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故旧

不忘故旧:珍视旧情的美德

读音

bù wàng gù jiù

含义

“不”表示否定;”忘”指忘记;”故”指旧时的、过去的;”旧”指旧交、老朋友。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忘记旧日的朋友或交情”,形容人重情重义,珍视旧日的友谊和情谊。

典故

  1. 《论语·微子》:孔子周游列国时,不忘故旧,即使身处困境也常怀念旧友。
  2.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贫困时曾与鲍叔牙交好,后来发达后不忘故旧,两人友谊成为千古佳话。
  3. 《后汉书·范式传》:范式与张劭为生死之交,张劭去世后,范式不远千里前来吊唁,体现了不忘故旧的情谊。

近义词

  1. 念旧:怀念旧日的情谊。
  2. 重情重义:重视感情和道义。
  3. 饮水思源:比喻不忘本。
  4. 感恩戴德:感激别人的恩德。
  5. 情同手足:形容朋友间感情深厚,如同兄弟。

反义词

  1. 忘恩负义:忘记别人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2. 过河拆桥: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自己的人抛开。
  3. 薄情寡义:形容人不重感情,不讲义气。
  4. 见利忘义: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5. 六亲不认:形容人无情无义,连亲属都不相认。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小明搬家后,还不忘故旧,经常给原来的邻居小朋友写信。(适合1-2年级)
  2. 小学低年级:老师教导我们要不忘故旧,珍惜老朋友。(适合1-2年级)
  3. 小学中年级:爷爷虽然退休多年,但不忘故旧,每年都去看望老同事。(适合3-4年级)
  4. 小学中年级:这本相册记录着爸爸不忘故旧的故事,里面都是他和老同学的合影。(适合3-4年级)
  5. 小学高年级:张叔叔事业成功后,不忘故旧,资助了当年一起打工的伙伴。(适合5-6年级)
  6. 小学高年级:班长在毕业留言中写道:”愿我们永远不忘故旧,友谊长存。”(适合5-6年级)
  7. 初中: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位将军功成名就后不忘故旧,回乡探望启蒙老师的感人故事。(适合7-9年级)
  8. 初中: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推崇不忘故旧的美德,认为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适合7-9年级)
  9. 初中:虽然我们各奔东西,但微信群里大家经常互动,真正做到了不忘故旧。(适合7-9年级)
  10. 高中:在商业社会中,能够不忘故旧、提携旧友的企业家往往赢得更多尊重。(适合10-12年级)
  11. 高中:苏轼被贬黄州时,仍有故交不远千里来看望他,这种不忘故旧的情谊令人动容。(适合10-12年级)
  12. 高中:这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后,第一时间感谢了大学时期的导师,展现了不忘故旧的高尚品格。(适合10-12年级)
  13. 大学及以上:在职场中,那些不忘故旧、懂得感恩的人往往能建立更稳固的人际网络。(适合大学生及以上)
  14. 大学及以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忘故旧”与西方社会的”校友情结”有异曲同工之妙。(适合大学生及以上)
  15. 大学及以上:这位政要在回忆录中特别提到青年时期的朋友,体现了他不忘故旧的人格魅力。(适合大学生及以上)
  16. 工作场景:公司年会上,CEO特别感谢了创业初期的员工,这种不忘故旧的做法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17. 工作场景:在商业合作中,他不忘故旧,优先考虑老客户的利益,赢得了业界好评。
  18. 文学创作:小说主人公漂泊半生后回到故乡,寻找儿时玩伴,演绎了一段不忘故旧的感人故事。
  19. 社交场合:同学聚会上,大家举杯共饮,感慨这些年虽然各自忙碌,但都不忘故旧。
  20. 家庭教育: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教导孩子不忘故旧,珍惜每一段真挚的友谊。

错误用法

  1. 错误场景:用于描述物品的保存。”我把旧衣服都留着,真是不忘故旧。”(正确应为”念旧”)
  2. 错误场景:用于描述记忆知识。”考前复习时,我不忘故旧,把学过的知识都回顾了一遍。”(与记忆知识无关)
  3. 错误场景:用于描述习惯的保持。”我每天早上跑步的习惯坚持了十年,真是不忘故旧。”(与习惯无关)
  4. 错误场景:用于描述对过去的怀念。”看到这张老照片,我不忘故旧地想起了童年。”(语法错误,应为”不禁想起”)
  5. 错误场景:用于描述对旧物的情感。”他对那辆老自行车不忘故旧,一直舍不得换。”(应使用”恋旧”或”怀旧”)

