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奔西撞
读音
dōng bēn xī zhuàng
含义
- 东:东方,泛指方向之一。
- 奔:奔跑,快速移动。
- 西:西方,泛指方向之一。
- 撞:碰撞,无目标地碰触或冲击。
整体含义:形容人四处乱跑、盲目行动,没有明确目标或方向,也比喻做事缺乏条理,慌乱无序。
典故
- 《水浒传》:
在《水浒传》中,李逵性格鲁莽,常常“东奔西撞”,比如他在江州劫法场时,挥舞双斧,毫无章法地冲杀,表现出典型的“东奔西撞”行为。 - 《西游记》: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因被天兵天将围剿,一时慌乱,“东奔西撞”,试图突围,展现了这一成语的生动场景。 - 民间故事:
传说古时有个商人,因迷路在森林中“东奔西撞”,最终靠冷静思考才找到出路,告诫人们遇事不可慌乱。
近义词
- 横冲直撞:形容毫无顾忌地乱冲乱闯。
- 慌不择路:因惊慌而失去方向感,胡乱行动。
- 盲目乱窜:没有目标地四处跑动。
- 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
反义词
- 有条不紊:做事有条理,丝毫不乱。
- 从容不迫:镇定自若,不慌不忙。
- 稳扎稳打:做事稳妥,步步为营。
- 目标明确:行动有清晰的方向和计划。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小明在操场上东奔西撞,差点撞到其他小朋友。
- 小狗被鞭炮声吓到,东奔西撞地跑回了家。
-
小学高年级:
- 考试时,他因为没复习好,东奔西撞地翻书找答案。
- 迷路的小鸟在房间里东奔西撞,最后从窗户飞了出去。
-
初中:
- 敌军被我方伏击后,士兵们东奔西撞,溃不成军。
- 他在陌生的城市里东奔西撞,终于找到了那家老字号店铺。
-
高中:
- 创业初期,他东奔西撞地尝试各种项目,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
-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她不再东奔西撞,而是冷静思考对策。
-
大学及以上:
- 在科研探索中,盲目东奔西撞不如系统性地研究问题。
- 人生路上,与其东奔西撞,不如先明确目标再行动。
错误用法
-
形容有计划的行为:
- ❌ 他东奔西撞地完成了项目。(错误,因为“东奔西撞”强调无序,不能用于有计划的行动。)
- ✅ 他东奔西撞地找了一整天,还是没找到钥匙。(正确,强调慌乱无目标。)
-
用于褒义语境:
- ❌ 他东奔西撞,终于成功创业。(错误,成语本身带贬义,不能用于褒义。)
- ✅ 他东奔西撞,浪费了很多时间。(正确,符合成语的贬义色彩。)
-
形容静态事物:
- ❌ 这本书的内容东奔西撞。(错误,成语用于形容动态行为,不能描述静态事物。)
- ✅ 他在图书馆里东奔西撞地找资料。(正确,强调动作的慌乱。)
-
用于动物以外的自然现象:
- ❌ 台风东奔西撞地袭击了沿海城市。(错误,成语一般用于人或动物,不适用于自然现象。)
- ✅ 受惊的马群东奔西撞,冲散了人群。(正确,用于动物行为。)
-
与“有条理”混用:
- ❌ 他做事东奔西撞,但效率很高。(矛盾,成语本身表示低效混乱。)
- ✅ 他做事东奔西撞,浪费了很多时间。(正确,符合成语含义。)
你可能感兴趣
东碰西撞
本文介绍了词语“东碰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东碰西撞形容行动鲁莽,没有目标,到处乱闯乱碰。其来源没有明确的典故,而是源于日常生活的形象描述。本文还列举了一些与东碰西撞含义相近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多个例句。最后,本文强调了在使用东碰西撞时需要注意避免的错误用法,以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狼奔豕突
本文介绍了成语“狼奔豕突”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一群动物或人在行动时的慌乱状态,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详细解释了狼奔豕突的含义和用法,并指出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语法规则,避免误用。
东磕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磕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四处碰壁、到处遭遇挫折或意外,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行动中遇到各种阻碍和困境。其典故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可以理解为源自于日常生活的经验总结。近义词如颠沛流离、辗转反侧等,反义词如一帆风顺、平步青云等。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错误用法的注意事项。
东穿西撞
“东穿西撞”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描述行动或情况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可能源于对日常生活中无目的行动的描述。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漫无目的、盲目乱闯和毫无头绪等,反义词则包括有条不紊、目的明确和井然有序等。该成语可用于描述寻找丢失物品、迷路寻找出口等情景。但在正式场合或正式文体中应谨慎使用,避免用于描述有目的的行动或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您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
捉襟露肘是什么意思
捉襟露肘的读音捉襟露肘的读音为:zhuō jīn lù zhǒu。捉襟露肘的含义“捉襟露肘”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处境窘迫,衣衫不整,或是手忙脚乱,无法应对的局面。具体来说,“捉襟”指的是拉衣襟,“露肘”则是露出了胳膊肘。整个成语的含义就是形容一个人在紧张或困难的情况下,连整理自己的衣着都顾不上,表现出一种慌乱或窘迫的状态。捉襟露肘的典故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庄子·列御寇》。据传,古代有一个名叫列御寇的人,他非常贫穷,生活困顿。有一天,他在路上行走时,突然遇到了一只凶猛的老虎。列御寇十分惊慌,忙乱中连自己的衣襟都没法整理好,露出了胳膊肘。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人在困境中手忙脚乱、无法应对的局面
东走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走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人行动没有方向,四处乱闯,通常用于描述人在迷茫、不知所措的情况下漫无目的地四处奔走或乱撞。使用时要根据语境和感情色彩恰当运用,避免造成语言上的不恰当或不得体。
东趋西步
东趋西步是一个成语,拼音为dōng qū xī bù。它形容人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或心神不定的状态。该成语可能源自古代人们对人们行走习惯的观察和总结,没有确凿的出处。它的近义词包括徘徊不前、犹豫不决等,反义词包括果断决绝、勇往直前等。在使用东趋西步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用错对象、混淆概念、搭配不当和滥用比喻等错误用法。
东挨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挨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用法。该成语形容在行动或寻找中四处碰壁、毫无头绪地四处奔波或摸索的状态。典故源于古代人们四处碰壁、遭遇挫折的描述。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选择和判断,不应该在不加思考的情况下盲目使用。
仿徨失措
文章摘要如下:仿徨失措是一种描述人在面对某种情况时,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其读音、含义及典故均已详细阐述。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仿徨失措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其用法。同时,文章也指出了仿徨失措的错误用法示例,如误用为表示一般迷茫或不知所措的语气词、滥用其描述非心理状态情境以及在句子中使用不当语境或搭配等。正确用法应是描述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的心理状态。
膝痒搔背是什么意思
膝痒搔背的读音膝痒搔背的读音为:xī yǎng sāo bèi,其中xī为第一声,yǎng为第三声,sāo为第一声,bèi为第四声。膝痒搔背的含义膝痒搔背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当自己的膝盖发痒时,却去搔背,形容做事不得法,方法错误或方向不对。它用来比喻做事方法不正确,反而做了一些不相关或者不恰当的事情。膝痒搔背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非常愚笨的人,他的膝盖发痒,却误以为是因为背部的缘故,于是他就去搔背。结果不仅没有止痒,反而更加难受。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申为“膝痒搔背”,用来形容做事方法不对,反而适得其反。膝痒搔背的近义词不得要领弄巧成拙适得其反缘木求鱼以上成语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