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奔西撞
读音
dōng bēn xī zhuàng
含义
- 东:东方,泛指方向之一。
- 奔:奔跑,快速移动。
- 西:西方,泛指方向之一。
- 撞:碰撞,无目标地碰触或冲击。
整体含义:形容人四处乱跑、盲目行动,没有明确目标或方向,也比喻做事缺乏条理,慌乱无序。
典故
- 《水浒传》:
在《水浒传》中,李逵性格鲁莽,常常“东奔西撞”,比如他在江州劫法场时,挥舞双斧,毫无章法地冲杀,表现出典型的“东奔西撞”行为。 - 《西游记》: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因被天兵天将围剿,一时慌乱,“东奔西撞”,试图突围,展现了这一成语的生动场景。 - 民间故事:
传说古时有个商人,因迷路在森林中“东奔西撞”,最终靠冷静思考才找到出路,告诫人们遇事不可慌乱。
近义词
- 横冲直撞:形容毫无顾忌地乱冲乱闯。
- 慌不择路:因惊慌而失去方向感,胡乱行动。
- 盲目乱窜:没有目标地四处跑动。
-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
反义词
- 有条不紊:做事有条理,丝毫不乱。
- 从容不迫:镇定自若,不慌不忙。
- 稳扎稳打:做事稳妥,步步为营。
- 目标明确:行动有清晰的方向和计划。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在操场上东奔西撞,差点撞到其他小朋友。
- 小狗被鞭炮声吓到,东奔西撞地跑回了家。
-
小学高年级:
- 考试时,他因为没复习好,东奔西撞地翻书找答案。
- 迷路的小鸟在房间里东奔西撞,最后从窗户飞了出去。
-
初中:
- 敌军被我方伏击后,士兵们东奔西撞,溃不成军。
- 他在陌生的城市里东奔西撞,终于找到了那家老字号店铺。
-
高中:
- 创业初期,他东奔西撞地尝试各种项目,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
-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她不再东奔西撞,而是冷静思考对策。
-
大学及以上:
- 在科研探索中,盲目东奔西撞不如系统性地研究问题。
- 人生路上,与其东奔西撞,不如先明确目标再行动。
错误用法
-
形容有计划的行为:
- ❌ 他东奔西撞地完成了项目。(错误,因为“东奔西撞”强调无序,不能用于有计划的行动。)
- ✅ 他东奔西撞地找了一整天,还是没找到钥匙。(正确,强调慌乱无目标。)
-
用于褒义语境:
- ❌ 他东奔西撞,终于成功创业。(错误,成语本身带贬义,不能用于褒义。)
- ✅ 他东奔西撞,浪费了很多时间。(正确,符合成语的贬义色彩。)
-
形容静态事物:
- ❌ 这本书的内容东奔西撞。(错误,成语用于形容动态行为,不能描述静态事物。)
- ✅ 他在图书馆里东奔西撞地找资料。(正确,强调动作的慌乱。)
-
用于动物以外的自然现象:
- ❌ 台风东奔西撞地袭击了沿海城市。(错误,成语一般用于人或动物,不适用于自然现象。)
- ✅ 受惊的马群东奔西撞,冲散了人群。(正确,用于动物行为。)
-
与“有条理”混用:
- ❌ 他做事东奔西撞,但效率很高。(矛盾,成语本身表示低效混乱。)
- ✅ 他做事东奔西撞,浪费了很多时间。(正确,符合成语含义。)
你可能感兴趣
东捞西摸
“东捞西摸”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到处搜寻或胡乱摸索,常含慌乱无序的意味。它没有明确的典故来源,但可能源于人们无目标地寻找东西时的情景。近义词如漫无目的、盲目摸索等,反义词包括有条不紊、目的明确等。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误用。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以更好地理解其用法。
东冲西撞
东冲西撞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行动没有方向,四处乱闯或乱碰的行为。其拼音为dōng chōng xī zhuàng,常带有慌乱、无序的意味。该词语并没有特定的典故,但常与古代行旅、征战等故事相关联。近义词有漫无目的、乱闯乱碰等,反义词有条不紊、目标明确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误用为中性词或褒义词,以及在不当场合或语境下使用。具体例句展示了东冲西撞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东砍西斫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砍西斫”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同时给出了多个例句。该成语形容到处乱砍乱劈,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通常用来形容人做事没有计划、没有条理或情绪激动、急躁不安。文章还探讨了东砍西斫的错误用法场景,如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盲目行为。通过本文,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成语。
捉襟露肘是什么意思
