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金蹈海

辞金蹈海:坚守气节的高尚品格

读音

cí jīn dǎo hǎi

含义

  • :拒绝、推辞。
  • :金钱、财富。
  • :踩踏、投身。
  • :大海,象征危险或牺牲。

整体含义:形容人宁可舍弃金钱财富,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也要坚守高尚的品格和气节。

典故

  1.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战国时期,齐国高士鲁仲连帮助赵国解围后,赵国国君想重金酬谢他,但他坚决拒绝,并表示宁愿跳海而死也不接受不义之财。
  2. 《后汉书·逸民传》:东汉隐士严光拒绝汉光武帝刘秀的高官厚禄,选择归隐山林,体现了“辞金蹈海”的精神。
  3. 《晋书·陶渊明传》: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田,展现了不慕荣利的品格。

近义词

  1. 视死如归: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2. 宁死不屈:宁愿死也不屈服于压力或诱惑。
  3. 淡泊名利:不追求金钱和名誉,保持高尚情操。
  4. 舍生取义:为了正义或信仰而牺牲生命。

反义词

  1. 见利忘义:见到利益就忘记道义。
  2. 贪财好利:贪图钱财,不顾道德。
  3. 趋炎附势:依附权贵,丧失原则。
  4. 唯利是图:只追求利益,不顾其他。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他像古代的英雄一样,宁愿“辞金蹈海”也不接受坏人的钱。
    • 老师说,做人要像鲁仲连那样有骨气,不能贪财。
  2. 小学高年级

    • 面对贿赂,他选择了“辞金蹈海”,坚决不收不义之财。
    •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展现了“辞金蹈海”的精神。
  3. 初中

    • 在金钱诱惑面前,他坚守原则,展现了“辞金蹈海”的气节。
    • 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宁愿“辞金蹈海”,也不愿违背良心。
  4. 高中及以上

    • 在商业社会中,能真正做到“辞金蹈海”的人少之又少。
    • 他的清廉自守,颇有“辞金蹈海”之风,令人敬佩。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贪财”

    • ❌ 他辞金蹈海,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错误,成语本意是拒绝金钱)
  2. 误用为“冒险”

    • ❌ 他辞金蹈海,跳进海里游泳。(错误,成语并非指实际跳海)
  3. 误用为“慷慨”

    • ❌ 他辞金蹈海,把所有的钱都捐了出去。(错误,成语强调拒绝而非捐赠)
  4. 误用为“犹豫”

    • ❌ 他在金钱面前辞金蹈海,不知道该怎么选。(错误,成语表示坚决拒绝)

“辞金蹈海”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人们在利益面前要坚守原则,保持高尚的品格。

你可能感兴趣

10首经典咏菊诗词赏析 感受傲霜独立的高洁意象与文化内涵

傲霜独立,千古流芳:咏菊诗词中的高洁意象菊花,这一朵绽放在萧瑟秋风中的精灵,自先秦时期进入中国人的审美视野以来,便以其傲霜独立的品格、清雅绝俗的风姿,赢得了历代文人的倾心礼赞。从陶渊明的东篱采菊到李清照的帘卷西风,菊花逐渐成为中国文人心灵世界的象征物,承载着士大夫们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本文将带您走进古典诗词中的菊花世界,品味那些流传千年的咏菊佳作,感受中华文化中这一独特的审美意象。陶渊明与菊花的千古情缘说到咏菊,首推东晋隐士陶渊明。这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士,在《饮酒·其五》中留下了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将菊花与隐逸生活完美结合,使菊花成为隐士的象征。他

不贪为宝

“不贪为宝”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tān wéi bǎo,意指不贪图别人的财物或利益,以保持自己的清白和尊严。这个成语强调了道德品质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性,来源于《左传·昭公十二年》的典故和古代杨震的故事。其近义词包括廉洁自律、廉洁奉公和公正无私,反义词则是贪婪无厌、贪得无厌和损公肥私。在实际应用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不追求名利,保持清醒头脑,重视道德底线的人。错误用法是将其误解为不重视财富或对道德品质的普通表述。

