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零西碎:散落四方的琐碎之物
读音
东零西碎:dōng líng xī suì
含义
- 东:方位词,指东方,引申为“这里”。
- 零:零散、不完整。
- 西:方位词,指西方,引申为“那里”。
- 碎:细小的、不完整的。
整体含义:形容事物零散、不完整,分散在各处,不成体系。多指物品、记忆、资料等琐碎而杂乱的状态。
典故
- 《红楼梦》中的描述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房间常被形容为“东零西碎”,指他的书籍、玩具等物品随意摆放,显得杂乱无章。 - 民间俗语演变
古代民间形容家庭杂物堆放无序时,常用“东一堆,西一摊”来表达,后来逐渐演变为“东零西碎”。 - 宋代笔记记载
南宋文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用“东零西落”形容散乱的文稿,后演变为“东零西碎”。
近义词
- 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多指物品或人群分散。
- 支离破碎:指事物破碎不堪,不成整体。
- 零零散散:形容分散、不集中。
- 杂乱无章:指没有条理,混乱无序。
反义词
- 井井有条:形容整齐有序,丝毫不乱。
- 整齐划一:指事物排列有序,统一规整。
- 浑然一体:指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
- 有条不紊:形容做事或说话有条理,不慌乱。
例句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弟弟的玩具东零西碎地丢在地上,妈妈让他赶紧收拾好。
- 我的铅笔盒里东零西碎,橡皮、尺子都找不到了。
- 书包里的书本东零西碎,我得整理一下。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爷爷的老照片东零西碎地放在抽屉里,有些已经泛黄了。
- 她的笔记东零西碎,考试前复习起来很麻烦。
- 仓库里的货物东零西碎,需要重新归类。
初中
- 这篇作文的素材东零西碎,缺乏逻辑性。
- 他的记忆东零西碎,很难拼凑出完整的经过。
- 书架上的书东零西碎,我得重新整理一遍。
高中及以上
- 考古队发现的陶片东零西碎,需要仔细拼接才能还原。
- 他的理论东零西碎,缺乏系统性,难以说服别人。
- 这份报告的数据东零西碎,必须重新核对。
文学性例句
- 秋风吹过,枯叶东零西碎地铺满小径。
- 她的心事像东零西碎的拼图,怎么也拼不完整。
- 老屋里的家具东零西碎,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口语化例句
- 哎呀,你的东西东零西碎的,能不能收拾一下?
- 我的钥匙东零西碎地丢在包里,找了半天才找到。
- 他的解释东零西碎,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比喻性例句
- 他的人生经历东零西碎,却拼凑出一幅独特的画卷。
- 这些东零西碎的线索,最终引导我们找到了真相。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东拼西凑”
- ❌ 错误例句:他东零西碎地借了几本书来写论文。(应为“东拼西凑”)
- ✅ 正确用法:“东零西碎”形容散乱状态,而“东拼西凑”指临时凑合。
-
误用为“七零八落”
- ❌ 错误例句:战后的城市东零西碎,满目疮痍。(“七零八落”更贴切)
- ✅ 正确用法:“东零西碎”多指琐碎物品,不用于形容大规模破坏。
-
误用为形容词
- ❌ 错误例句:这个房间很东零西碎。(应改为“这个房间的东西东零西碎”)
- ✅ 正确用法:通常作谓语或定语,如“东西东零西碎”。
-
误用于抽象概念
- ❌ 错误例句:他的梦想东零西碎。(不合逻辑,应改为“支离破碎”)
- ✅ 正确用法:多用于具体物品或可见的杂乱状态。
-
误用为动词
- ❌ 错误例句:他把文件东零西碎了。(不合语法,应改为“弄得东零西碎”)
- ✅ 正确用法:作为固定短语,不作动词使用。
“东零西碎”生动地描绘了琐碎杂乱的状态,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与近义词混淆。无论是形容物品的散乱,还是比喻记忆的碎片化,这个成语都能让表达更加形象。
你可能感兴趣
东零西落
东零西落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ōng líng xī luò。它的含义是形容事物分散零乱或消失殆尽的状态,常用来描述景象、事物分布或人事离散的状态。该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可能源于对自然景象中事物分布和消散的观察。它的近义词有分崩离析、星落棋布、支离破碎、零星散落等。反义词有井然有序、集中统一、聚集成群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形容人的情绪或精神状态等抽象概念。
四分五落是什么意思
四分五落的读音四分五落,读音为sì fēn wǔ luò。四分五落的含义四分五落是一个成语,原意是形容物体的散乱状态,表示事物被分散或零乱地摆放。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散乱、分散的情景。四分五落的典故四分五落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在《左传》中,有关于“四分五落”的描述,形容了战乱时期,人们流离失所、四处奔逃的情景。此外,在古代的诗词、小说等文学作品中,也常常使用四分五落来形容场景的混乱和人物的散乱状态。四分五落的近义词分崩离析支离破碎零散无序七零八落杂乱无章这些词语都表示了与四分五落相似的意思,即事物或人的状态处于混乱、分散、无序的状态。四分五落的反义词井然有序整齐划一
