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央西告
读音
dōng yāng xī gào
含义
“东央西告”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由四个字组成:
- 东:指东方,泛指四处奔走的方向。
- 央:央求、恳求。
- 西:指西方,与“东”相对,表示四处奔波。
- 告:请求、求助。
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四处奔走,向人求助,形容人在困境中急切地寻求帮助,甚至不惜到处求人。
典故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栾盈因政治斗争失败,被迫逃亡。他四处奔走,向各国诸侯求助,希望能得到支持。这一行为被后人形容为“东央西告”。 - 《史记·魏公子列传》:
战国时期,魏国公子信陵君因得罪权贵,被迫流亡。他走遍各国,向诸侯求援,最终在赵国得到庇护。这一典故也常被用来形容“东央西告”的行为。 - 民间故事:
古代有一位商人因生意失败,债台高筑,不得不四处求人借钱。他东奔西走,低声下气地央求亲友,最终仍未能摆脱困境。这个故事也体现了“东央西告”的无奈和辛酸。
近义词
- 四处求告:形容到处寻求帮助。
- 奔走呼号:形容急切地寻求援助,甚至大声疾呼。
- 求爷爷告奶奶:口语化表达,形容低声下气地到处求人。
- 投亲靠友:指在困境中投靠亲友寻求帮助。
反义词
- 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不依赖他人。
- 独当一面:形容能力强,不需要他人帮助。
- 自给自足:指不依赖外界,自己满足需求。
- 泰然自若:形容镇定自若,不慌不忙,不急于求助。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小明弄丢了作业本,急得东央西告,问遍了全班同学。
- 小狗找不到主人,东央西告地四处乱跑。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他考试不及格,怕被父母责骂,东央西告地求同学帮忙隐瞒。
- 小红的自行车坏了,她东央西告地找人帮忙修理。
-
初中:
- 家里经济困难,父亲东央西告地借钱供我上学。
- 球队缺少队员,队长东央西告地拉人加入。
-
高中:
- 创业失败后,他东央西告地寻求投资人的支持。
- 为了完成课题研究,他东央西告地请教各路专家。
-
大学及以上:
- 公司面临破产,老板东央西告地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 他因学术造假被曝光,东央西告地求人帮忙澄清。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东奔西跑”:
- ❌ 他为了锻炼身体,每天东央西告地跑步。(正确应为“东奔西跑”)
- ❌ 快递员东央西告地送快递。(正确应为“东奔西走”)
-
误用为“东拉西扯”:
- ❌ 他说话东央西告,没有重点。(正确应为“东拉西扯”)
-
误用为“东张西望”:
- ❌ 考试时,他东央西告地偷看别人的答案。(正确应为“东张西望”)
-
误用为褒义:
- ❌ 他东央西告地筹集资金,最终成功创业。(成语本身带有贬义或无奈色彩,不宜用于褒义场景)
“东央西告”通常带有一定的消极色彩,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滥用。
你可能感兴趣
东躲西跑
“东躲西跑”是一个成语,发音为dōng duǒ xī pǎo,用于形容人因恐惧、慌张等原因四处逃散、躲避的情景。该成语源于文学作品和民间口语,表达了频繁更换藏身之处或四处奔逃的含义。其典故和出处较多,常见的是出自《水浒传》。同时介绍该成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及其在不同场景下的例句。但在运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当场合使用、用词不当、与其他词语混用以及滥用等。
道尽途穷
道尽途穷是一个成语,拼音为dào jìn tú qióng。它形容已经走到了尽头,没有其他的办法或途径可走,比喻人在困境中或某种情况已经发展到了最糟糕的地步。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文献中关于人生道路的描述。道尽途穷的近义词有穷途末路、山穷水尽等,反义词有柳暗花明、前途无量等。使用道尽途穷时需要注意其正确用法,避免错误地用于形容物质财富的匮乏或一般性困难。该成语强调了困境的严重性和无路可走的含义。
东捞西摸
“东捞西摸”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到处搜寻或胡乱摸索,常含慌乱无序的意味。它没有明确的典故来源,但可能源于人们无目标地寻找东西时的情景。近义词如漫无目的、盲目摸索等,反义词包括有条不紊、目的明确等。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误用。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以更好地理解其用法。
东驰西撞
文章介绍了成语“东驰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行进或行动毫无目的,随意乱闯,常用于形容事情发生的突然和不可预料,带有一种慌乱、无序的意味。其典故与古代行旅、战争等场景相关。文章还提醒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场合、搭配以及使用对象,避免错误使用。
东投西窜
本文介绍了词语“东投西窜”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与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东投西窜指没有固定方向地乱跑,形容行动没有目的或方向。其典故源于古代人们对四处奔波、漂泊生活的描述。近义词包括漫无目的、颠沛流离等,反义词则为安居乐业、稳扎稳打等。使用东投西窜时需注意其含义和语境,避免误用。
东磕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磕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四处碰壁、到处遭遇挫折或意外,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行动中遇到各种阻碍和困境。其典故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可以理解为源自于日常生活的经验总结。近义词如颠沛流离、辗转反侧等,反义词如一帆风顺、平步青云等。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错误用法的注意事项。
东飘西荡
文章介绍了“东飘西荡”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或物四处飘荡、没有固定方向或位置的状态,常用来形容人心情不定、无所适从。文章详细阐述了其用法,并指出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不当使用场合、乱用词语搭配、滥用比喻以及与其他近义词混淆等错误用法。
东西南北人
“东西南北人”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经历丰富,能适应各种环境和情况。成语的读音和含义均有详细解释,且没有特定的典故出处,可能是由“四通八达”的意思演变而来。该成语常用来形容阅历丰富的人,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环境和情况。其近义词包括“四面八方人”、“见多识广”、“博闻强识”等。反义词为“孤陋寡闻”、“见识浅薄”等。在使用时需根据上下文和语境合适性使用,避免误用或滥用。
东躲西藏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躲西藏”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人为了躲避某种危险或困难而四处奔逃、藏匿的情景。文章详细阐述了其历史背景、使用语境和常见错误用法,并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其实际应用。
求亲告友是什么意思
“求亲告友”是一个成语,发音为qiú-qīn-gào-yǒu,意指向亲戚朋友请求帮助或寻求支持。这个成语由“求”、“亲”、“告”、“友”四个字组成,其中“求”表示请求,“亲”指亲戚,“告”表示告诉或求助,“友”指朋友。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向亲人、朋友寻求帮助或支持。虽然典故并不明确,但在古代社会,互相帮助是常见的现象。其近义词有求助亲友、乞求援手等,反义词有孤立无援、自力更生等。使用此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对象,不能用于贬低他人或表示自己高人一等的场合,也不能滥用。以上是对“求亲告友”的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