历代咏菊诗词精选 10首傲霜名句解读菊花精神图腾与文化内涵

本文整理并呈现了五篇关于描写菊花的诗词曲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描绘菊花的形象、品质和情感,展现了菊花高洁、坚韧、淡泊的品质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文章通过收集并整理几首典型的描写菊花的诗词曲,让读者感受这一传统意象的独特魅力。内容包括诗词的原文、解析以及相关的创作背景。同时,也介绍了现代创作中对菊花的描绘和赞美。通过本文的整理,读者可以领略到菊花的美丽与深情,感受文人墨客对菊花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历代咏菊诗词精选 探寻菊花精神图腾与文人风骨

本文介绍了多篇描写菊花诗词的内容,文章通过引言介绍了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并分篇列举了多首描写菊花的古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与内涵,同时传达了诗人们的情感、志趣与哲理。文章还探讨了这些诗词所展现的诗人的情怀,并强调了菊花在诗词中的独特魅力及其与诗人情感表达的紧密联系。最后,文章呼吁珍惜并传承这份优秀的文化传统。

辞富居贫

辞富居贫的读音为cí fù jū pín,表示放弃富裕生活,甘愿过贫穷生活,体现了高尚的品德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其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许多历史人物和故事都与辞富居贫有关。该成语的近义词为舍己为公、淡泊名利等,反义词为贪图享乐、追求奢华等。运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理解,如片面追求精神满足而忽视生存需求,以及与负面词汇的不恰当搭配。正确理解和运用辞富居贫需要深入理解其含义和精神内涵。

却金暮夜是什么意思

“却金暮夜”是一个成语,拼音是què jīn mù yè,指的是夜晚拒绝接受贵重物品的行为,用来形容人在面对金钱诱惑时能保持清廉自律的品格。其典故源自《后汉书》中杨震拒绝黄金的故事。近义词有“廉洁自持”“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等。反义词包括“贪得无厌”“见利忘义”“腐化堕落”等。使用“却金暮夜”时需确保场合恰当,避免滥用或误解其含义。

北郭先生

北郭先生的读音为“běi guō xiān shēng”。其含义指代隐居在城北的先生,比喻那些淡泊名利、隐逸不仕的人。典故最早出自《左传》。此外,北郭先生也有近义词如隐士、逸士、隐者等,反义词如权贵、世故、俗人等。使用北郭先生需根据上下文和语境匹配,避免误用。

描写雪竹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雪竹的古诗词及其解析,包括江雪、竹里馆、江楼感旧、画松、竹石图等篇目的描述,展现了雪中竹子坚韧与不屈的精神风貌。文章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手法描绘了雪中竹子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竹子的生命力与大自然的神奇。同时,也让我们从中学到坚韧不拔的精神,珍惜大自然的美景并保护环境。在欣赏这些诗词的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与心境,得到心灵的洗礼。

熬清守谈

“熬清守谈”是一个源于古代的成语,读音为āo qīng shǒu tán。它描述的是忍受清苦寂寞,坚守清净淡泊的生活方式,用以形容在艰难环境中仍能保持淡泊名利心态的人。这一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庄子》中的“逍遥游”,许多历史人物如陶渊明都有与之相关的故事。其近义词有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清心寡欲等,反义词则包括贪图享乐、热衷名利、浮躁不安等。使用时应避免滥用场合、误解含义和搭配不当。这个成语传达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对内心平静和自由的追求值得学习。

重义轻财是什么意思

重义轻财的读音重义轻财读音为:zhòng yì qīng cái。重义轻财的含义“重义轻财”是一个成语,指重视情义而轻视财物。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关系,认为在人际关系中,情义比金钱更重要。这个成语强调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体现了对友情、亲情和忠诚的重视。重义轻财的典故“重义轻财”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社会中,人们普遍重视道德品质和人际关系,认为情义比金钱更重要。因此,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比如,《史记》中就有“重义轻利”的说法。此外,还有一些历史故事也体现了这个成语的精神。比如,战国时期的荆轲为了报恩,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去刺杀秦王。他的行为被后人誉为“重义轻财”的典范。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