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世轻物

敖世轻物:傲视世俗,超然物外

读音

áo shì qīng wù

含义

“敖世轻物”由四个字组成:

  • 敖(áo):通“傲”,意为高傲、轻视。
  • 世(shì):指世俗、社会。
  • 轻(qīng):轻视、看淡。
  • 物(wù):指外物,包括名利、物质等。

整体含义是指一个人高傲地看待世俗,轻视物质利益,表现出超然的态度。

典故

  1. 《庄子·天下》
    “敖世轻物,不累于俗。”庄子认为真正的智者应当超脱世俗,不受外物牵绊。
  2. 《后汉书·逸民传》
    记载东汉隐士严光拒绝光武帝刘秀的征召,宁愿隐居山林,体现“敖世轻物”的精神。
  3.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辞官归隐,展现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漠。

近义词

  1. 超然物外:超脱世俗,不受外物影响。
  2. 淡泊名利:不追求功名利禄。
  3. 孤高自许:自视甚高,不与世俗同流。
  4. 清高自持:保持高洁品格,不随波逐流。

反义词

  1. 趋炎附势:巴结权贵,迎合世俗。
  2. 蝇营狗苟:为名利不择手段。
  3. 汲汲营营:急切追求功名利禄。
  4. 随波逐流:没有主见,跟随世俗。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他像古代的隐士一样,敖世轻物,不喜欢热闹的聚会。
    • 老师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为了得奖,要有敖世轻物的精神。
  2. 小学高年级

    • 陶渊明敖世轻物,宁愿种田也不做官。
    • 真正的学者应该敖世轻物,专心研究学问。
  3. 初中

    •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能保持敖世轻物的人很少。
    • 他的敖世轻物让他在艺术创作上不受世俗影响。
  4. 高中

    • 庄子提倡敖世轻物,认为人应追求精神自由。
    • 那些敖世轻物的文人,往往在历史上留下清名。
  5. 大学及以上

    • 在商业社会中,敖世轻物的态度可能被视为不合时宜,但却是精神独立的体现。
    • 他的敖世轻物并非故作清高,而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骄傲自大”

    • ❌ 他因为成绩好就敖世轻物,看不起同学。(错误:这里应使用“骄傲自满”)
  2. 误用为“不切实际”

    • ❌ 他整天幻想发财却不肯工作,真是敖世轻物。(错误:这里应使用“好高骛远”)
  3. 误用为“消极避世”

    • ❌ 他遇到困难就逃避,这种敖世轻物的态度不可取。(错误:这里应使用“消极退缩”)

“敖世轻物”是一个褒义词,形容人超脱世俗的高洁品格,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与贬义词混淆。

你可能感兴趣

历代诗人如何用菖蒲诗词寄托高洁品格与端午情怀

描写菖蒲的诗词及其解析本文介绍了多首关于菖蒲的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菖蒲的独特气质与高洁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文章通过列举具体诗词,对其内容及所表达的意象进行解析,展现了菖蒲在古诗词中的魅力。希望通过这些诗词,读者能够进一步领略到菖蒲的美丽与诗意。

中国古典诗词中10首关于松树的咏物诗 解读松树象征的高士品格与隐逸精神

孤标傲世偕谁隐: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松树高士意象松树,这一四季常青的坚韧生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植物属性,成为文人墨客笔下崇高品格与隐逸精神的象征。而当松树与高士形象相结合,则更凸显出中国士人"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追求。历代诗人通过咏松言志,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唐代诗圣杜甫在《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中写道:"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花。"这两句以松树与普通树木对比,凸显其超凡脱俗的特质。杜甫一生坎坷,却始终保持着高尚的节操,此诗正是借松树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松树的"落落出群"与"青青不朽",恰是杜甫心目中士大夫应有的品格。宋代大文豪苏轼在《减字木兰花·以

10首描写隐居生活的经典诗词 探寻陶渊明王维等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

本文介绍了多首描写隐居高手的古诗词,这些诗词展现了隐者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形象。文章列举了多首古诗,包括《归园田居》、《江雪》、《寻隐者不遇》等,并详细解析了每首诗的背景、内容和意境。文章还介绍了这些诗词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柳宗元、贾岛等著名诗人的隐逸生活。这些诗词不仅具有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阅读这些诗词,可以感受隐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他们内心的淡泊与自在,同时也给人以人生哲理的启示。

遫俗绝物是什么意思

遫俗绝物的读音为zú sú jué wù,意为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自由,形容人的思想境界高远,不受世俗的束缚和干扰。这一成语源于《庄子》等古代文献及历史典故。近义词包括绝世超凡等,反义词为随波逐流等。在运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形容不合常理的行为或想法。

超然物外是什么意思

“超然物外”是一个成语,表示超越世俗的境界和态度,形容人的思想境界高远,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其典故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如《庄子》中的“逍遥游”。该成语的近义词有超凡脱俗、遗世独立等,反义词有身陷囹圄、随波逐流等。在正确使用中,该成语可用于形容人的思想、行为或情怀。但需注意避免误用为贬义或使用场合不当。以上是对“超然物外”的详细介绍。

超然远引是什么意思

超然远引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āo rán yuǎn yǐn,形容一个人心志高远,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或为了避开不利环境而主动远离。该成语源自古代文献记载,含有超脱尘世、追求高远境界的意味。其近义词包括远走高飞、避世绝俗等,反义词为趋之若鹜、随波逐流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恰当运用,避免与其他含义相近但用法不同的成语混淆。其错误用法包括在不当场合使用或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描写隐居的诗词

本文提供了五篇关于描写隐居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通过描绘自然风光、隐居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在阅读这些描写隐居的诗词时,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也能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寄托和慰藉。摘要如下: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隐居的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描绘了自然风光、隐居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些诗词具有文学价值,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阅读这些诗词,我们能感受到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在隐居生活中找到的内心平静和自由。这

傲世轻物是什么意思 解析孤高自许的处世态度及其典故用法

傲世轻物的读音及其含义,指人态度高傲,不把世俗人和物放在眼里,形容人狂妄自大、傲慢不羁。该成语的出处不可考,但可以从字面意义和历史文献中理解其含义和用法。傲世轻物的近义词有傲慢不逊、目空一切等,反义词有虚怀若谷、谦恭有礼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贬低他人或表达过于自大的情境,应正确运用于形容人的态度。

出世离群是什么意思

出世离群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ū shì lí qún。它表示脱离世俗纷扰,追求内心自由和宁静的状态。这个成语源于古代隐士和修行者的行为,他们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越尘世选择隐居。出世离群的含义包括超凡脱俗、遗世独立等近义词的含义。然而,这个成语常被误用为描述不合群或孤僻的状态,正确的用法应该是描述一个人追求内心自由和宁静的状态。文章中提供了多个例句以解释其正确用法。

超然远举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超然远举”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人的行为、态度或思想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目标,源于古代隐士和贤人的典故。其近义词包括高风亮节、超凡脱俗、高瞻远瞩等,反义词则是随波逐流、苟且偷安、俗不可耐等。文章还给出了相关例句,并强调了该成语的误用情况。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