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偷西摸

成语「东偷西摸」详解

读音

东偷西摸(dōng tōu xī mō)

含义

  • 东偷:指在东方偷窃,泛指四处行窃。
  • 西摸:指在西方摸索,形容偷偷摸摸的行为。
  • 整体含义:形容人偷偷摸摸、四处行窃或做不正当的事情,带有贬义。

典故

  1. 《水浒传》中的“鼓上蚤”时迁
    时迁是《水浒传》中的神偷,擅长飞檐走壁,常常“东偷西摸”,为梁山好汉打探情报或盗取财物。
  2. 民间故事《小偷与捕快》
    古代有个小偷,白天装作老实人,晚上却“东偷西摸”,最终被机智的捕快识破并抓获。
  3. 《警世通言》中的“偷鸡不成蚀把米”
    故事讲述一个小偷“东偷西摸”,本想偷鸡,结果被主人发现,不仅没偷到鸡,反而赔了米。

近义词

  1. 顺手牵羊:指趁人不备偷东西。
  2. 偷鸡摸狗:形容小偷小摸的行为。
  3. 贼眉鼠眼:形容人鬼鬼祟祟的样子。
  4. 鸡鸣狗盗:指小伎俩或偷偷摸摸的行为。

反义词

  1. 光明正大:形容行为磊落,不偷偷摸摸。
  2. 堂堂正正:指人正直,不做亏心事。
  3. 拾金不昧:捡到财物不据为己有。
  4. 廉洁奉公:形容人正直无私。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小明“东偷西摸”地拿走了同桌的橡皮,被老师批评了。
    • 小猫“东偷西摸”地溜进厨房偷鱼吃。
  2.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他整天“东偷西摸”,邻居们都对他很警惕。
    • 这个小偷“东偷西摸”了好几家,终于被警察抓住了。
  3. 初中(7-9年级)

    • 他表面上老实,背地里却“东偷西摸”,让人防不胜防。
    • 那些“东偷西摸”的人,终究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4. 高中及以上

    • 某些官员“东偷西摸”,贪污受贿,最终锒铛入狱。
    • 商业间谍“东偷西摸”窃取机密,严重损害企业利益。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东奔西走”

    • ❌ 他为了找工作“东偷西摸”跑了很多地方。(正确应为“东奔西走”)
  2. 误用为“东张西望”

    • ❌ 他“东偷西摸”地寻找丢失的钥匙。(正确应为“东张西望”)
  3. 误用为褒义

    • ❌ 他“东偷西摸”地帮助贫困学生。(“东偷西摸”是贬义词,不能用于褒义场景)
  4. 误用为“东拼西凑”

    • ❌ 他“东偷西摸”地借钱买房子。(正确应为“东拼西凑”)
  5. 误用为“东拉西扯”

    • ❌ 他说话“东偷西摸”,毫无逻辑。(正确应为“东拉西扯”)

总结:“东偷西摸”是贬义词,形容偷偷摸摸的行为,不能用于中性或褒义场景,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贼头贼脑是什么意思

贼头贼脑的读音读音:zéi tóu zéi nǎo拼音注音:ㄗㄟˊ ㄊㄡˊ ㄗㄟˊ ㄣㄠˇ贼头贼脑的含义"贼头贼脑"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举止鬼鬼祟祟,神情狡猾、不端正,常用来形容偷偷摸摸、心怀鬼胎的人。这种人的举动常常带有不诚实、不正当的意图,给人一种不信任和怀疑的感觉。贼头贼脑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源于古代对小偷、盗贼等不法之徒行为的描述。在古代社会,这些人的行为常常鬼鬼祟祟,躲躲闪闪,因此形成了这样的成语来形容他们的举止。贼头贼脑的近义词鬼鬼祟祟: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心怀鬼胎:指心中隐藏着不可告人的念头或秘密。探头探脑:形容人左顾右盼、心

暗室屋漏

“暗室屋漏”是一个成语,形容环境或内心极为隐蔽,不易被察觉。其典故与古代建筑和居住环境有关,形容隐蔽的房间或用于秘密活动的地方。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以在古代文献中找到相关描述和用法。其近义词包括密室幽居、隐秘之处、密不透风等,反义词为显露无遗、光明正大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用错场合、误解含义或滥用成语。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

穿窬之盗

本文介绍了成语“穿窬之盗”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该成语形容采用穿墙越户等非法手段进行盗窃、入侵等行为的不法之徒。文章还强调了在使用该成语时应避免轻描淡写地描述一般的盗窃行为,应该用于形容那些手段恶劣、影响恶劣的盗窃行为,并避免不当使用。

东量西折

东量西折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liàng xī zhé】,意为在衡量、估量时结果不如预期,甚至完全相反,最终徒劳无功或损失惨重。这个成语源自古代中国的民间故事,告诫人们在做事情时要审时度势,不可轻率行事。其含义包括事与愿违、徒劳无功、得不偿失和枉费心机等近义词。反义词有一举两得、成功在望和事半功倍等。在使用东量西折时,需避免盲目乐观、缺乏经验和知识以及不切实际的目标和计划等错误用法场景,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东挨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挨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及用法。该成语形容在行动或寻找中四处碰壁、毫无头绪地四处奔波或摸索的状态。典故源于古代人们四处碰壁、遭遇挫折的描述。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选择和判断,不应该在不加思考的情况下盲目使用。

东拦西阻

东拦西阻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lán xī zǔ。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多方进行阻挡、阻挠或干扰,使事情无法顺利进行。它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百般阻挠、重重阻碍等,反义词则有一路顺风、畅通无阻等。文章还提供了关于东拦西阻的例句和错误用法示例。

东抄西袭

本文介绍了“东抄西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相关例句。该成语指某人或机构在创作时大量复制他人作品,缺乏原创性。文章强调了在创作中要注重原创性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并指出了东抄西袭的错误用法示例。使用时应避免抄袭行为,尊重知识产权。

东播西流

东播西流是一个成语,读音清晰,音调平仄相间。它意味着事物或言论在东西方广泛传播,流传甚远。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文章、言论等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其典故出处并不明确,但古代文人常用此形容作品或观点的传播。近义词如广为流传、声名远扬等。反义词为默默无闻、鲜为人知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误解含义、滥用成语等。

东磕西撞

本文介绍了成语“东磕西撞”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四处碰壁、到处遭遇挫折或意外,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行动中遇到各种阻碍和困境。其典故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可以理解为源自于日常生活的经验总结。近义词如颠沛流离、辗转反侧等,反义词如一帆风顺、平步青云等。文章还提供了关于该成语错误用法的注意事项。

东劳西燕

东劳西燕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的情景,如同燕子迁徙。其源自古代民间传说及地理知识,在《诗经》等文献中有记载。东劳西燕的近义词为漂泊不定、四海为家等,反义词为安土重迁。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因工作或生活需求,过上了四处奔波的生活,可用东劳西燕来形容。需注意,该成语应恰当用于描述人的迁徙或奔波状态,避免误用。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