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射马耳

东风射马耳:成语详解

读音

dōng fēng shè mǎ ěr

含义

  • :方向,指东方。
  • :自然界的风。
  • :本义为箭射出,此处比喻风吹拂。
  • 马耳:马的耳朵,比喻听而不闻。

整体含义:形容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毫不在意,就像东风吹过马耳一样毫无反应。

典故

  1. 出自《庄子·齐物论》

    “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后人引申出“东风射马耳”的比喻,形容人对外界言语无动于衷。

  2. 唐代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李白用此句讽刺世人对他诗歌的不屑一顾。

  3. 宋代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虽未直接引用,但“东风射马耳”的意境与之相似,表达世事无常,不必过分在意。

近义词

  1. 充耳不闻:故意不听别人的话。
  2.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像没听见一样。
  3. 左耳进右耳出:形容听过后立刻忘记。
  4. 漠不关心:对事情毫不关心。

反义词

  1. 洗耳恭听:恭敬地认真听别人讲话。
  2. 全神贯注:精神高度集中,认真对待。
  3. 言听计从:完全听从别人的意见。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老师讲课时,小明总是东张西望,真是“东风射马耳”。
    • 妈妈让他收拾玩具,他却像“东风射马耳”一样不理睬。
  2. 小学高年级

    • 班长提醒大家保持安静,可有些人还是“东风射马耳”。
    • 他对老师的批评毫不在意,简直是“东风射马耳”。
  3. 初中

    • 尽管父母再三叮嘱,他还是“东风射马耳”,继续玩游戏。
    • 会议上,领导讲话时,有些人低头玩手机,完全是“东风射马耳”。
  4. 高中及以上

    • 他对社会热点问题漠不关心,别人的讨论对他来说只是“东风射马耳”。
    • 公司的新政策公布后,部分员工依然“东风射马耳”,毫无反应。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认真听讲”

    • ❌ “他上课时‘东风射马耳’,笔记记得很认真。”(错误,应指不听讲。)
  2. 误用于形容风声

    • ❌ “窗外‘东风射马耳’,吹得树叶沙沙响。”(错误,成语不描述自然现象。)
  3. 误用于形容记忆力差

    • ❌ “他记性不好,别人说的话总是‘东风射马耳’。”(错误,应指“左耳进右耳出”。)
  4. 误用于形容专注

    • ❌ “他学习时‘东风射马耳’,完全不受干扰。”(错误,应指不专心。)

总结:“东风射马耳”强调对言语的无视,而非记忆力或专注力的问题,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东风吹马耳

“东风吹马耳”是一个成语,读音注音为dōng fēng chuī mǎ ěr,意指对外界事物或言语毫不理会、充耳不闻。典故起源并不明确,可能与自然景象或古代社会现象有关。其近义词包括置若罔闻、充耳不闻和熟视无睹等,反义词为聚精会神、洗耳恭听和察言观色等。该成语可用于形容对他人的话语或事情毫不理会的情况,但有误用情况,不应与积极正面的情境搭配使用。

东风过耳

“东风过耳”是一个成语,形容声音的轻柔、短暂或容易被忘却,引申为对事物漠不关心、听过就算的态度。其典故可能源于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感悟。东风过耳的近义词包括漠然置之、左耳进右耳出、听而不闻等。反义词为铭记在心、倾耳注目、念念不忘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使用场合不当、与原意相悖以及滥用乱用。

当耳旁风

“当耳旁风”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对事情不重视、不认真对待或对他人的话语听而不闻。源自古代中国的一个故事,用以形容对警告、劝告或建议等未给予足够重视,如同耳边风一样轻易忽略。其近义词包括轻描淡写、不以为意、漠然置之、视而不见,反义词则包括郑重其事、慎重其事、重视有加、耳听八方。然而,误用该成语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例如误将其用于形容问题的重要性或风吹过耳朵的感觉等。因此,在使用时需谨慎,确保符合成语的原本含义。

贵人多忘

“贵人多忘”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指富贵的人容易忘记事情或人,常用来形容人健忘或对别人的事情不够关心。这个成语带有贬义色彩,暗示人际关系中可能的不真诚或忽视他人付出。其典故并不明确,但有一种说法是源于古代故事。近义词包括健忘、忘恩负义、背信弃义等。反义词有记忆犹新、知恩图报、忠心耿耿等。使用时应避免在正式或庄重场合使用,也不应滥用,需根据具体情况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词汇。

当耳边风

"当耳边风"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对别人的劝告、警告或建议等不予重视,置若罔闻。其典故源于古代军事和历史故事,也与一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有关。该成语的近义词有置若罔闻、充耳不闻等。其反义词则是重视、认真对待等。使用"当耳边风"时需注意场合、对象和语境,避免滥用或误用。

鳄鱼眼泪

“鳄鱼眼泪”是一个成语,读音è yú yǎn lèi。它用来形容那些表面看起来好像在哭泣或表示同情,但实际上却做着相反的事情,虚伪的同情或悲伤。源于古代寓言故事,这个成语实际上描述了鳄鱼的本能行为,与情感无关。其近义词包括虚情假意、口是心非、矫揉造作、假仁假义等。反义词则包括真诚待人、心口如一、实事求是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语境和含义,避免误解和滥用。文章中还列举了关于鳄鱼眼泪的错误用法。

东施效颦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施效颦”的读音、含义、典故、历史来源、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比喻盲目模仿别人,结果反而显得更加笨拙或丑陋。文章详细解释了东施效颦的典故和含义,并列举了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通过具体例句展示了东施效颦的使用场景。最后,强调了在使用东施效颦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判断。

吠影吠声

本文介绍了成语“吠影吠声”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盲目跟从他人的人或行为。文章详细解释了其典故、用法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说长论短是什么意思

说长论短的读音读音:shuō cháng lùn duǎn标注拼音:shuō cháng lùn - duǎn说长论短的含义“说长论短”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对事物或人的行为进行无休止的评论或批评,特别是对别人的缺点或不足进行挑剔和指责。它通常带有贬义色彩,表示对事物或人的评价过于苛刻或挑剔。说长论短的典故“说长论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和争论。在古代,文人雅士常常聚在一起,就诗词、文章、历史事件等话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对所讨论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有时甚至会针对一些细节进行争论。由于这种争论往往非常激烈和细致,因此就形成了“说长论短”的说法。此

言从计听是什么意思

言从计听的读音读音:yán cóng jì tīng拼音注音:yán/cóng/jì/tīng言从计听的含义言从计听是一个成语,指完全听从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完全接受并执行。在这个成语中,“言”指的是话语或意见,“从”是听从、顺从的意思,“计”是计谋或建议,“听”是听取、接受的意思。整个成语的含义是说话的人所提出的建议或意见,完全被听话的人接受并执行。言从计听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出自《左传·昭公七年》。在这个故事中,楚国大夫申叔时向楚庄王提出了一个建议,说应该把国家大事交给有德行的人来处理。楚庄王听从了申叔时的建议,并因此而治理国家更加得心应手。从此,“言从计听”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用来形容完全听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