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高低

不知高低

读音

bù zhī gāo dī

含义

“不知高低”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不”“知”“高”“低”四个字组成。

  • :表示否定。
  • :知道、了解。
  • :指高处、尊贵或程度深。
  • :指低处、卑微或程度浅。

整体含义:形容人说话或做事没有分寸,不懂得轻重、深浅,缺乏应有的判断力。通常带有贬义,指人鲁莽、冒失或不知天高地厚。

典故

  1. 《水浒传》
    在《水浒传》第三十二回中,武松醉打蒋门神时,蒋门神的手下不知高低,贸然上前挑衅,结果被武松轻松击败。这里“不知高低”形容这些人不自量力,贸然行动。
  2. 《红楼梦》
    在《红楼梦》第六十五回中,贾琏的小厮兴儿在背后议论王熙凤,被旁人提醒“别不知高低”,意指他说话没分寸,可能惹祸。
  3. 民间故事
    传说古时有个年轻人,仗着家里有钱,到处炫耀,甚至对官员出言不逊。旁人劝他:“你不知高低,迟早惹祸。”果然,他后来因得罪权贵而家道中落。

近义词

  1. 不知轻重:形容人做事或说话没有分寸,分不清事情的重要性。
  2. 不知天高地厚:比喻人狂妄自大,不了解现实的复杂或自身的渺小。
  3. 冒冒失失:形容人做事鲁莽,不加考虑。
  4. 口无遮拦:指说话随意,不顾及场合或他人感受。

反义词

  1. 谨言慎行:形容人说话做事小心谨慎,不轻易冒犯他人。
  2. 知书达理:指人有教养,懂得分寸和礼仪。
  3. 审时度势:形容人能根据形势做出恰当判断,不鲁莽行事。
  4. 谦恭有礼:指人态度谦逊,言行得体。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小明不知高低,竟然在课堂上大声喊叫。(形容行为鲁莽)
    • 你别不知高低,乱碰别人的东西!(提醒他人注意分寸)
  2. 小学高年级

    • 他不知高低,竟然对老师顶嘴,结果被罚站。(形容不懂尊卑)
    • 小华不知高低,在比赛中嘲笑对手,最后输了比赛。(形容狂妄自大)
  3. 初中

    • 那个新来的员工不知高低,直接反驳经理的意见。(形容不懂职场规矩)
    • 她不知高低,在长辈面前大谈特谈自己的成就。(形容不懂礼貌)
  4. 高中

    • 他不知高低,在重要会议上随意打断领导的发言。(形容缺乏社交礼仪)
    • 年轻人不知高低,贸然投资高风险项目,结果血本无归。(形容缺乏判断力)
  5. 大学及以上

    • 在学术讨论中,他不知高低,随意贬低他人的研究成果。(形容缺乏学术修养)
    • 她不知高低,在社交场合公开批评主人的安排。(形容不懂人情世故)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褒义

    • ❌ “他不知高低,敢于挑战权威,真是勇敢!”(“不知高低”是贬义词,不能用于赞美)
    • ❌ “这孩子不知高低,总是问很多问题。”(这里应使用“求知欲强”等中性或褒义词)
  2. 混淆近义词

    • ❌ “他不知高低,连基本的数学题都不会做。”(此处应使用“愚笨”或“无知”,而非“不知高低”)
    • ❌ “她不知高低,居然在雨天出门没带伞。”(此处应使用“粗心大意”)
  3. 脱离语境滥用

    • ❌ “这座山不知高低,很难攀登。”(“不知高低”只能形容人,不能形容事物)
    • ❌ “这本书的内容不知高低,很难理解。”(此处应使用“晦涩难懂”)

“不知高低”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正确使用可以精准表达对他人的批评或提醒,但要注意避免误用或滥用。