东鳞西爪
文章讲述了“东鳞西爪”这一成语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使用注意事项。该成语原指龙的形象分散而不完整,现用来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或事物分散而不完整。文章还提供了例句,并强调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用。
零七八碎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形容词“零七八碎”的含义,用来形容事物杂乱无章、琐碎繁杂的状态。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文章还介绍了其近义词如“零零散散”、“杂乱无章”、“七零八落”等,以及反义词如“井井有条”、“整齐划一”、“完整无缺”等。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词语的用法,并强调其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状态或性质,而不是人的行为或态度。本文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零七八碎”这一成语。
杯盘狼藉
杯盘狼藉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ēi pán láng jí,用来形容酒席后桌子上杯盘杂乱无序的状态或人行为放纵导致的环境杂乱无章。典故源于古代宴席文化。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杂乱无章、杯酒肆志、杯盘交错等,反义词为井然有序、整洁有序等。文章提供了例句以展示其用法,并强调了错误用法示例,如误用为褒义或场合不当等。
五零二落是什么意思
五零二落的读音五零二落的读音为:wǔ líng èr luò,其中“零”和“落”都读轻声。五零二落的含义五零二落,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为“五处零散,两处落空”。它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或情况零散、不完整或缺乏整体性。具体来说,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物品的散乱状态,或者形容事情的失败、不顺利等。五零二落的典故五零二落的典故目前并不明确,没有具体的出处和故事背景。该成语可能是根据其字面意思逐渐演变而来,成为描述事物状态或表达某种情感的常用语。五零二落的近义词支离破碎:形容事物残缺不全,散乱无序。杂乱无章:形容事物混乱没有条理。七零八落:形容物品或事物散乱、不完整的状态。五零二落的反义词井然有序:形容事物有条理
残缺不全
本文介绍了“残缺不全”这一形容词短语的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示例。它用来描述某物在形态、结构或功能上的不完整状态。文章还指出了该词的错误用法,如不当使用场合和误用为褒义词。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残缺不全”这一成语。
薄物细故
"薄物细故"是一个成语,读音拼音为bó wù xì gù,指微小、琐碎的事物或事情。源于《史记》,表示轻视或忽视琐碎小事。其含义中的"薄物"指轻小的东西,"细故"指琐碎的事情。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微不足道的小事。其近义词包括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等,反义词包括大事化小、举足轻重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在严肃场合使用来形容重要事务,避免过度泛化,以及不当的语境使用,如混淆其他含义相近的成语或显得过于刻薄。
残编断简
残编断简是一个成语,形容书籍残缺不全或文献资料不完整。其来源于古代书籍的保存和传承,常用来形容历史文献的珍贵。近义词包括残篇断章、断章残篇和零篇断简等。反义词则是完整无缺和齐备无遗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其正确的含义和用法,避免误用。该成语提醒人们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杯盘狼籍
杯盘狼籍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ēi pán láng jí,用于形容桌面、地面等上杯盘等器皿杂乱无章地摆放,一片狼藉的景象。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酒宴后的杂乱状态或事情的混乱状态。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宴饮文化。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杂乱无章、乱七八糟、一塌糊涂等,反义词包括井然有序、整洁有序、有条不紊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例如描述房间或聚会后的混乱场景可以使用该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