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高低

不识高低:成语详解

读音

bù shí gāo dī

含义

  • :否定词,表示“没有”或“不能”。
  • :认识、辨别。
  • :指地位高、水平高或程度深。
  • :指地位低、水平低或程度浅。

整体含义:形容人不懂得分辨尊卑、轻重、好坏,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常用于批评人不懂规矩或不知分寸。

典故

  1.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平子与鲁昭公发生矛盾,季平子僭越礼制,鲁昭公怒斥其“不识高低”,最终导致鲁国内乱。
  2. 《红楼梦》
    贾府中有些下人仗势欺人,对主子不敬,王熙凤曾训斥他们“不识高低”,不知尊卑。
  3. 民间故事
    传说古代有个书生,自视甚高,对考官出言不逊,考官怒斥他“不识高低”,最终落榜。

近义词

  1. 不知轻重:形容人做事没有分寸,分不清事情的重要性。
  2. 不知好歹:指人不明白是非,分不清好坏。
  3. 不分尊卑:形容人不懂礼仪,不尊重地位高的人。
  4. 狂妄自大:指人过于骄傲,目中无人。

反义词

  1. 知书达礼:形容人有文化,懂礼仪。
  2. 谦恭有礼:指人谦虚恭敬,懂得尊重他人。
  3. 识时务:形容人能认清形势,做出正确判断。
  4. 进退有度:指人言行举止得体,懂得分寸。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小明对老师大喊大叫,真是不识高低!
    • 他连长辈的话都不听,太不识高低了。
  2.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那个同学在课堂上顶撞老师,真是不识高低。
    • 他连基本的礼貌都不懂,真是“不识高低”。
  3. 初中

    • 他仗着家里有钱,对同学呼来喝去,真是不识高低。
    • 在正式场合大声喧哗,显得很不识高低。
  4. 高中及以上

    • 他作为下属,却对上司指手画脚,实在是不识高低。
    • 在学术讨论中,他随意打断教授发言,显得不识高低。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不识抬举”

    • ❌ “他拒绝了老板的好意,真是不识高低。”(正确应为“不识抬举”)
    • ✅ “不识高低”更强调不懂尊卑,而“不识抬举”指不接受好意。
  2. 误用为“不知天高地厚”

    • ❌ “他敢挑战世界冠军,真是不识高低。”(正确应为“不知天高地厚”)
    • ✅ “不识高低”侧重礼仪规矩,“不知天高地厚”形容狂妄无知。
  3. 误用为“不分青红皂白”

    • ❌ “他不问原因就骂人,真是不识高低。”(正确应为“不分青红皂白”)
    • ✅ “不识高低”不适用于形容是非不分的情况。
  4. 误用于形容能力不足

    • ❌ “他数学考试不及格,真是不识高低。”(错误,应形容态度而非能力)
    • ✅ “不识高低”用于批评人的言行举止,而非能力水平。

总结:“不识高低”多用于批评人不懂礼仪规矩,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

你可能感兴趣

掌握"赛"字拼音sài的4个关键点 从笔顺到组词全面解析

赛是一个汉字,其拼音为sài。部首为宀,基本含义是比赛高低、强弱。此外,赛还可以表示比得上、胜似,或为酬报神明的恩赐而举行祭祀。详细解析中包括比赛、比试、胜过等意思。同时,赛也是一个姓氏。\n\n赛是一个汉字,拼音为sài,部首为宀。其基本含义是比赛或比试高低、强弱等。除此之外,赛也用于表示比得上、胜似以及为酬报神明而举行的祭祀等含义。赛字还可用作姓氏。这篇文章提供了详细的解析和示例。

掂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掂”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含义。该字的意思是用手托着东西上下晃动以估量其轻重,也用作计较、折等含义。通过本文,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掂”字的读音、字形及其使用方法。

不可同日而语

不可同日而语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kě tóng rì ér yǔ,表示两个事物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无法直接比较或评价。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用来形容某事物的变化极大,不能以同一标准来衡量。近义词包括天壤之别、迥然不同等。反义词为不相上下、平分秋色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的搭配和表达的准确性,避免错误用法。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该成语的正确用法。

骘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骘”字的拼音、部首、笔顺,并详细解析了其含义。骘字有安排、定的意思,也可以表示评定的动作。此外,骘还可以指代公马,是形声字,从马,陟声。文章还提到了骘的引申义,如雌马和公马、安定、评论等。

伯仲之间

伯仲之间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ó zhòng zhī jiān。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两者之间实力相当,不分上下,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某方面的表现势均力敌。其典故源于古代兄弟关系,表示兄弟中的老大和老二之间的关系。伯仲之间的近义词有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等,反义词有天壤之别、高下立判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不要误用或滥用,要根据具体情境来准确使用,以表达出两者之间实力相当的意思。

同日而论是什么意思

同日而论的读音同日而论的拼音为:tóng rì ér lùn。同日而论的含义同日而论,指将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或讨论,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价值或重要性。这个成语强调了比较的平等性,意味着不应该因为某些表面上的差异而忽视或低估某个人或事物的价值。同日而论的典故同日而论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强调“仁者爱人”,即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不应该因为身份、地位、财富等差异而有所偏颇。因此,同日而论的典故可以理解为将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平等的比较之中,以体现这种平等和公正的思想。同日而论的近义词并驾齐驱:指几匹马并排跑着,形容齐头并进,不分高下。势均力敌:指双方力量相当,

不差上下

不差上下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chà shàng xià",指事物间程度或水平相近,无明显差别。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平等性。不差上下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常用于形容水平相当、不相伯仲的情境。同时,该成语也存在一些错误用法,如在不相关的语境中使用或与相近词语混淆使用等。因此,在使用不差上下时,需要注意语境和用法,避免语言上的误解或不当使用。例如,“这两支球队的实力不差上下,比赛将非常激烈”是一个正确的使用示例。

参差不齐是什么意思

"参差不齐"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差异较大、不整齐、不统一。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状态、分布等。其近义词包括良莠不齐、七上八下、错落有致等,反义词为井然有序。这个成语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适用场景和语境,避免错误使用。文章提供了关于"参差不齐"的详细介绍、例句及错误用法提示。

贵贱高下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贵贱高下”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该成语用于描述事物或人的价值、地位、品质等方面的差异对比关系。其源于古代社会等级制度,反映社会对贵贱、高低的区分和评价。文章同时提醒读者在运用该成语时避免误用为贬义、用词不当及滥用成语等错误用法。整体而言,本文旨在准确解释并普及“贵贱高下”这一成语的正确用法和含义。

并驾齐驱

本文介绍了成语“并驾齐驱”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和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两个或多个事物或人物在某方面水平相当,共同进步,如两匹马并排驾车一同前进。最早出自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还有其他典故和出处。近义词有“齐头并进”等,反义词有“独步天下”等。使用时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用法,避免滥用或误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