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磕西撞:一个形容盲目行动的成语
读音
东磕西撞:dōng kē xī zhuàng
含义
- 东:东方,泛指方向之一。
- 磕:碰撞、碰触。
- 西:西方,泛指另一个方向。
- 撞:冲撞、碰击。
整体含义:形容人行动盲目、四处碰壁,或做事没有明确目标,到处尝试却屡屡受挫。
典故
- 《韩非子·喻老》:
故事讲述一个人盲目赶路,东磕西撞,最终迷失方向。韩非借此比喻治国若缺乏明确方针,国家就会陷入混乱。 - 《后汉书·逸民传》:
记载隐士严光拒绝出仕,批评某些官员“东磕西撞,不知所归”,讽刺他们随波逐流,缺乏主见。
近义词
- 四处碰壁:形容做事处处受阻,难以成功。
- 盲目乱闯:指没有明确目标地行动。
- 左冲右突:形容慌乱中四处冲撞。
- 无头苍蝇:比喻做事毫无章法,乱撞一气。
反义词
- 有条不紊:形容做事有条理,不慌乱。
- 稳扎稳打:指做事稳妥,步步为营。
-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前已有周密计划。
- 循序渐进:指按照步骤逐步推进。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在迷宫里东磕西撞,怎么也找不到出口。
- 小狗第一次来我家,东磕西撞地跑来跑去。
-
小学高年级:
- 他做事没有计划,东磕西撞,结果什么都没做好。
- 探险队在森林里东磕西撞,差点迷路。
-
初中:
- 创业初期,他东磕西撞,走了不少弯路。
- 学习要有目标,不能东磕西撞,否则效率很低。
-
高中及以上:
- 人生不能东磕西撞,否则容易一事无成。
- 他在职场上东磕西撞,最终决定重新规划职业方向。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东奔西跑”:
- ❌ 他东磕西撞地赶去开会。(正确应为“东奔西跑”)
- ✅ 他东磕西撞地尝试各种方法,却始终失败。
-
误用为“东张西望”:
- ❌ 小偷东磕西撞地观察四周。(正确应为“东张西望”)
- ✅ 小偷在黑暗中东磕西撞,碰倒了不少东西。
-
误用为褒义:
- ❌ 他东磕西撞,终于找到了宝藏。(“东磕西撞”含贬义,应改为“历经波折”)
- ✅ 他东磕西撞,浪费了很多时间。
总结:“东磕西撞”强调盲目行动导致失败,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感情色彩。
你可能感兴趣
东驰西撞
文章介绍了成语“东驰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行进或行动毫无目的,随意乱闯,常用于形容事情发生的突然和不可预料,带有一种慌乱、无序的意味。其典故与古代行旅、战争等场景相关。文章还提醒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场合、搭配以及使用对象,避免错误使用。
东挨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挨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用法。该成语形容在行动或寻找中四处碰壁、毫无头绪地四处奔波或摸索的状态。典故源于古代人们四处碰壁、遭遇挫折的描述。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选择和判断,不应该在不加思考的情况下盲目使用。
东穿西撞
“东穿西撞”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描述行动或情况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可能源于对日常生活中无目的行动的描述。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漫无目的、盲目乱闯和毫无头绪等,反义词则包括有条不紊、目的明确和井然有序等。该成语可用于描述寻找丢失物品、迷路寻找出口等情景。但在正式场合或正式文体中应谨慎使用,避免用于描述有目的的行动或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您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
东奔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奔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等。东奔西撞形容无目的的到处乱闯、乱碰,常用来描述人因迷路、心乱等原因四处奔波。其源于古代人们对生活艰辛、四处奔波的描述。文章还指出了东奔西撞的错误用法,包括使用不当的场合和误用为褒义词。
东冲西撞
东冲西撞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行动没有方向,四处乱闯或乱碰的行为。其拼音为dōng chōng xī zhuàng,常带有慌乱、无序的意味。该词语并没有特定的典故,但常与古代行旅、征战等故事相关联。近义词有漫无目的、乱闯乱碰等,反义词有条不紊、目标明确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为中性词或褒义词,以及在不当场合或语境下使用。具体例句展示了东冲西撞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东躲西跑
“东躲西跑”是一个成语,发音为dōng duǒ xī pǎo,用于形容人因恐惧、慌张等原因四处逃散、躲避的情景。该成语源于文学作品和民间口语,表达了频繁更换藏身之处或四处奔逃的含义。其典故和出处较多,常见的是出自《水浒传》。同时介绍该成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及其在不同场景下的例句。但在运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当场合使用、用词不当、与其他词语混用以及滥用等。
暗室求物
暗室求物是一个成语,指在黑暗的屋子里寻找物品,形容在困难或复杂的情况下寻找需要的东西。该成语强调了在困难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答案的决心和毅力。典故可能源于古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暗室求物的近义词包括寻踪觅迹、探索寻求等,反义词则为坐视不理、束手无策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误用为形容轻松找到某物、用于非寻找类情境或与其他词语混淆使用。以上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随声吠影是什么意思
随声吠影的读音随声吠影的读音为:suí shēng fèi yǐng。随声吠影的含义“随声吠影”是一个成语,原意是狗听到声音就会叫,并且会随着声音的方向去寻找,如果看到影子也会叫。这个成语现在用来形容没有主见,盲目跟从别人,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随声吠影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出自《左传·昭公十三年》。当时晋国的乐师师旷演奏了一首乐曲,乐曲中描绘了犬的形态和行为,而一些狗在听到音乐后也表现出随声吠影的行为。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现象形成了“随声吠影”这个成语。此外,也有说法认为这个成语来自于古代的谚语或者民间传说,但具体出处已经无从考证。随声吠影的近义词随波逐流:指没有自己的方
瞎子摸鱼是什么意思
瞎子摸鱼的读音拼音:xiā zi mō yú注音:ㄒㄧㄚ ㄗ ㄇㄛ ㄩˊ发音时请注意每个字的音调和声母、韵母的准确性。瞎子摸鱼的含义“瞎子摸鱼”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一个看不见的盲人在黑暗中摸索着抓鱼。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做事没有明确的目标或方向,或者由于信息不足或条件不充分而盲目行动。它也常用来形容在困难或不确定的情境中,试图摸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找到机会。瞎子摸鱼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源于古代对盲人生活的描述。在古代,由于社会条件和资源的限制,盲人常常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他们可能在摸索生活中寻找生存的机会,其中就包括摸鱼这样的行为。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使
东瞧西望
文章介绍了成语“东瞧西望”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表示到处张望,形容心神不定或到处看的情景。其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可能是源于日常生活用语。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在正式场合或严肃语境中的不适用性以及错误搭配使用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