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仲之间

伯仲之间:势均力敌的较量

读音

伯仲之间:bó zhòng zhī jiān

含义

  • :古代兄弟排行中的老大,引申为”第一”或”优秀”
  • :古代兄弟排行中的老二,引申为”第二”或”次优”
  • 之间:表示在两者中间

整体含义:形容两者实力、水平或能力非常接近,难分高下,就像兄弟排行中的老大和老二一样差距微小。

典故

  1.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最早记载了”伯仲”的概念,用来形容兄弟排行和地位差异。
  2.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陈寿评价诸葛亮与管仲、萧何时说:”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时之名将无与伯仲。”意思是诸葛亮的才能与管仲、萧何不相上下。
  3. 宋代苏轼《留侯论》:评价张良时说:”此其所以为子房欤!夫以子房之才,而犹有所待,则天下之才,其可与子房伯仲者,盖亦鲜矣。”意为能与张良相提并论的人才很少。

近义词

  1. 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2. 势均力敌:双方力量均衡,难分胜负
  3. 不分轩轾:分不出高低优劣
  4.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5. 棋逢对手:比喻双方本领相当,可相匹敌

反义词

  1. 天壤之别:形容差别极大
  2. 判若云泥:高低差别就像天上的云和地下的泥
  3. 相形见绌:相比之下显得远远不如
  4. 小巫见大巫:比喻相比之下显得远远不如
  5. 望尘莫及:远远落后,追赶不上

例句

小学阶段例句

  1. 我们班的小明和小红学习成绩在伯仲之间,经常轮流当第一名。
  2. 这两支足球队实力在伯仲之间,比赛一定会很精彩。
  3. 我画的画和弟弟的画在伯仲之间,老师都夸我们画得好。
  4. 这两只小兔子跑得一样快,真是伯仲之间啊!
  5. 我们小组的两个方案各有优点,可以说是伯仲之间。

初中阶段例句

  1. 两位选手的演讲水平在伯仲之间,评委们很难决定谁更优秀。
  2. 这两款手机的性能在伯仲之间,选择哪一款都可以。
  3.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成就难分高下,可谓伯仲之间。
  4. 两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在伯仲之间,都值得获得这个奖项。
  5. 这两所大学的理工科实力在伯仲之间,都是顶尖学府。

高中阶段例句

  1. 两位候选人的政策主张虽有差异,但执政能力在伯仲之间。
  2.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艺术造诣可谓伯仲之间。
  3.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对现代物理学的贡献在伯仲之间。
  4. 东西方哲学体系对人类思想的贡献难分伯仲。
  5. 两位外交官的谈判技巧在伯仲之间,会谈进行得异常激烈。

大学及以上例句

  1. 这两种算法的计算效率在伯仲之间,选择取决于具体应用场景。
  2. 两位经济学家的理论模型解释力在伯仲之间,学术界争论不休。
  3. 比较文学研究中,东西方叙事传统的艺术价值在伯仲之间。
  4. 这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在伯仲之间,医生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
  5. 在人工智能伦理领域,不同学派的观点在伯仲之间,尚未形成共识。

错误用法

  1. 错误比较不同类事物:✘ “这台电脑的性能和那本书的内容在伯仲之间。”(比较对象不具可比性)
  2. 用于明显有差距的情况:✘ “专业运动员和初学者的水平在伯仲之间。”(差距明显)
  3. 用于单方面评价:✘ “我的绘画水平与大师在伯仲之间。”(缺乏客观比较)
  4. 用于数量比较:✘ “这两堆苹果的数量在伯仲之间。”(应用于质量而非数量)
  5. 用于时间先后:✘ “这两件事发生的时间在伯仲之间。”(应使用”先后”或”同时”)
  6. 用于绝对相同的场合:✘ “这对双胞胎长得一模一样,真是伯仲之间。”(完全相同而非接近)
  7. 贬义场合不当使用:✘ “这两个小偷的作案手法在伯仲之间。”(成语多用于中性或褒义场合)
伯仲之间.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你可能感兴趣

