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捞西摸

东捞西摸

读音

dōng lāo xī mō

含义

  • :方位词,指东方,泛指方向或四处。
  • :用手或工具从水中或其他介质中取物,引申为获取、谋取。
  • 西:方位词,指西方,泛指方向或四处。
  • :用手接触或探索,引申为试探、寻找。

整体含义:形容人四处寻找、试探,或指做事没有明确目标,到处乱碰运气。

典故

  1. 《庄子·列御寇》
    庄子曾讽刺某些人“东捞西摸”,比喻他们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却始终找不到真正的智慧。
  2.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韩非子用“东捞西摸”形容某些官员贪得无厌,四处搜刮民财,最终自食恶果。
  3. 民间故事
    传说古代有个懒汉,不愿踏实劳作,整天东捞西摸,想靠投机取巧发财,结果一事无成。

近义词

  1. 东奔西走:形容四处奔波,忙碌但未必有成效。
  2. 东张西望:形容四处张望,注意力不集中。
  3. 东拼西凑:形容勉强凑合,缺乏系统性。
  4. 东寻西觅:形容四处寻找,但未必有明确目标。

反义词

  1. 有的放矢:形容目标明确,行动精准。
  2. 专心致志:形容注意力集中,心无旁骛。
  3. 按部就班:形容做事有条理,循序渐进。
  4. 稳扎稳打:形容做事踏实,不急于求成。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小明在房间里东捞西摸,想找到丢失的橡皮。
    • 小猫东捞西摸,想抓住那只蝴蝶。
  2. 小学高年级

    • 他东捞西摸,终于从书包里翻出了作业本。
    • 弟弟东捞西摸,想从冰箱里找点零食吃。
  3. 初中

    • 考试前临时抱佛脚,东捞西摸地翻书,效果肯定不好。
    • 他东捞西摸地打听消息,却始终没找到真相。
  4. 高中

    • 创业不能东捞西摸,要有清晰的规划和目标。
    • 他东捞西摸地尝试各种方法,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5. 大学及以上

    • 科研工作不能东捞西摸,必须专注于一个领域深入研究。
    • 他在职场上东捞西摸,始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东奔西跑”

    • ❌ 他东捞西摸地赶去开会。(正确应为“东奔西跑”)
    • ❌ 运动员在赛场上东捞西摸。(正确应为“东奔西跑”)
  2. 误用为“东拼西凑”

    • ❌ 这篇论文东捞西摸,毫无逻辑。(正确应为“东拼西凑”)
    • ❌ 他东捞西摸地借钱,终于凑够了学费。(正确应为“东拼西凑”)
  3. 误用为褒义词

    • ❌ 他东捞西摸,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贬义误用为褒义)
    • ❌ 东捞西摸也是一种探索精神。(错误,应为“勇于尝试”)
  4. 误用为具体动作

    • ❌ 他在河里东捞西摸,抓到了鱼。(正确应为“东摸西抓”)
    • ❌ 小朋友东捞西摸地玩沙子。(正确应为“东挖西刨”)

总结:“东捞西摸”通常带有贬义,形容做事缺乏条理或目标不明确,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东拦西阻

东拦西阻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lán xī zǔ。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多方进行阻挡、阻挠或干扰,使事情无法顺利进行。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百般阻挠、重重阻碍等,反义词则有一路顺风、畅通无阻等。文章还提供了关于东拦西阻的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

东磕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磕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四处碰壁、到处遭遇挫折或意外,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行动中遇到各种阻碍和困境。其典故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可以理解为源自于日常生活的经验总结。近义词如颠沛流离、辗转反侧等,反义词如一帆风顺、平步青云等。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错误用法的注意事项。

东驰西撞

文章介绍了成语“东驰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行进或行动毫无目的,随意乱闯,常用于形容事情发生的突然和不可预料,带有一种慌乱、无序的意味。其典故与古代行旅、战争等场景相关。文章还提醒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场合、搭配以及使用对象,避免错误使用。

掌握东的拼音dōng 了解汉字东的部首笔顺含义及10个常用成语

本文介绍了汉字“东”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详细解析了其作为方位词的含义,包括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等。此外,“东”还有主人、东道主、春天、厕所等含义。同时,“东”也可以作为副词使用,表示向东、东去等方向动作。

东躲西藏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躲西藏”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人为了躲避某种危险或困难而四处奔逃、藏匿的情景。文章详细阐述了其历史背景、使用语境和常见错误用法,并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其实际应用。

东冲西突

东冲西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chōng xī tū。该成语形容行动迅猛,勇往直前,毫无顾忌,常用来形容攻击时力量强大、迅猛无比的态势。其典故与古代战争中军队冲锋陷阵、突袭敌人的战术有关。近义词包括勇往直前、冲锋陷阵等,反义词为畏首畏尾、小心翼翼等。该成语在使用时需注意适用场合和语境,不当使用可能导致语言不准确或不得体。

东冲西决

东冲西决是一个形容水流汹涌、势不可挡的成语,最早出自《淮南子·主术训》。该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事情发展迅速、变化多端,或者形容力量强大、影响深远。其读音为dōng chōng xī jué,其中“决”字读作jué。东冲西决的典故中,常用来形容战争、政治等领域的激烈变化和动荡。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使用场景和语境是否恰当。错误的用法可能会使语句显得夸张或不准确。总的来说,东冲西决这个成语在表达强烈、迅猛的态势时非常生动有力。

东奔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奔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等。东奔西撞形容无目的的到处乱闯、乱碰,常用来描述人因迷路、心乱等原因四处奔波。其源于古代人们对生活艰辛、四处奔波的描述。文章还指出了东奔西撞的错误用法,包括使用不当的场合和误用为褒义词。

东补西凑

东补西凑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dōng bǔ xī còu。该成语意指将一些零碎的东西或资金随意拼凑或补充,形容做事缺乏计划性。典故并不明确,但常用来描述日常生活中因缺乏整体规划而凑合应对问题的情况。其近义词有七拼八凑、杂乱无章等,反义词包括井然有序、统筹兼顾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上下文和语境的搭配,避免滥用或误用。例如,在描述公司资金周转不灵或项目资源拼凑时可以使用。

东冲西撞

东冲西撞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行动没有方向,四处乱闯或乱碰的行为。其拼音为dōng chōng xī zhuàng,常带有慌乱、无序的意味。该词语并没有特定的典故,但常与古代行旅、征战等故事相关联。近义词有漫无目的、乱闯乱碰等,反义词有条不紊、目标明确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为中性词或褒义词,以及在不当场合或语境下使用。具体例句展示了东冲西撞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