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天高地厚

成语解析:不知天高地厚

读音

bù zhī tiān gāo dì hòu

含义

  • 不知:不了解、不清楚。
  • 天高:天空的高远,象征事物的宏大或深远。
  • 地厚:大地的深厚,比喻事物的根基或底蕴。

整体含义:形容人狂妄自大,缺乏自知之明,对事物的复杂性或自身能力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典故

  1. 《庄子·逍遥游》
    庄子在文中提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暗讽那些眼界狭隘、自以为是的“井底之蛙”,与“不知天高地厚”的寓意相通。
  2.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年少时见秦始皇巡游,豪言“彼可取而代也”,其叔父项梁告诫他“勿妄言,族矣”。项羽的狂言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体现。
  3. 民间故事
    传说古有书生自诩才高,扬言“天地不过如此”,后遇仙人点化,方知宇宙无穷,羞愧难当。

近义词

  1. 狂妄自大:极端骄傲,目中无人。
  2. 夜郎自大:比喻无知而自负(典出夜郎国国王问汉使“汉孰与我大”)。
  3. 不自量力:高估自己的能力。
  4. 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反义词

  1. 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谦虚。
  2. 自知之明:能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3. 谨小慎微:处事细致慎重,不轻率。
  4. 谦逊有礼:态度谦和,尊重他人。

例句

小学阶段

  1. 他刚学会下棋就挑战冠军,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2. 小蚂蚁想搬动大树,太不知天高地厚啦!

中学阶段

  1. 他连基础题都没掌握,却说要考满分,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2. 未经历练就批评前辈的成果,未免不知天高地厚

高中及以上

  1. 某些网红不知天高地厚,公然贬低传统文化。
  2. 年轻人有抱负是好事,但若不知天高地厚,终会碰壁。

文学化表达

  1. 他那不知天高地厚的野心,像扑向烈火的飞蛾,注定灰飞烟灭。

错误用法

  1. 误用于褒义
    ❌ “他不知天高地厚地追求梦想,最终成功了。”(应改为“敢想敢干”)
  2. 对象错位
    ❌ “这座山不知天高地厚地耸立着。”(拟人化不当,山无主观意识)
  3. 过度夸张
    ❌ “我不知天高地厚地吃了一碗饭。”(与程度严重性不符)
  4. 混淆近义词
    ❌ “他不知天高地厚地隐瞒错误。”(应使用“讳莫如深”)

通过解析可见,“不知天高地厚”生动刻画了人性中的盲目自信,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感情色彩,避免误用。

不知天高地厚.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不识高低

不识高低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或说话不知深浅缓急、缺乏判断力。该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常用来形容对形势缺乏正确认识和判断的行为。不识高低的近义词包括不知深浅、盲目冒进等,反义词为明察秋毫、精明能干等。在使用不识高低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语境和搭配的词语,避免滥用和误用。错误用法包括滥用场合、误用对象和与贬义词语搭配使用。

不知高低

本文介绍了汉语成语“不知高低”的读音拼音、注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对于事物的程度、水平等缺乏了解或判断力,盲目行动。文章还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语境中的应用,并强调了错误使用方式可能带来的误解和冲突。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典型的汉语成语。

历代诗人如何评价项羽 10首关于项羽的经典诗词赏析

本文介绍了描写项羽的古诗词及其赏析。这些诗词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项羽的英雄形象、壮烈牺牲的情景以及对英雄的怀念和崇敬之情。文章共收录了五篇关于项羽的诗词,包括《垓下歌》、《夏日绝句》、《题乌江项王庙》等,每篇均附有详细的解析,以展现项羽的不同形象,如英勇威武、悲壮无奈、壮志未酬等。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英雄的崇敬和怀念。通过对这些诗词的赏析,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化中英雄形象的塑造和对历史的独特理解。 这些描写项羽的诗词,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描绘了项羽的多重形象,让我们感受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重新激发对英勇无畏、豪情万丈的英雄形象的敬仰和赞美。

傲睨得志

傲睨得志的读音为"ào ní dé zhì",含义为一个人自高自大,傲慢地看待一切,最终实现愿望或目标,带有贬义色彩。该成语源于古代,典故可能因历史变迁难以考证。近义词如得意忘形、自命不凡等,反义词为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等。使用傲睨得志时需注意场合和对象,避免误用。文章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楚歌四面

本文介绍了成语“楚歌四面”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来形容在困境中四面受敌、无法逃脱的境地,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还提到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示例,如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或与其他成语混淆。本文通过多个例句,生动展示了“楚歌四面”的用法和含义。

度长絜大

度长絜大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比较、衡量事物的长短大小或形容事物规模宏大。其出处并不明确,但可追溯到古代文献。度长絜大含有整理、比较的含义,在古代的文献中常用来形容事物规模宏大。其近义词包括权衡轻重、比较大小等,反义词为等量齐观。在使用时,需针对需要衡量、比较的事物或情况进行使用,避免误用为“度量衡大小”或“随意比较”。

不以为然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以为然”的读音、含义、出处、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不以为然的含义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对某事持不同意见或否定态度。该成语出自《论语·卫灵公》,表示有人对孔子的观点持有不同看法。本文还介绍了不以为然的近义词和反义词,以及在日常使用中的不当用法和需要注意的场合和对象。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不以为然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

抵瑕蹈隙

抵瑕蹈隙是一个成语,发音为dǐ xiá dǎo xì,意指攻击别人的弱点或利用空隙进行行动。该成语来源于古代战争和军事策略,形容寻找并利用对方的弱点或机会进行攻击的策略。其近义词包括乘虚而入、乘人之危、伺机而动等。反义词有守正不阿、坦诚相待等。使用时要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当场合使用、误解为贬义以及滥用等。同时,该成语在句子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场合下的抵瑕蹈隙行为。

道寡称孤

道寡称孤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guǎ chēng gū。其含义源于古代,原形容地方偏僻、人迹罕至,后引申为自命清高、与众不同。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能与古代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有关。道寡称孤的近义词有独步天下、独树一帜等,反义词则为随大流、随波逐流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滥用,尤其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文章中提供了道寡称孤的例句及其错误用法的例子。

称孤道寡

本文介绍了成语“称孤道寡”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该成语源于古代帝王自称的习惯,现多用来形容人自命不凡、自视过高的态度。文章还给出了正确使用与错误使用“称孤道寡”的例句,指出了在特定场合下使用该成语的不恰当性,如朋友聚会、社交媒体炫耀、团队合作等,以及在批评他人或文学作品中过度使用可能带来的负面印象。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