你可能感兴趣

不知高下是什么意思 3分钟掌握成语含义典故用法及常见错误

"不知高下"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在某个领域或某件事情上缺乏经验和知识,无法正确判断情况或做出合适的决策。典故源自古代伯乐与其子的故事。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盲目从事、懵懂无知等,反义词有眼明手快、心中有数等。使用时应根据场合和含义正确使用,避免误解和误用。文章中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其用法。

描写长发漂亮的诗词

本文介绍了关于描写长发漂亮的古诗词的内容,涵盖了多篇从不同角度描绘长发之美的文章。这些诗词以不同的比喻和描绘手法,如以瀑布、锦缎、梦境、流苏和月亮为喻,展现了长发的柔美、光泽与飘逸之感,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女子美丽的赞美和向往。通过欣赏这些古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古代诗词中长发的独特之美。

不知深浅是什么意思 3个典故解析与正确用法指南

本文介绍了“不知深浅”这一成语的读音拼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对事物的了解程度不够或缺乏经验,无法做出准确判断。文章详细阐述了其用法及误用情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不管一二

“不管一二”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guǎn yī èr,意思是形容不顾一切,不按照顺序或逻辑去处理事情,直接采取行动。该成语源自古代历史故事,最早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它形容的是一种冲动和不理智的行为方式,有时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也可能带来不良后果。该成语也有近义词如不顾一切、义无反顾等,反义词包括深思熟虑、小心翼翼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或形容小事时使用。

矫枉过直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矫枉过直”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与相关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辨析。文章指出,“矫枉过直”指纠正错误时过于偏激,导致结果过于直率或偏激,强调在纠正过程中应恰到好处地把握分寸。文章还提供了关于如何在不同场合使用这一成语的例句,同时指出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错误用法。

不识高低

不识高低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做事或说话不知深浅缓急、缺乏判断力。该成语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常用来形容对形势缺乏正确认识和判断的行为。不识高低的近义词包括不知深浅、盲目冒进等,反义词为明察秋毫、精明能干等。在使用不识高低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语境和搭配的词语,避免滥用和误用。错误用法包括滥用场合、误用对象和与贬义词语搭配使用。

沉谋研虑是什么意思

“沉谋研虑”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én móu yán lǜ。它表示深入谋划和考虑某事,强调对事情的策划和思考需要深入、周密。这一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等典故。近义词包括深思熟虑、精心策划等。反义词为草率从事、轻举妄动等。在重要决策、考试准备、项目规划等场合,需要沉谋研虑。错误用法包括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与“草率从事”混淆使用、与其他成语混用或误用。

泥船渡河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泥船渡河”的读音、含义、典故及近义词反义词,并阐述了该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及其错误用法。该成语比喻行事冒险、鲁莽轻率,或形容条件极差难以成功的情况。同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正确的使用语境。

不敢造次

“不敢造次”是一个成语,拼音是bù gǎn zào cì。其含义为面对重要事情或场合时保持谨慎、恭敬的态度,不敢轻举妄动或轻率从事。该成语源于古代的礼仪文化,强调在重要场合需保持恭敬谨慎。其近义词有小心翼翼、郑重其事等,反义词为轻举妄动、草率从事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其正确的含义和用法,避免误用。例如,在重要的会议或场合上,应保持谨慎恭敬的态度,不敢造次。

即鹿无虞是什么意思

即鹿无虞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ì lù wú yú。该成语用来形容人行事鲁莽草率,缺乏周全的计划和准备。典故出自《周易·屯卦》,指猎人在无猎官虞人指引的情况下盲目追逐鹿而误入森林深处。即鹿无虞的出处可追溯到《左传》和《史记》等古代文献。其近义词包括鲁莽行事、草率行事等,反义词为深思熟虑、计划周详等。该成语在描述没有充分准备和计划就盲目行动的情况时广泛应用。错误用法是在需要深思熟虑的情况下,缺乏充分准备和计划的决定或行动。例如,在会议、谈判、学习、工作、面对困难或挑战以及人际交往中,都需要避免即鹿无虞的态度。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