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冲西撞:一个形容盲目行动的成语
读音
东冲西撞(dōng chōng xī zhuàng)
含义
- 东:东方,泛指方向之一。
- 冲:冲击,快速向前。
- 西:西方,泛指方向之一。
- 撞:碰撞,无目的地碰触。
整体含义:形容人行动盲目、四处乱闯,没有明确目标或方向。
典故
- 《水浒传》:
在《水浒传》中,李逵性格鲁莽,常常“东冲西撞”,不顾后果地行事,最终导致许多冲突。 - 《三国演义》:
张飞在长坂坡一战中,因愤怒而“东冲西撞”,单枪匹马冲入敌阵,虽勇猛但缺乏策略。 - 民间故事:
传说古代有个莽夫,做事不思考,总是“东冲西撞”,最终撞得头破血流,被人嘲笑。
近义词
- 横冲直撞:形容毫无顾忌地乱冲乱撞。
- 盲目乱闯:没有目标地四处行动。
- 鲁莽行事: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
- 左冲右突:形容在困境中胡乱挣扎。
反义词
- 有条不紊:做事有次序,不慌乱。
- 深思熟虑:行动前仔细思考,不冲动。
- 稳扎稳打:做事稳妥,不冒进。
- 循序渐进:按照步骤逐步推进。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在操场上东冲西撞,差点撞到其他同学。(动作描写)
- 小狗被鞭炮吓到,东冲西撞地跑开了。(动物行为)
-
小学高年级:
- 他做事总是东冲西撞,从不考虑后果。(批评鲁莽)
- 迷路的小鸟在房间里东冲西撞,找不到出口。(比喻困境)
-
初中:
- 没有计划的学习就像东冲西撞,效率很低。(学习方法)
- 他在职场上东冲西撞,得罪了不少人。(社会行为)
-
高中及以上:
- 人生不能东冲西撞,要有明确的目标。(哲理思考)
- 这家公司战略混乱,东冲西撞,最终破产。(商业分析)
错误用法
-
形容有计划的行动:
- ❌ 他东冲西撞地完成了项目。(错误,应为“有条不紊”)
-
形容缓慢移动:
- ❌ 老牛东冲西撞地耕田。(错误,应为“慢悠悠”)
-
形容精准打击:
- ❌ 狙击手东冲西撞地命中目标。(错误,应为“精准射击”)
-
形容优雅动作:
- ❌ 舞者东冲西撞地旋转。(错误,应为“轻盈灵动”)
总结:“东冲西撞”多用于贬义,形容鲁莽、无目标的行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东冲西突
东冲西突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chōng xī tū。该成语形容行动迅猛,勇往直前,毫无顾忌,常用来形容攻击时力量强大、迅猛无比的态势。其典故与古代战争中军队冲锋陷阵、突袭敌人的战术有关。近义词包括勇往直前、冲锋陷阵等,反义词为畏首畏尾、小心翼翼等。该成语在使用时需注意适用场合和语境,不当使用可能导致语言不准确或不得体。
东冲西决
东冲西决是一个形容水流汹涌、势不可挡的成语,最早出自《淮南子·主术训》。该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事情发展迅速、变化多端,或者形容力量强大、影响深远。其读音为dōng chōng xī jué,其中“决”字读作jué。东冲西决的典故中,常用来形容战争、政治等领域的激烈变化和动荡。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其使用场景和语境是否恰当。错误的用法可能会使语句显得夸张或不准确。总的来说,东冲西决这个成语在表达强烈、迅猛的态势时非常生动有力。
东奔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奔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等。东奔西撞形容无目的的到处乱闯、乱碰,常用来描述人因迷路、心乱等原因四处奔波。其源于古代人们对生活艰辛、四处奔波的描述。文章还指出了东奔西撞的错误用法,包括使用不当的场合和误用为褒义词。
瞽言妄举
本文介绍了词语“瞽言妄举”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瞽言妄举指盲目轻率地进言和行动,形容说话做事不经过深思熟虑,轻率鲁莽。其典故源自古代文献,表示缺乏知识和经验导致的盲目决策和行动。近义词如轻举妄动、草率行事等,反义词如慎重其事、深思熟虑等。使用瞽言妄举时需避免盲目进言和行动,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判断和选择合适的词语表达。错误用法主要体现在没有充分了解和考虑的情况下盲目进言或采取行动,以及与其他贬义成语混用等。
横冲直闯
横冲直闯是一个形容词短语,形容行动勇猛无畏、毫不顾忌地向前冲去,有时带有贬义色彩。它源于对勇猛无畏场景的描述,逐渐形成了这一成语。近义词包括勇往直前、横行霸道等。反义词为小心翼翼、慎重其事等。使用横冲直闯时要注意场合,避免滥用和与其他词语混淆使用。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的行为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为横冲直闯,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胆大心粗
“胆大心粗”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ǎn dà xīn cū。它用来形容人虽然具有勇气和胆量,但在做事时容易疏忽大意,不够细心。该成语源自古代,形容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其近义词包括粗心大意、大胆妄为等,反义词为小心谨慎、精细周到等。使用时应避免在需要高度细心和专注的场合误用,以及在描述事情时将“胆大”与“心粗”割裂看待。在工作中,既要追求勇气,也要注重细节和规划,避免心粗气浮。
东驰西撞
文章介绍了成语“东驰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行进或行动毫无目的,随意乱闯,常用于形容事情发生的突然和不可预料,带有一种慌乱、无序的意味。其典故与古代行旅、战争等场景相关。文章还提醒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场合、搭配以及使用对象,避免错误使用。
不知利害
“不知利害”是一个成语,拼音为bù zhī lì hài,用来形容人缺乏对于事情的利害关系认识或理解。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人们的社交经验,形容那些因缺乏对事情利害的认识而做出不明智决策的人。其近义词包括懵懂无知、盲目从众、糊涂和轻率等。反义词包括明察秋毫、精明能干、审时度势和精明强干等。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词不当、滥用场合和生搬硬套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描述那些因缺乏认识而做出不明智决策的情况。
东挨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挨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用法。该成语形容在行动或寻找中四处碰壁、毫无头绪地四处奔波或摸索的状态。典故源于古代人们四处碰壁、遭遇挫折的描述。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选择和判断,不应该在不加思考的情况下盲目使用。
胆大心雄
胆大心雄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ǎn dà xīn xióng。这个成语形容人胆量巨大,心思雄壮,有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内心充满雄心壮志。它源于对勇敢且有远大志向的人的赞美。近义词包括胆识过人、英勇无畏等。反义词为胆小如鼠、畏首畏尾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用词不当、张冠李戴、不分场合以及滥用误用等错误用法。文章中有多个例句展示了胆大心雄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