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猎西渔
读音
dōng liè xī yú
含义
- 东:东方,泛指一个方向。
- 猎:打猎,捕捉野兽。
- 西:西方,泛指另一个方向。
- 渔:捕鱼,泛指在水域中获取食物。
整体含义:形容人做事没有明确目标,四处奔波,却难以取得实际成果。比喻行为散漫,缺乏专注力,最终一事无成。
典故
- 《庄子·列御寇》:
庄子曾批评某些人“东猎西渔”,比喻他们四处游荡,看似忙碌,实则毫无建树。 - 《后汉书·逸民传》:
记载隐士严光拒绝朝廷征召,不愿像世俗之人那样“东猎西渔”,追求虚名浮利。 - 民间故事:
古代有个猎人,既想打猎又想捕鱼,结果两头奔波,最终既没打到猎物,也没捕到鱼,被人嘲笑“东猎西渔”。
近义词
- 三心二意:形容心思不专,犹豫不决。
- 朝三暮四:比喻反复无常,缺乏恒心。
-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就放弃,不肯深入。
- 半途而废: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放弃。
反义词
- 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一心一意。
- 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不轻易放弃。
- 锲而不舍:比喻做事有毅力,坚持不懈。
- 一以贯之:始终如一,不改变目标。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写作业时东猎西渔,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翻漫画,结果作业没写完。
- 小猫抓老鼠时东猎西渔,最后一只也没抓到。
-
小学高年级:
- 他学钢琴时东猎西渔,今天练一会儿,明天又去学画画,结果什么都没学好。
- 小华复习功课不能东猎西渔,否则考试会不及格。
-
初中:
- 做科研不能东猎西渔,否则很难有重大突破。
- 他创业时东猎西渔,既想做电商,又想开餐厅,结果都失败了。
-
高中及以上:
- 人生规划要专注,东猎西渔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 许多人在职业发展中东猎西渔,最终一事无成。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四处游玩”:
- ❌ 错误例句:周末我们东猎西渔,玩得很开心。(正确应为“四处游玩”)
-
误用为“勤奋努力”:
- ❌ 错误例句:他东猎西渔地工作,终于取得了成功。(正确应为“废寝忘食”)
-
误用为“广泛涉猎”:
- ❌ 错误例句:他东猎西渔,知识面很广。(正确应为“博览群书”)
总结:“东猎西渔”带有贬义,强调做事散漫、无目标,不能用于形容积极的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
东走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走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人行动没有方向,四处乱闯,通常用于描述人在迷茫、不知所措的情况下漫无目的地四处奔走或乱撞。使用时要根据语境和感情色彩恰当运用,避免造成语言上的不恰当或不得体。
东趋西步
东趋西步是一个成语,拼音为dōng qū xī bù。它形容人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或心神不定的状态。该成语可能源自古代人们对人们行走习惯的观察和总结,没有确凿的出处。它的近义词包括徘徊不前、犹豫不决等,反义词包括果断决绝、勇往直前等。在使用东趋西步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用错对象、混淆概念、搭配不当和滥用比喻等错误用法。
东挨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挨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用法。该成语形容在行动或寻找中四处碰壁、毫无头绪地四处奔波或摸索的状态。典故源于古代人们四处碰壁、遭遇挫折的描述。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选择和判断,不应该在不加思考的情况下盲目使用。
东扬西荡
东扬西荡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yáng xī dàng。它用来形容人行动轻浮、没有定准,或者做事没有目标、漫无目的地游荡。典故尚不明确,可能源于古代的地理现象或历史事件。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漫无目的、飘忽不定等,反义词则是目标明确、坚定不移等。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需要注意避免在积极或正面的情况下使用这个成语,避免产生误解或冒犯。例如文中所述的东扬西荡的误用情景,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以表达准确的含义。
东驰西撞
文章介绍了成语“东驰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行进或行动毫无目的,随意乱闯,常用于形容事情发生的突然和不可预料,带有一种慌乱、无序的意味。其典故与古代行旅、战争等场景相关。文章还提醒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场合、搭配以及使用对象,避免错误使用。
东磕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磕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四处碰壁、到处遭遇挫折或意外,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行动中遇到各种阻碍和困境。其典故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可以理解为源自于日常生活的经验总结。近义词如颠沛流离、辗转反侧等,反义词如一帆风顺、平步青云等。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错误用法的注意事项。
东捞西摸
“东捞西摸”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到处搜寻或胡乱摸索,常含慌乱无序的意味。它没有明确的典故来源,但可能源于人们无目标地寻找东西时的情景。近义词如漫无目的、盲目摸索等,反义词包括有条不紊、目的明确等。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误用。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以更好地理解其用法。
东奔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奔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等。东奔西撞形容无目的的到处乱闯、乱碰,常用来描述人因迷路、心乱等原因四处奔波。其源于古代人们对生活艰辛、四处奔波的描述。文章还指出了东奔西撞的错误用法,包括使用不当的场合和误用为褒义词。
东奔西跑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奔西跑"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不停地四处奔走或活动,常用来描述人忙碌奔波的状态。其典故可能与古代劳作和生活状态有关,也可能与一些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有关,但确切来源不明确。近义词包括四处奔波、忙忙碌碌等,反义词则是安居乐业、悠闲自在等。本文还给出了多个例句来展示该成语的用法,并强调了其错误用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放虎自卫
“放虎自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àng hǔ zì wèi,意为因过于宽容或疏忽大意可能给自己带来危害。典故来源于古代寓言,表示放走看似无害实则危险的事物,最终可能招致灾难。近义词如“引狼入室”,反义词如“防患未然”。使用这个成语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错误的使用可能使人误解或感到困惑。因此,需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