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砍西斫:一个形容胡乱砍伐的成语
读音
东砍西斫(dōng kǎn xī zhuó)
含义
- 东:方位词,指东方,泛指方向。
- 砍:用刀斧等劈、斩。
- 西:方位词,指西方,泛指方向。
- 斫(zhuó):用刀斧砍、劈。
整体含义:形容胡乱砍伐,没有章法地东劈西砍,比喻做事缺乏条理或目标不明确,随意而为。
典故
- 《庄子·徐无鬼》:
庄子在描述匠人工作时提到“匠石运斤成风”,而与之相对的是“东砍西斫”,形容技艺不精的人胡乱砍伐,无法精准操作。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讲述一个木匠因急躁而胡乱砍削木材,导致成品粗糙不堪,被批评为“东砍西斫,不成器用”。 - 民间故事:
古代有个樵夫,砍柴时心不在焉,东砍一刀西劈一下,结果柴火散乱,效率极低,被人嘲笑“东砍西斫,徒劳无功”。
近义词
- 杂乱无章:形容做事没有条理,混乱无序。
- 胡劈乱砍:比喻做事毫无章法,随意而为。
-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形容行动缺乏计划,零散不连贯。
- 粗制滥造:指做事不精细,敷衍了事。
反义词
- 有条不紊:形容做事有条理,丝毫不乱。
- 精雕细琢:比喻做事细致认真,追求完美。
- 循序渐进:指按照步骤逐步推进,不急于求成。
- 稳扎稳打:形容做事踏实,步步为营。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写字时东砍西斫,作业本上到处都是涂改的痕迹。
- 弟弟画画时东砍西斫,整张纸都被涂得乱七八糟。
-
小学高年级:
- 这篇作文东砍西斫,没有中心思想,读起来很混乱。
- 他做手工时东砍西斫,最后做出来的模型歪歪扭扭的。
-
初中:
- 他解题时东砍西斫,没有清晰的思路,导致答案错误百出。
- 演讲时东砍西斫,听众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
高中:
- 写论文不能东砍西斫,必须逻辑清晰、论证严密。
- 他管理团队时东砍西斫,导致项目进度严重滞后。
-
大学及以上:
- 学术研究切忌东砍西斫,必须系统性地深入探讨。
- 他的商业计划东砍西斫,缺乏可行性分析,最终失败。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东奔西走”:
- ❌ 他为了找工作东砍西斫,跑了很多公司。(正确应为“东奔西走”)
-
误用为“东张西望”:
- ❌ 考试时他东砍西斫,被老师警告。(正确应为“东张西望”)
-
误用为形容速度快:
- ❌ 他打字东砍西斫,一会儿就写完了。(正确应为“飞快”或“迅速”)
-
误用为形容勤奋:
- ❌ 他学习东砍西斫,每天都熬夜。(正确应为“废寝忘食”)
总结:“东砍西斫”强调做事缺乏条理、随意而为,不能用于形容奔波、张望或速度快等场景。正确使用该成语,能让表达更生动准确!
你可能感兴趣
东差西误
本文主要介绍了“东差西误”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做事马虎不认真,常出差错,导致事情无法顺利进行。其近义词包括粗心大意、马马虎虎等,反义词则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等。文章还给出了一些例句来展示该成语的用法。需要注意的是,该成语在运用时要避免不当使用场合、滥用或误用,以及与其他成语混淆。
东挦西扯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挦西扯”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做事没有条理、杂乱无章,或说话东拉西扯、没有重点。文章还解释了该成语的出处,并通过具体例子加以说明。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成语只适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或言语,不能用于描述非人的事物或行为。本文详细解释了成语“东挦西扯”的读音、含义、用法及典故,通过丰富的例句展示了其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并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该成语。
东捞西摸
“东捞西摸”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到处搜寻或胡乱摸索,常含慌乱无序的意味。它没有明确的典故来源,但可能源于人们无目标地寻找东西时的情景。近义词如漫无目的、盲目摸索等,反义词包括有条不紊、目的明确等。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场合和语境,避免误用。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以更好地理解其用法。
东趋西步
东趋西步是一个成语,拼音为dōng qū xī bù。它形容人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或心神不定的状态。该成语可能源自古代人们对人们行走习惯的观察和总结,没有确凿的出处。它的近义词包括徘徊不前、犹豫不决等,反义词包括果断决绝、勇往直前等。在使用东趋西步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滥用、用错对象、混淆概念、搭配不当和滥用比喻等错误用法。
东横西倒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横西倒”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与反义词。该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或人处于混乱、不协调的状态。文章详细解释了其含义,并列举了使用不当的场景。同时,提供了关于该成语的句子列表以辅助理解。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乱弹琴是什么意思
“乱弹琴”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言行混乱无序、胡乱行动或说话。其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与古代琴师胡乱弹奏有关。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胡闹、瞎搞等。使用场景需注意,不可在严肃场合轻率使用,也不可误用于艺术表演中的创新和自由发挥。日常交流中要分场合和语境,避免不恰当的使用。错误用法包括在重要问题讨论中使用该成语形容对方观点不切实际等。使用时需慎重,避免过于严厉表述。
东拦西阻
东拦西阻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lán xī zǔ。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多方进行阻挡、阻挠或干扰,使事情无法顺利进行。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百般阻挠、重重阻碍等,反义词则有一路顺风、畅通无阻等。文章还提供了关于东拦西阻的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
东扯西拽
东扯西拽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说话或做事没有明确目标或主题,毫无逻辑地随意谈论或行动。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语或行为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其近义词包括杂乱无章、语无伦次等,反义词则是有条不紊、井井有条等。在日常使用场景中,东扯西拽可能出现在正式的场合或文件、与人交流、写作以及处理问题等方面,使用时需注意避免给人混乱和缺乏逻辑的印象。以上是对东扯西拽的详细介绍。
无颠无倒是什么意思
无颠无倒的读音无颠无倒的读音为:wú diān wú dǎo。无颠无倒的含义无颠无倒是一个成语,其含义是形容事情或人的行为没有颠倒错乱,一切都是正常、有序的。具体来说,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思维清晰、条理分明,或者形容事物的排列顺序、因果关系等都是正确的。无颠无倒的典故无颠无倒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是可以推测它可能源于古代的哲学思想或文化传统。在古代,人们注重秩序和规矩,认为一切事物都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进行,否则就会产生混乱和错误。因此,无颠无倒这个成语也传达了这种思想,强调了秩序和规矩的重要性。无颠无倒的近义词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不慌乱。井然有序:形容事物排列整
里出外进
里出外进是一个成语,读音为lǐ chū wài jìn。它用来形容做事不遵循规矩、顺序,胡乱行动。该成语由内部和外部的“里”和“外”,以及离开和进入的动词“出”和“进”组成。它没有特定的典故或出处,但可以从日常例子中找到应用。近义词如杂乱无章、颠三倒四等。反义词则包括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等。使用时要避免与中性或褒义的语境混淆,注意合适性和语境的得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