题思想,以及面对挑战时的勇敢与坚持。同时,它也让人回忆起了自己的小学时光,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总之,《美丽校园》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它展现了校园生活的美好,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