不忘故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珍贵的情感纽带。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一品质更显难能可贵,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不忘故旧.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小学描写友情的古诗词

本文收录了五篇关于小学描写友情的古诗词文章,每篇文章均包含五首古诗词。这些古诗词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表达了友情的珍贵、美好和永恒,描绘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相互支持以及共度难关的情景。文章中的诗词佳作适合小学生学习和品味,以赞美友情的千古名句、描绘离别与重逢的场景、表达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等为主题。通过学习和品味这些古诗词,小学生可以感受到友情的珍贵和深沉。

关于欢迎的诗词

关于欢迎的诗词(第1篇)关于欢迎的诗词,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表达友谊、欢迎与热情的常见题材。以下是一系列符合主题的古诗词,包括全文、作者、朝代及解析。一、《迎客松》原文:青青迎客松,独立寒秋中。千载如一日,静待主人翁。作者:佚名(年代不详)解析:此诗以“迎客松”为题,形象地描绘了松树在秋日中独立挺立,千年如一日地等待主人的情景,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热烈欢迎和期待。二、《山中送客》原文:青山远近路漫漫,送君千里复归船。客舍青青杨柳色,人言此地是长安。作者:张祜(唐代)解析:此诗以送别为名,却充满了对客人的欢迎之情。诗中描述了青山远近、路途漫漫的景象,以及杨柳青青的客舍,仿佛在诉说着对远道而来的客人

蹉跎自误

本文介绍了成语“蹉跎自误”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其用法。蹉跎自误指因虚度光阴、拖延时间而耽误自己的前程或机会。该成语源于古代典故,涉及因拖延或错误决定错失重要机会的故事。近义词如“虚度光阴”、“错失良机”等,反义词如“珍惜时间”、“抓住机遇”等。使用时应注重新成语的语境和情感色彩,避免误用。

陈善闭邪

陈善闭邪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én shàn bì xié。其含义为陈述善行以引导人心向善,使邪恶无法得逞,强调了正面引导的重要性。该成语源于古代,体现了对于道德教化和正能量的重视。其近义词包括抑恶扬善、崇德向善等,反义词为纵恶养奸、恣意妄为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应正确使用该成语,避免滥用、误解含义和用词不当等错误用法。

当机立断

"当机立断"是一个成语,意为在关键时刻迅速做出决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讲述韩信背水一战,出奇制胜的典故。其近义词包括果断决策、毫不迟疑等,反义词为犹豫不决、迟疑不前。使用"当机立断"时需注意适用场合,不可滥用或用于描述非决断行为。文中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助于理解。

飞云掣电

本文介绍了“飞云掣电”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和反义词,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和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事物运动迅速、快速变化或突然发生的场景,常用来形容速度极快、动作迅猛的情景。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和情境,避免滥用或误用。

胆战心慌

本文介绍了成语“胆战心慌”的正确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人因恐惧、紧张或激动而感到心神不宁、心惊肉跳的状态。文章还列举了该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及错误用法提醒,指出在运用时需注意不要滥用或误用,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搭配。

叨陪末座

“叨陪末座”是一个谦辞,意指自谦地坐在席位的末尾,表示受之有愧地陪坐在他人旁边,源于古代的宴请礼仪。该成语常用于表达自谦或对别人的尊敬。其近义词包括谦逊就坐、恭敬就位、忝列末席等,反义词则为高居首位、坐于要职等。使用时应根据具体场合和语境判断,避免在不当场合或语气中使用,误解为自夸地位重要。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其用法。

持正不阿

持正不阿是一个成语,意思为坚持正义,不偏袒任何一方,不向邪恶势力屈服。该成语源于战国时期蔺相如的故事,形容人正直无私、刚强不屈。其近义词有刚正不阿、公正无私等,反义词包括偏袒护短、徇私舞弊等。持正不阿的人在工作中能坚守正义立场,不畏权势,确保公正和透明,赢得尊重和信任。但需注意避免将其用于形容过于刻板、不知变通的情况。

朝升暮合

朝升暮合是一个成语,形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或事物周期性变化规律。它反映了古代人们的自然生活规律和宇宙观念,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朝升暮合的近义词包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反义词则是瞬息万变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谨慎选择,避免误用。该成语描绘了自然的韵律和生活的节奏,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