汉字"仲"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解析zhòng的笔顺含义与实用组词

本文介绍了汉字“仲”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和详细解析。其中,“仲”代表地位居中、农历一季的第二个月以及在弟兄排行中的第二。同时,“仲”也可以指代时序、位次居中,特指每季的第二个月。该字也可用作姓氏。

长幼有序

伯仲叔季的读音为bó zhòng shū jì,是古代中国表示兄弟排行顺序的用语。其中,“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为最小。这一排序方式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文化等领域。伯仲叔季的典故源于古代家族排行制度。其近义词有兄弟排序、长幼有序、次序排列等。错误用法包括用错对象、乱用词语及不分场合。

不差上下

不差上下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ù chà shàng xià",指事物间程度或水平相近,无明显差别。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平等性。不差上下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常用于形容水平相当、不相伯仲的情境。同时,该成语也存在一些错误用法,如在不相关的语境中使用或与相近词语混淆使用等。因此,在使用不差上下时,需要注意语境和用法,避免语言上的误解或不当使用。例如,“这两支球队的实力不差上下,比赛将非常激烈”是一个正确的使用示例。

不分轩轾

本文详细介绍了“不分轩轾”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原意形容车辕高低平齐,现多用来表示事物间无明显差别或不加区分。同时,也列举了不分轩轾的误用情况,提醒读者在使用时注意语境。

并驾齐驱

本文介绍了成语“并驾齐驱”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和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两个或多个事物或人物在某方面水平相当,共同进步,如两匹马并排驾车一同前进。最早出自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还有其他典故和出处。近义词有“齐头并进”等,反义词有“独步天下”等。使用时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用法,避免滥用或误用。

不分伯仲

“不分伯仲”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两件事情或两个人物在某方面水平相当,难以分出高下。其源于古代排行制度中的长子“伯”和次子“仲”,表示两者在地位、能力等方面难分高下。该成语的近义词有并驾齐驱、势均力敌等,反义词有高下立见、天壤之别等。使用“不分伯仲”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在错误场合或与类似成语混淆使用。例如,两支球队、两位歌手或两部电影等都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它们之间的水平相当。

齐名并价是什么意思

“齐名并价”是一个成语,指的是两个人或物在某个领域或范围内具有相同的声名和价值,水平相当。其典故源于古代对人才和物品的评价标准。该成语的近义词有并驾齐驱、势均力敌等,反义词有天壤之别、高下立判等。使用时应避免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不能与其他成语混淆,并避免滥用。

二惠竞爽

二惠竞爽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两个人或两个事物都表现出色,互相竞争,不分高下。其含义源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讲述的两个女子互相竞争的故事。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势均力敌、旗鼓相当的场面。但在使用时需注意,仅适用于两个人或两个事物的竞争场合,不可用于不健康的竞争关系或不需要比较的场合。同时,该成语的常见近义词有互不相让、势均力敌等,反义词有独占鳌头、一枝独秀等。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二惠竞爽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

棋逢敌手是什么意思

“棋逢敌手”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在某种技能或能力上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双方实力相当,难分高下。典故源自古代的围棋,象征着公平、公正的竞争精神。近义词包括势均力敌、旗鼓相当等。反义词为一枝独秀、独步天下等。该成语应仅在真正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时使用,避免滥用。

齐趋并驾是什么意思

齐趋并驾是一个成语,读音为qí qū bìng jià。它用来形容两个或多个事物或人在某方面势均力敌,不分上下,同时前进的情景。源于古代赛马的故事,该成语常用于形容两个人或两件事物在某方面的水平相当,共同进步。其近义词有并驾齐驱、并肩作战、不相上下等。反义词包括一枝独秀、高下立判、独步天下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语调的把握,避免混淆和误解。例如,在比赛、项目或研究中,两个对手或团队成员的表现或进展齐趋并驾,难以分出胜负。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