捉襟露肘的读音捉襟露肘的读音为:zhuō jīn lù zhǒu。捉襟露肘的含义“捉襟露肘”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处境窘迫,衣衫不整,或是手忙脚乱,无法应对的局面。具体来说,“捉襟”指的是拉衣襟,“露肘”则是露出了胳膊肘。整个成语的含义就是形容一个人在紧张或困难的情况下,连整理自己的衣着都顾不上,表现出一种慌乱或窘迫的状态。捉襟露肘的典故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庄子·列御寇》。据传,古代有一个名叫列御寇的人,他非常贫穷,生活困顿。有一天,他在路上行走时,突然遇到了一只凶猛的老虎。列御寇十分惊慌,忙乱中连自己的衣襟都没法整理好,露出了胳膊肘。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人在困境中手忙脚乱、无法应对的局面
东挨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挨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用法。该成语形容在行动或寻找中四处碰壁、毫无头绪地四处奔波或摸索的状态。典故源于古代人们四处碰壁、遭遇挫折的描述。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选择和判断,不应该在不加思考的情况下盲目使用。
发凡起例
本文介绍了成语“发凡起例”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以及使用注意事项。该成语强调在开始阶段就要有明确的思路和方向,为后续工作或例证提供指导和依据。通过明确发凡起例的重要性,本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膝痒搔背是什么意思
膝痒搔背的读音膝痒搔背的读音为:xī yǎng sāo bèi,其中xī为第一声,yǎng为第三声,sāo为第一声,bèi为第四声。膝痒搔背的含义膝痒搔背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当自己的膝盖发痒时,却去搔背,形容做事不得法,方法错误或方向不对。它用来比喻做事方法不正确,反而做了一些不相关或者不恰当的事情。膝痒搔背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非常愚笨的人,他的膝盖发痒,却误以为是因为背部的缘故,于是他就去搔背。结果不仅没有止痒,反而更加难受。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申为“膝痒搔背”,用来形容做事方法不对,反而适得其反。膝痒搔背的近义词不得要领弄巧成拙适得其反缘木求鱼以上成语均
歧路亡羊是什么意思
“歧路亡羊”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在人生或学术、事业道路上因选择过多或路径复杂而迷失方向,陷入困境。其典故源于《列子·说符篇》。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该篇,后被历代文人引用。近义词包括迷途知返、彷徨失措、徘徊不前、迷失方向等。反义词为明确目标、果断决策、坚定信念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用法,避免错误使用。该成语通过描述因选择过多而导致的困境,提醒人们在面对众多选择时需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目标和方向,避免走上歧路亡羊的境地。
有的放矢是什么意思
有的放矢的读音标注拼音:yǒu de fàng shǐ有的放矢的含义“有的放矢”是一个成语,原意是形容射箭时箭矢准确,能够射中目标。后来引申为做事有目的、有计划,能够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该成语强调在行动之前要明确目标,避免盲目行动,强调行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的放矢的典故“有的放矢”这个成语出自《论语·为政》中的一句话:“君子之行也,善则善矣,不善则改之,未有不善而能善者也。故曰:射有法焉,无非法焉;矢有常也,无常矢焉。君子之善,有诸己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做事要有的放矢,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人们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能够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
俯仰随人
俯仰随人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ǔ yǎng suí rén,指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主见,总是随着别人的意愿或行动而行动。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儒家思想,强调个人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想、行为和人格。俯仰随人的含义是形容一个人缺乏自主性,容易受到他人影响和左右。其近义词包括随波逐流、唯命是从、随声附和等,反义词为自主自立、独立自主、坚定不移等。文章还提到了俯仰随人的错误用法示例。通过这个摘要,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