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量西折

东量西折

读音

dōng liáng xī zhé

含义

“东量西折”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

  • :方位词,指东方。
  • :测量、计算。
  • 西:方位词,指西方。
  • :折扣、减少。

整体含义:形容做事反复折腾,最终却得不偿失,或指因计算不当而导致损失。比喻做事方法不当,徒劳无功,甚至适得其反。

典故

  1.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故事讲述一个人想测量土地,东边量一次,西边又量一次,结果因反复计算导致最终面积减少,比喻做事方法不当,反而造成损失。
  2. 民间故事
    古代有个商人,在买卖货物时,东边称重一次,西边又折价一次,结果不仅没赚到钱,反而亏本。人们用“东量西折”形容他的愚蠢行为。
  3. 《笑林广记》
    记载一则笑话,某人卖布时,东量一尺,西折一寸,最终顾客觉得吃亏,不愿购买,生意失败。

近义词

  1. 徒劳无功:白费力气,没有成效。
  2. 事倍功半:花费很多力气,却只得到很小的效果。
  3. 得不偿失:得到的抵不上失去的。
  4. 弄巧成拙:本想取巧,结果反而坏事。

反义词

  1. 事半功倍:花费较少力气,取得较大成效。
  2. 一举两得:做一件事得到双重好处。
  3. 稳扎稳打:做事稳妥,不盲目折腾。
  4. 水到渠成: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他东量西折,最后玩具还是坏了。
    • 妈妈说我做事不要东量西折,要一次做好。
  2. 小学高年级

    • 小明写作业时东量西折,结果越改越乱。
    • 这个计划如果东量西折,最后可能失败。
  3. 初中

    • 他做生意东量西折,最终亏了不少钱。
    • 考试复习不能东量西折,要有系统安排。
  4. 高中

    • 政府政策若东量西折,会影响经济发展。
    • 科学研究需要严谨,不能东量西折。
  5. 大学及以上

    • 企业管理若东量西折,会导致效率低下。
    • 谈判时反复改变策略,容易东量西折,失去对方信任。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东张西望”

    • ❌ 他东量西折地四处看。(正确应为“东张西望”)
  2. 误用为“东拼西凑”

    • ❌ 这篇文章东量西折,没有逻辑。(正确应为“东拼西凑”)
  3. 误用为褒义词

    • ❌ 他做事东量西折,最终成功了。(“东量西折”含贬义,不能用于褒义场景)
  4. 误用为“东奔西走”

    • ❌ 他东量西折地找工作。(正确应为“东奔西走”)
  5. 误用为“东拉西扯”

    • ❌ 他说话东量西折,没有重点。(正确应为“东拉西扯”)

总结:“东量西折”强调做事方法不当导致损失,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与其他相似成语混淆。

你可能感兴趣

东拦西阻

东拦西阻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lán xī zǔ。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多方进行阻挡、阻挠或干扰,使事情无法顺利进行。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百般阻挠、重重阻碍等,反义词则有一路顺风、畅通无阻等。文章还提供了关于东拦西阻的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

偷鸡不着蚀把米是什么意思

偷鸡不着蚀把米的读音读音:tóu jī bù zhe shí bǎ mǐ偷鸡不着蚀把米的含义“偷鸡不着蚀把米”是一句常用的汉语成语,意思是本想占小便宜,结果却损失更多。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指偷鸡没有成功,反而损失了自己的米。它常用来形容那些贪图小利,却最终因小失大的人或行为。偷鸡不着蚀把米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从前有个人想偷鸡,但没成功,反而被鸡啄了一下。他为了报复,就顺手拿了一把米去引诱鸡,但最终不但没有得到鸡,还把米给弄丢了。这个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贪图小利反而损失更多的情形。偷鸡不着蚀把米的近义词得不偿失损人不利己舍本逐末贪小失大偷鸡不着蚀把米的反义词一举两得互利共赢

得不补失

“得不补失”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é bù bǔ shī,意味着在得到某些东西的同时,并没有失去更多或更大的损失。这个成语用于形容在权衡得失时,虽然有所得,但所失的并不足以抵消所得的,总体上还是值得的。其典故源于古代人们面对选择和决策时权衡利弊的实践。这个成语也常被用于描述交易、谈判、决策等方面的得失情况。其近义词有“得不偿失”、“权衡利弊”等,反义词包括“大亏特亏”、“一无所获”等。在运用时,需避免将其与“只顾眼前”混淆,以及不当用于微不足道的得与失之间。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决策中权衡得失的重要性。

