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轻物

傲世轻物:孤高自许的处世态度

读音

ào shì qīng wù

含义

  • :高傲,不屈服。
  • :世俗,社会。
  • :轻视,看不起。
  • :外物,指人或事物。

整体含义:形容人孤高自傲,轻视世俗的一切,不愿与常人交往或认同世俗价值观。

典故

  1. 《庄子·天下》
    庄子在评价各家学说时,提到某些隐士“傲世轻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精神自由。
  2. 《晋书·阮籍传》
    阮籍“傲世轻物”,常以白眼对俗人,唯独对志趣相投者青眼相待,体现其孤高性格。
  3.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辞官归隐,正是“傲世轻物”的典型表现。

近义词

  1. 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2. 目空一切:形容极其骄傲,什么都看不起。
  3. 桀骜不驯:性情倔强,不受约束。
  4. 清高自许:自认为品格高尚,不与世俗同流。

反义词

  1. 谦逊有礼:态度谦虚,尊重他人。
  2. 平易近人:态度和蔼,使人容易接近。
  3. 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非常谦虚。
  4. 和光同尘:与世俗混同,不露锋芒。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他总是一个人玩,有点“傲世轻物”,不喜欢和大家一起做游戏。
    • 故事里的隐士“傲世轻物”,只和山中的鸟儿做朋友。
  2. 小学高年级

    • 李白“傲世轻物”,宁愿饮酒作诗,也不愿讨好权贵。
    • 她成绩很好,但从不炫耀,也不会“傲世轻物”地看不起同学。
  3. 初中

    • 陶渊明“傲世轻物”,辞官归隐,过着“采菊东篱下”的生活。
    • 真正的强者不会“傲世轻物”,而是懂得尊重他人。
  4. 高中

    • 他的“傲世轻物”源于对世俗价值观的彻底失望,转而追求精神自由。
    • 嵇康“傲世轻物”,最终因不与权贵合作而招致杀身之祸。
  5. 大学及以上

    • 尼采的哲学常被误解为“傲世轻物”,实则是对庸俗文化的深刻批判。
    • 在当代社会,“傲世轻物”者往往被视为不合群,但也可能是独立思考的表现。

错误用法

  1. 误用于褒义

    • ❌ “他傲世轻物,真是令人敬佩!”(应改为“他特立独行,真是令人敬佩!”)
    • ❌ “科学家就该傲世轻物,专心研究。”(应改为“科学家就该专注研究,不受外界干扰。”)
  2. 混淆近义词

    • ❌ “他傲世轻物,从不与人争吵。”(应为“他与世无争,从不与人争吵。”)
    • ❌ “她傲世轻物,总是帮助弱者。”(应为“她清高自持,但乐于助人。”)
  3. 脱离语境滥用

    • ❌ “这家公司傲世轻物,不参与市场竞争。”(应改为“这家公司特立独行,不随波逐流。”)
    • ❌ “他傲世轻物地拒绝了所有合作邀请。”(应改为“他高傲地拒绝了所有合作邀请。”)

总结:“傲世轻物”强调对世俗的蔑视,多带贬义或中性色彩,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完全褒义或与谦逊行为混淆。

你可能感兴趣

10首描写隐居生活的经典诗词 探寻陶渊明王维等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

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隐居高手的古诗词,这些诗词展现了隐者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形象。文章列举了多首古诗,包括《归园田居》、《江雪》、《寻隐者不遇》等,并详细解析了每首诗的背景、内容和意境。文章还介绍了这些诗词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柳宗元、贾岛等著名诗人的隐逸生活。这些诗词不仅具有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阅读这些诗词,可以感受隐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他们内心的淡泊与自在,同时也给人以人生哲理的启示。

描写魏晋时期的诗词

这篇文章主要围绕魏晋时期的诗词进行描述,介绍了不同诗人及其作品,展示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才情和智慧,以及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文章所包含的诗词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还有对友情、爱情和人生的感悟。这些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精神。总的来说,这篇文章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韵味和魅力的魏晋时期,让人们更加了解和欣赏这一历史时期的诗词文化。本文介绍了魏晋时期的诗词,涵盖了不同诗人的作品,展示了魏晋文人的才情和智慧,以及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文章通过丰富的诗词内容,呈现了一个充满韵味和魅力的魏晋时期,让读者更加了解和欣赏这一

描写隐居的诗词

本文提供了五篇关于描写隐居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描绘自然风光、隐居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在阅读这些描写隐居的诗词时,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也能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寄托和慰藉。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隐居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描绘了自然风光、隐居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些诗词具有文学价值,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阅读这些诗词,我们能感受到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在隐居生活中找到的内心平静和自由。这

敖世轻物

敖世轻物的读音为"áo shì qīng wù",含义是形容人高傲自大,不重视物质利益,追求精神自由和独立。典故源于古代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人。近义词如傲骨嶙峋、超然物外等。反义词如随波逐流、趋炎附势等。使用时应注意语境,避免错误用法。

遫俗绝物是什么意思

遫俗绝物的读音为zú sú jué wù,意为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自由,形容人的思想境界高远,不受世俗的束缚和干扰。这一成语源于《庄子》等古代文献及历史典故。近义词包括绝世超凡等,反义词为随波逐流等。在运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形容不合常理的行为或想法。

超然自引是什么意思

超然自引是一个表达个体独立、高洁品行和超脱尘世态度的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墨客的言行。其读音为chāo rán zì yǐn,意味着在特定情境下,个体展现出自立自强、不依赖他人、保持独立精神的状态。该成语含有褒义色彩,常被用于描述历史人物的超然态度。其近义词包括独立自主、卓尔不群等,反义词则为随波逐流等。文章通过解释超然自引的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辅以例句解析,阐述了该成语的正确用法与错误用法的示例和解析。正确使用超然自引的成语,能够准确传达个体独立、自主的精神状态和高洁品质。

出世离群是什么意思

出世离群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ū shì lí qún。它表示脱离世俗纷扰,追求内心自由和宁静的状态。这个成语源于古代隐士和修行者的行为,他们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越尘世选择隐居。出世离群的含义包括超凡脱俗、遗世独立等近义词的含义。然而,这个成语常被误用为描述不合群或孤僻的状态,正确的用法应该是描述一个人追求内心自由和宁静的状态。文章中提供了多个例句以解释其正确用法。

超然远引是什么意思

超然远引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āo rán yuǎn yǐn,形容一个人心志高远,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或为了避开不利环境而主动远离。该成语源自古代文献记载,含有超脱尘世、追求高远境界的意味。其近义词包括远走高飞、避世绝俗等,反义词为趋之若鹜、随波逐流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恰当运用,避免与其他含义相近但用法不同的成语混淆。其错误用法包括在不当场合使用或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超然象外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超然象外”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提供了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该成语意指超出常人的境界,能够超越事物的外在表象,达到更深层次的领悟和理解,形容人的心态、思想境界高远超脱。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和滥用。

5个避世离俗的真实含义与典故 如何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

避世离俗的读音为"bì shì lí sú",意味着避开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由的精神境界。源自古代隐士文化,此生活方式被视为一种高尚境界。近义词包括遁世隐居、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等。反义词为涉世入俗、追逐名利、沉迷世俗等。文章中有关于避世离俗的典故、例句以及错误用法的提示。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