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

读音

bù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含义

  • :否定词,表示拒绝或不愿意。
  • :介词,表示目的或原因。
  • 五斗米:古代计量单位,五斗米指微薄的俸禄或物质利益。
  • 折腰:弯腰行礼,引申为屈服、讨好。

整体含义:形容人清高自持,不愿为了微薄的利益而屈从于权势或违背自己的原则。

典故

这个成语出自《晋书·陶潜传》,讲述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陶潜)的故事:

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当时上级派督邮(监察官员)来视察。按照惯例,县令需穿戴整齐、恭敬迎接。陶渊明不愿趋炎附势,愤然说道:“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我怎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向这些小人卑躬屈膝!)于是辞官归隐,过上了田园生活。

近义词

  1. 刚正不阿:形容人正直不屈,不逢迎权势。
  2. 宁折不弯:宁可折断也不弯曲,比喻宁死不屈。
  3. 清高自守:形容人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
  4. 傲骨嶙峋:形容人性格刚强,不轻易低头。

反义词

  1. 趋炎附势:巴结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
  2. 卑躬屈膝:形容人低声下气,毫无骨气。
  3. 阿谀奉承:用谄媚的话讨好别人。
  4. 唯利是图:只贪图利益,不顾道德原则。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个有骨气的人。
  2. 小学高年级:他宁愿辞职,也不愿为了一点工资讨好老板,真是“不为五斗米折腰”。
  3. 初中:在利益诱惑面前,他坚守原则,展现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
  4. 高中: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但仍有少数人能像陶渊明一样,不为五斗米折腰。
  5. 大学及以上:学术界需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才能保持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错误用法

  1. 错误场景:形容人因为工资低而辞职,但并非出于气节,而是嫌钱少。

    • 例:他嫌工资太低,不为五斗米折腰,跳槽去了另一家公司。(错误,这里只是利益选择,无关气节)
  2. 错误场景:形容人固执己见,不愿妥协,但并非出于原则问题。

    • 例:他不愿修改方案,不为五斗米折腰,导致项目失败。(错误,这里只是固执,无关清高)
  3. 错误场景:形容人拒绝接受帮助,但并非因为尊严或原则。

    • 例:他饿着肚子也不吃别人给的食物,真是“不为五斗米折腰”。(错误,这里可能是自尊心过强,而非坚守原则)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高尚的品格,而非简单的拒绝或固执,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不屑毁誉是什么意思 3个典故和5个例句教你正确使用这个成语

“不屑毁誉”是一个成语,注音为bù xiè/huǐ yù,含义为不在意他人的评价和议论,不为之所动。该成语反映了一种超越世俗评价、保持独立和坚定的境界。其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从字面上理解。近义词如置之度外、泰然处之、漠然置之,都表示对某事不在意。反义词如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在意他人之言,表示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在运用该成语时,需注意其语境和用法是否恰当,避免错误使用。文章中的例子展示了不屑毁誉的恰当使用,形容了那些不为外界所动、坚持自我原则的人。

辞金蹈海是什么意思

辞金蹈海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í jīn dǎo hǎi",表示为了追求理想或信仰而舍弃富贵,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的壮志之举。其源于古代典故,指有人为追求理想放弃物质财富,勇往直前。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舍身求法、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等,反义词为贪图享乐、畏缩不前、安于现状等。在运用辞金蹈海时需注意避免滥用场合、望文生义以及与主题不符的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那些为了理想而勇往直前的人。

为五斗米折腰是什么意思

为五斗米折腰的读音读音:wéi wǔ dǒu mǐ zhé yāo拼音注解:wéi/第二声,wǔ/第三声,dǒu/第三声,mǐ/第三声,zhé/zhé yāo/第一声。为五斗米折腰的含义"为五斗米折腰"是一个成语,原意是指为了微薄的俸禄或报酬而屈服于权势或利益。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微不足道的利益而丧失了尊严或原则。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这个成语出自于古代的一个典故。相传,在古代的晋朝时期,有一个叫陶渊明的文人,他因为生活所迫,曾经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向权贵低头。这个典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也成为了后世用来形容人们为了利益而放弃尊严的成语。为五斗米折腰的近义词屈服于权势委曲求全贪图

避世金马

避世金马的读音为bì shì jīn mǎ。这个成语象征着避开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由的生活状态,源于古代隐士的生活。它常常用来形容那些追求自由、超脱尘世的人,如陶渊明等。近义词有隐居山林、逍遥自在、超然物外等,反义词有奔波劳碌、热衷名利、沉溺世俗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避免错误用法,如不能用于形容逃避责任或只是表面追求自由的人。

敖世轻物

敖世轻物的读音为"áo shì qīng wù",含义是形容人高傲自大,不重视物质利益,追求精神自由和独立。典故源于古代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人。近义词如傲骨嶙峋、超然物外等。反义词如随波逐流、趋炎附势等。使用时应注意语境,避免错误用法。

傲世轻物

傲世轻物的读音及其含义,指人态度高傲,不把世俗人和物放在眼里,形容人狂妄自大、傲慢不羁。该成语的出处不可考,但可以从字面意义和历史文献中理解其含义和用法。傲世轻物的近义词有傲慢不逊、目空一切等,反义词有虚怀若谷、谦恭有礼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贬低他人或表达过于自大的情境,应正确运用于形容人的态度。

不食周粟

“不食周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shí zhōu sù,源自《史记·伯夷列传》。它表示坚决不接受敌方或异族统治者的供养,宁愿忍受贫困和饥饿,也不屈服。这个成语反映了忠诚、节操和气节的坚守。典故发生在商朝末期,伯夷和叔齐拒绝接受周朝的恩惠而饿死。其近义词包括坚贞不屈、忠贞不渝、高风亮节等,反义词为屈节辱命、投降变节、见利忘义等。该成语可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坚守原则的行为。但需注意,不应在不适当的情况下使用该成语,如为了个人私利而拒绝合理帮助或在特定情况下过度使用,使其失去原本含义和精神内涵。

北郭先生

北郭先生的读音为“běi guō xiān shēng”。其含义指代隐居在城北的先生,比喻那些淡泊名利、隐逸不仕的人。典故最早出自《左传》。此外,北郭先生也有近义词如隐士、逸士、隐者等,反义词如权贵、世故、俗人等。使用北郭先生需根据上下文和语境匹配,避免误用。

熬清守谈

“熬清守谈”是一个源于古代的成语,读音为āo qīng shǒu tán。它描述的是忍受清苦寂寞,坚守清净淡泊的生活方式,用以形容在艰难环境中仍能保持淡泊名利心态的人。这一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庄子》中的“逍遥游”,许多历史人物如陶渊明都有与之相关的故事。其近义词有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清心寡欲等,反义词则包括贪图享乐、热衷名利、浮躁不安等。使用时应避免滥用场合、误解含义和搭配不当。这个成语传达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对内心平静和自由的追求值得学习。

不贪为宝

“不贪为宝”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tān wéi bǎo,意指不贪图别人的财物或利益,以保持自己的清白和尊严。这个成语强调了道德品质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性,来源于《左传·昭公十二年》的典故和古代杨震的故事。其近义词包括廉洁自律、廉洁奉公和公正无私,反义词则是贪婪无厌、贪得无厌和损公肥私。在实际应用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不追求名利,保持清醒头脑,重视道德底线的人。错误用法是将其误解为不重视财富或对道德品质的普通表述。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