东挨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挨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用法。该成语形容在行动或寻找中四处碰壁、毫无头绪地四处奔波或摸索的状态。典故源于古代人们四处碰壁、遭遇挫折的描述。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选择和判断,不应该在不加思考的情况下盲目使用。

欲益反损是什么意思

欲益反损的读音欲益反损的读音为yù yì fǎn sǔn。欲益反损的含义“欲益反损”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为“想要得到好处却反而遭受损失”。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由于某种行为或决策不当,原本想获得更大的好处或利益,但结果却造成了相反的效果,造成了损失或伤害。欲益反损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自古代的智慧故事。在古代,人们常常用一些寓言故事来教育后人,其中就包括“欲益反损”的故事。这些故事中,往往描述了因为贪心、急功近利或者不切实际的行为而导致的负面后果。这些故事提醒人们在做决策时应该谨慎思考,不要贪图小利而忽视长远的利益。典故一据说,古时候有个人想要更快地收割庄稼,于是他使用了不恰当的方法,结果却导致了庄稼

反裘伤皮

反裘伤皮是一个成语,读音为fǎn qiú shāng pí。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比喻做事情不按正确的方式去做,反而以错误的方式行事,导致损失或不良后果。其典故源于古代的《战国策》和《淮南子·主术训》。反裘伤皮的近义词包括逆施倒行、背道而驰等,反义词则包括顺理成章、实事求是等。该成语可以通过例句来具体运用,但要注意语境和用法的正确性,避免误用。

掌握东的拼音dōng 了解汉字东的部首笔顺含义及10个常用成语

本文介绍了汉字“东”的拼音、部首、笔顺等基本信息,详细解析了其作为方位词的含义,包括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升起的一边等。此外,“东”还有主人、东道主、春天、厕所等含义。同时,“东”也可以作为副词使用,表示向东、东去等方向动作。

珠投璧抵是什么意思

珠投璧抵的读音拼音:zhū tóu bì dǐ珠投璧抵的含义“珠投璧抵”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做事情时所付出的努力或代价与所得到的回报或效果不成正比,即投入的珍贵之物与得到的低价值之物相比,显得不值得。具体来说,“珠”常用来比喻珍贵之物,“璧”则是一种玉器,也常用来象征贵重之物。因此,“珠投璧抵”即表示将珍贵的珠宝投入,却只换回低廉的璧石,显然是不值得的。珠投璧抵的典故此成语典故源自于古代的故事。传说中,有一个人在寻找财富的过程中,不惜将珠宝投入河中以换取财富,然而所换取的却是价值低廉的璧石。他意识到自己的付出与回报极不相称,感到非常懊悔。从此,“珠投璧抵”这个成语便用来形容那些付出多而收获少的

折足覆餸是什么意思

折足覆餸的读音读音:zhé zú fù sòng标注拼音:zhé(第二声),zú(第二声),fù(第四声),sòng(第四声)折足覆餸的含义“折足覆餸”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折断脚来覆盖食物”。它用来形容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的愚蠢行为,也用来形容因贪图小利而遭受重大损失的愚蠢和可悲的结局。折足覆餸的典故此成语出自于古代的一个故事。据说,从前有个人在吃饭时,因为贪图多拿食物而把脚折断,结果无法继续吃饭,反而失去了更多的食物。这个典故警示人们不要贪图小利而忽略了更大的损失。折足覆餸的近义词得不偿失饮鸩止渴自食其果损人害己这些词语都表示因小失大、愚蠢的行为或结果。折足覆餸的反义词顾全大局权衡利弊明智

作法自弊是什么意思

作法自弊的读音作法自弊的读音为:zuò fǎ zì bì,其中“作”字发音为第四声,“法”字为第三声,“自”字为第四声,“弊”字为第四声。作法自弊的含义作法自弊的含义是指自己制定或采取的方法或措施,最终却导致了自己的失败或困境。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组织在制定计划或采取行动时,由于方法不当或过于偏激,最终反而招致了不利的结果。作法自弊的典故作法自弊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古代的军事战争。相传在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曾经率领军队与秦国交战。赵奢在战争中采取了“作法自毙”的策略,即自己先设下陷阱,然后引诱敌人跳入陷阱。然而,由于赵奢的陷阱设置得过于复杂和隐蔽,导致自己的军队也陷入了困境,最终导致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