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惠竞爽
读音
èr huì jìng shuǎng
含义
- 二: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
- 惠:原指恩惠、聪慧,此处指优秀、出色的人。
- 竞:竞争、较量。
- 爽:明朗、出众,形容才华或品格卓越。
整体含义:形容两个同样优秀的人相互竞争,彼此不相上下,都展现出卓越的才能或品格。
典故
- 《左传·昭公三年》: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评价齐国的两位公子(公孙灶和公孙虿)时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意思是两位公子都很优秀,但如果其中一人去世,齐国的姜氏政权就会面临危险。 - 《晋书·王导传》:
东晋时期,王导与庾亮同为朝廷重臣,二人才能出众,互相竞争又互相扶持,时人称“二惠竞爽”。
近义词
- 伯仲之间:形容两人才能相当,难分高下。
- 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实力不相上下。
- 并驾齐驱:指齐头并进,水平相当。
- 势均力敌:双方力量或能力相当。
反义词
- 天壤之别:形容差距极大。
- 云泥之别:比喻地位或才能相差悬殊。
- 高下立判:指优劣明显,无需比较。
- 相形见绌:相比之下显得不足。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和小红学习都很棒,真是“二惠竞爽”。
- 他们俩跑步都很快,老师说是“二惠竞爽”。
-
小学高年级:
- 班上两位同学在数学竞赛中表现优异,堪称“二惠竞爽”。
- 这两支球队实力相当,比赛时“二惠竞爽”,难分胜负。
-
初中:
- 李白和杜甫都是唐代大诗人,他们的诗歌才华“二惠竞爽”。
- 两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都很突出,学术界称他们“二惠竞爽”。
-
高中:
- 在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的辩手逻辑清晰、言辞犀利,可谓“二惠竞爽”。
- 两位青年艺术家风格迥异,但艺术造诣“二惠竞爽”。
-
大学及以上:
- 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研究方向不同,但学术贡献“二惠竞爽”。
- 两位企业家在商业领域的成就“二惠竞爽”,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错误用法
-
用于形容物品:
- ❌ 这两款手机性能“二惠竞爽”。(正确用法应形容人)
- ❌ 这两道菜的味道“二惠竞爽”。(成语不适用于无生命的对象)
-
用于贬义:
- ❌ 他们俩吵架时“二惠竞爽”。(成语不含负面含义)
- ❌ 两个小偷作案手法“二惠竞爽”。(成语形容优秀的人)
-
用于单个人:
- ❌ 他一个人“二惠竞爽”。(成语必须指两人或两方)
- ❌ 这位运动员“二惠竞爽”。(缺少比较对象)
-
用于差距明显的情况:
- ❌ 虽然他很努力,但和天才相比“二惠竞爽”。(成语强调不相上下)
- ❌ 他们俩一个满分,一个不及格,真是“二惠竞爽”。(不符合成语含义)
你可能感兴趣
伯仲之间
伯仲之间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ó zhòng zhī jiān。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两者之间实力相当,不分上下,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某方面的表现势均力敌。其典故源于古代兄弟关系,表示兄弟中的老大和老二之间的关系。伯仲之间的近义词有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等,反义词有天壤之别、高下立判等。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不要误用或滥用,要根据具体情境来准确使用,以表达出两者之间实力相当的意思。
齐趋并驾是什么意思
齐趋并驾是一个成语,读音为qí qū bìng jià。它用来形容两个或多个事物或人在某方面势均力敌,不分上下,同时前进的情景。源于古代赛马的故事,该成语常用于形容两个人或两件事物在某方面的水平相当,共同进步。其近义词有并驾齐驱、并肩作战、不相上下等。反义词包括一枝独秀、高下立判、独步天下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语调的把握,避免混淆和误解。例如,在比赛、项目或研究中,两个对手或团队成员的表现或进展齐趋并驾,难以分出胜负。
并驾齐驱
本文介绍了成语“并驾齐驱”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和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两个或多个事物或人物在某方面水平相当,共同进步,如两匹马并排驾车一同前进。最早出自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还有其他典故和出处。近义词有“齐头并进”等,反义词有“独步天下”等。使用时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用法,避免滥用或误用。
齐名并价是什么意思
“齐名并价”是一个成语,指的是两个人或物在某个领域或范围内具有相同的声名和价值,水平相当。其典故源于古代对人才和物品的评价标准。该成语的近义词有并驾齐驱、势均力敌等,反义词有天壤之别、高下立判等。使用时应避免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不能与其他成语混淆,并避免滥用。
棋逢敌手是什么意思
“棋逢敌手”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在某种技能或能力上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双方实力相当,难分高下。典故源自古代的围棋,象征着公平、公正的竞争精神。近义词包括势均力敌、旗鼓相当等。反义词为一枝独秀、独步天下等。该成语应仅在真正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时使用,避免滥用。
避面尹邢
避面尹邢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两个人容貌美丽到让人不敢正视的程度。源自古代对美貌的赞美和描述,典故源于两位美女尹氏和邢氏的美丽传说。这个成语也用于形容演员的表演技巧和容貌之美。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不可随意用于形容普通人的容貌或普通事物的美貌,以免给人留下夸张或不恰当的印象。该成语在文学作品、日常交际中都有广泛应用,人们常用它来赞美美丽的容颜或出色的表演。
不分轩轾
本文详细介绍了“不分轩轾”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原意形容车辕高低平齐,现多用来表示事物间无明显差别或不加区分。同时,也列举了不分轩轾的误用情况,提醒读者在使用时注意语境。
笔墨官司
笔墨官司是指通过文字进行的争论和争执,涉及个人、团体甚至国家间的交流和争端解决。源自古代文人间的书信辩论,现已成为广泛使用的词汇。其近义词包括文字争执、文字纠纷等,反义词为和解或和解协议。使用时应避免滥用,尤其在口头争执和不恰当场合使用。错误用法包括将口头争执和不涉及争论的情境称为笔墨官司。
齐驱并驾是什么意思
齐驱并驾是一个成语,读音为qí qū bìng jià。它的意思是指几个事物或人同时进步、发展,水平相当,不分高下。该成语最早出自古代文学作品,如《庄子·马蹄》和韩愈的《进学解》。齐驱并驾的近义词有并驾齐驱、并肩前进、并行不悖等,反义词有独步天下、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避免在不当的地方使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两个或多个事物或人的同步发展,如运动员、公司、学术团队等的表现。错误用法包括在不适当的语境中使用,以及在书面语中误用为口语或非正式场合用语。
比肩齐声
比肩齐声的读音为bǐ jiān qí shēng。这个成语比喻地位相等、能力相仿的人或团队共同协作、发声,强调平等、协作和共鸣。它最早出自《荀子·非相篇》,被广泛应用于描述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的合作情况。比肩齐声的典故源自古代的乐舞表演,强调不同乐器和舞者需要相互配合。近义词有并驾齐驱、齐头并进、同声相应,反义词有孤军奋战、各自为政、形单影只。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个人独唱、不同领域比较或竞争以及负面场合等。文章例句展示了比肩齐声在不同场合的协作精神与正能量氛围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