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猎西渔
读音
dōng liè xī yú
含义
- 东:东方,泛指一个方向。
- 猎:打猎,捕捉野兽。
- 西:西方,泛指另一个方向。
- 渔:捕鱼,泛指在水域中获取食物。
整体含义:形容人做事没有明确目标,四处奔波,却难以取得实际成果。比喻行为散漫,缺乏专注力,最终一事无成。
典故
- 《庄子·列御寇》:
庄子曾批评某些人“东猎西渔”,比喻他们四处游荡,看似忙碌,实则毫无建树。 - 《后汉书·逸民传》:
记载隐士严光拒绝朝廷征召,不愿像世俗之人那样“东猎西渔”,追求虚名浮利。 - 民间故事:
古代有个猎人,既想打猎又想捕鱼,结果两头奔波,最终既没打到猎物,也没捕到鱼,被人嘲笑“东猎西渔”。
近义词
- 三心二意:形容心思不专,犹豫不决。
- 朝三暮四:比喻反复无常,缺乏恒心。
-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就放弃,不肯深入。
- 半途而废: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放弃。
反义词
- 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一心一意。
- 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不轻易放弃。
- 锲而不舍:比喻做事有毅力,坚持不懈。
- 一以贯之:始终如一,不改变目标。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写作业时东猎西渔,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翻漫画,结果作业没写完。
- 小猫抓老鼠时东猎西渔,最后一只也没抓到。
-
小学高年级:
- 他学钢琴时东猎西渔,今天练一会儿,明天又去学画画,结果什么都没学好。
- 小华复习功课不能东猎西渔,否则考试会不及格。
-
初中:
- 做科研不能东猎西渔,否则很难有重大突破。
- 他创业时东猎西渔,既想做电商,又想开餐厅,结果都失败了。
-
高中及以上:
- 人生规划要专注,东猎西渔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 许多人在职业发展中东猎西渔,最终一事无成。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四处游玩”:
- ❌ 错误例句:周末我们东猎西渔,玩得很开心。(正确应为“四处游玩”)
-
误用为“勤奋努力”:
- ❌ 错误例句:他东猎西渔地工作,终于取得了成功。(正确应为“废寝忘食”)
-
误用为“广泛涉猎”:
- ❌ 错误例句:他东猎西渔,知识面很广。(正确应为“博览群书”)
总结:“东猎西渔”带有贬义,强调做事散漫、无目标,不能用于形容积极的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
东挨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挨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用法。该成语形容在行动或寻找中四处碰壁、毫无头绪地四处奔波或摸索的状态。典故源于古代人们四处碰壁、遭遇挫折的描述。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选择和判断,不应该在不加思考的情况下盲目使用。
东驰西撞
文章介绍了成语“东驰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行进或行动毫无目的,随意乱闯,常用于形容事情发生的突然和不可预料,带有一种慌乱、无序的意味。其典故与古代行旅、战争等场景相关。文章还提醒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场合、搭配以及使用对象,避免错误使用。
东磕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磕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四处碰壁、到处遭遇挫折或意外,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行动中遇到各种阻碍和困境。其典故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可以理解为源自于日常生活的经验总结。近义词如颠沛流离、辗转反侧等,反义词如一帆风顺、平步青云等。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错误用法的注意事项。
东捞西摸
“东捞西摸”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到处搜寻或胡乱摸索,常含慌乱无序的意味。它没有明确的典故来源,但可能源于人们无目标地寻找东西时的情景。近义词如漫无目的、盲目摸索等,反义词包括有条不紊、目的明确等。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误用。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以更好地理解其用法。
东奔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奔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等。东奔西撞形容无目的的到处乱闯、乱碰,常用来描述人因迷路、心乱等原因四处奔波。其源于古代人们对生活艰辛、四处奔波的描述。文章还指出了东奔西撞的错误用法,包括使用不当的场合和误用为褒义词。
东奔西跑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奔西跑"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不停地四处奔走或活动,常用来描述人忙碌奔波的状态。其典故可能与古代劳作和生活状态有关,也可能与一些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有关,但确切来源不明确。近义词包括四处奔波、忙忙碌碌等,反义词则是安居乐业、悠闲自在等。本文还给出了多个例句来展示该成语的用法,并强调了其错误用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贪多嚼不烂是什么意思
贪多嚼不烂的读音读音:tān duō jiáo bù làn拼音标注为:tān/dōu/jiáo/bù/làn,其中“tān”表示贪心,“duō”表示多,“jiáo”表示咀嚼,“bù làn”表示不烂。贪多嚼不烂的含义“贪多嚼不烂”是一句汉语成语,意思是指贪求过多、贪得无厌,结果反而无法消化、无法吸收,甚至会因为贪多而造成浪费或损失。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告诫人们不要贪心不足,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贪多嚼不烂的典故该成语源于古代故事,其中最为广泛流传的是关于一位贪吃的驴子因吃多了而无法咀嚼消化,最终被活活饿死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贪心不足的后果,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资源和能力,不要贪多嚼不烂。此外
南征北讨是什么意思
南征北讨是指四处征战,奔赴各个方向进行战斗的行为。这一成语源于古代中国的战争历史,形容军事行动的广泛和频繁。南征北讨的近义词包括东征西讨、四处征战等,反义词则是安居乐业、和平共处等。文章详细解释了南征北讨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并通过例句展示了其用法。同时,也指出了南征北讨的错误用法,提醒使用者要根据其原意在正确的语境和对象中使用,避免出现误用和混淆的情况。
一身两头是什么意思
一身两头的读音拼音:yī shēn liǎng tóu一身两头的含义“一身两头”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同时具有两种相互矛盾或不同的特质、状态或行动。这个成语的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一”表示单一或统一,“身”指个体或实体,“两”表示两个,“头”则常用来比喻方向或立场。因此,“一身两头”的含义就是一个人或事物在同一个时间或情境下,却有着两个相反或不同的方向或立场。一身两头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和历史典故中推测其含义。在古代,人们常常用“一身二心”、“一心二意”等词语来形容人的不忠不义,而“一身两头”则可能是在这种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此外,也有说法认为这个成语
反裘伤皮
反裘伤皮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ǎn qiú shāng pí。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比喻做事情不按正确的方式去做,反而以错误的方式行事,导致损失或不良后果。其典故源于古代的《战国策》和《淮南子·主术训》。反裘伤皮的近义词包括逆施倒行、背道而驰等,反义词则包括顺理成章、实事求是等。该成语可以通过例句来具体运用,但要注意语境和用法的正确性,避免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