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拦西阻

东拦西阻

读音

dōng lán xī zǔ

含义

  • :方位词,指东方,泛指方向。
  • :阻挡,阻止。
  • 西:方位词,指西方,泛指方向。
  • :阻碍,妨碍。

整体含义:形容从各个方面进行阻拦或设置障碍,使事情难以顺利进行。

典故

  1.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士匄(gài)在出使楚国时,楚国人故意设置重重障碍,使他难以完成任务。后人用“东拦西阻”形容类似的行为。
  2.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在垓下之战中,被刘邦军队四面围困,士兵们东奔西逃,却处处受阻,最终失败。
  3. 民间故事
    传说古代有一位商人,想运送货物到远方,但沿途的官员和强盗不断阻拦,使他寸步难行,后人用“东拦西阻”形容这种处处受阻的情况。

近义词

  1. 百般阻挠:用各种手段阻止事情进行。
  2. 层层设障:不断设置障碍,使事情难以推进。
  3. 横加干涉:无理插手,妨碍他人行动。
  4. 寸步难行:形容行动极其困难。

反义词

  1. 畅通无阻:没有任何阻碍,顺利通行。
  2. 一帆风顺:事情进展顺利,没有波折。
  3. 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不受限制。
  4. 顺风顺水:比喻事情进展顺利,没有阻碍。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小明想去公园玩,但妈妈东拦西阻,说作业没写完不能去。
    • 小狗想偷吃骨头,却被主人东拦西阻,最后只能放弃。
  2. 小学高年级

    • 他本想参加比赛,但老师和家长东拦西阻,让他很失望。
    • 小华想学画画,但父母东拦西阻,说会影响学习。
  3. 初中

    • 这个项目本来很有前景,但公司内部东拦西阻,导致进展缓慢。
    • 他想创业,但家人和朋友东拦西阻,让他犹豫不决。
  4. 高中

    • 政府推行新政策时,部分官员东拦西阻,导致改革难以推进。
    • 科学家提出新理论,却遭到保守派东拦西阻,迟迟无法发表。
  5. 大学及以上

    • 国际谈判中,某些国家东拦西阻,试图拖延协议的签订。
    • 社会进步往往伴随着既得利益者的东拦西阻,但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东奔西跑”

    • ❌ 他东拦西阻地找了一整天,终于找到了丢失的钥匙。(正确应为“东奔西跑”)
  2. 误用为“东张西望”

    • ❌ 考试时,他东拦西阻,被老师警告不要作弊。(正确应为“东张西望”)
  3. 误用为“东拼西凑”

    • ❌ 这篇文章是东拦西阻写出来的,逻辑混乱。(正确应为“东拼西凑”)
  4. 误用为“东拉西扯”

    • ❌ 开会时,他东拦西阻,说了半天也没讲到重点。(正确应为“东拉西扯”)
  5. 误用为“东躲西藏”

    • ❌ 小偷东拦西阻,最终还是被警察抓住了。(正确应为“东躲西藏”)

总结:“东拦西阻”强调人为设置障碍,不能用于形容自然阻碍或无意识的动作。

你可能感兴趣

窒碍难行是什么意思

窒碍难行的读音标注拼音:zhì ài nán xíng窒碍难行的含义“窒碍难行”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前进或进行中的事物遇到了阻碍,难以顺利发展或进行。其中,“窒”表示阻塞不通,“碍”表示阻碍,“难行”则强调了困难和不易前进的境地。窒碍难行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文献记载,但具体出处已不可考。可以想象的是,在古代的社会背景下,由于各种原因,如政治环境、自然条件等,许多事情的进展常常会遇到各种阻碍和困难,因此“窒碍难行”这个成语便应运而生。窒碍难行的近义词艰难险阻:形容事情困难重重,不易进行。步履维艰:形容行走困难或行动不便,引申为处境艰难。坎坷不平:形容道路或人生经历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曲折。

艰难险阻

本文介绍了成语“艰难险阻”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事物发展或前进过程中所遇到的许多困难和障碍,强调了这些困难和障碍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同时,也需要注意不要滥用该成语,以免给人留下夸张或不准确的印象。

东磕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磕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四处碰壁、到处遭遇挫折或意外,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行动中遇到各种阻碍和困境。其典故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可以理解为源自于日常生活的经验总结。近义词如颠沛流离、辗转反侧等,反义词如一帆风顺、平步青云等。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错误用法的注意事项。

畅行无碍

本文详细解释了词语“畅行无碍”的读音、含义和用法。它表示在进行某项活动或行动时,没有任何阻碍或困难,一切都能顺利进行。该词语没有特定的典故或出处,但在古代文献中已有所体现。“畅行无碍”的近义词如畅通无阻、一帆风顺等,都表达了行动或事物发展的顺利和无阻碍的意思。反义词语则表达了行动困难或遇到阻碍的意思。文章还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畅行无碍”在不同场景的应用,并指出了错误用法。

东驰西撞

文章介绍了成语“东驰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行进或行动毫无目的,随意乱闯,常用于形容事情发生的突然和不可预料,带有一种慌乱、无序的意味。其典故与古代行旅、战争等场景相关。文章还提醒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的场合、搭配以及使用对象,避免错误使用。

从中作梗

"从中作梗"是一个成语,用来描述在事情进行过程中有人故意制造困难或障碍,使事情无法顺利进行。其来源于古代中国,表示在某个过程或事件中制造障碍。近义词包括挑拨离间、兴风作浪等,反义词则为顺水推舟、一帆风顺等。这个成语在团队合作、谈判、工程项目、政治斗争等场合中可能会被使用,但需要注意使用场合和避免滥用。文章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

枕席还师是什么意思

枕席还师的读音读音:zhěn xí huán shī拼音:取自成语的汉语拼音,是汉语标准音的表示。枕席还师的含义含义:指在极短时间内就能完成某事或达到某个目标,形容做事轻而易举、顺利无比。该成语常用来形容战争胜利后,敌方不战而降或顺利完成任务。解释:这个成语中的“枕席”代表非常近的距离,而“还师”则指归还军队或胜利归来。因此,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取得胜利,形容事情进展顺利、毫无困难。枕席还师的典故典故:该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据传,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王赛马,田忌以极快的速度赢得了比赛,齐王大喜之下说:“吾得此马,如卧枕席上而还师也。”从此,“枕席还师”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

计日可期

计日可期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ì rì kě qī。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按照日期来期待或计算,常用来形容事情的进展顺利,能够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达成目标。计日可期常表达对某事或某人的期待和信心,出处并不明确,但广泛运用于描述各种事情的进展情况。它的近义词有指日可待、垂手可得等,反义词包括遥遥无期、难以预期等。在日常应用中,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随意用于不确定或无法预料的事情。计日可期的例句丰富多样,展示了该成语的实际应用和含义。

不可逾越

“不可逾越”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某种界限、障碍或差距无法被超越或克服,源于古代并在日常中被广泛使用。它可形容自然地理、社会文化、技术和知识等方面的无法跨越的障碍或界限。其近义词有“无法超越”、“难以逾越”等,反义词包括“可逾越”、“无障碍”等。在使用时需谨慎,避免滥用或误用,应客观描述界限或差距的巨大性,不用于评价人的能力或努力。

碰钉子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碰钉子”这一成语的普通话标准读音、含义、典故及用法。碰钉子指在处理事情或与人交往时遭遇困难或阻碍。该成语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人们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或遭遇拒绝等。文章还列举了碰钉子的近义词和反义穦,并给出了使用不当的示例。碰钉子应正确用于描述遭遇困难的情况,避免在轻松场合或不恰当的语境中使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