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鳞西爪:零散不全的片段
读音
东鳞西爪:dōng lín xī zhǎo
含义
- 东鳞:东边的龙鳞,指不完整的部分。
- 西爪:西边的龙爪,指零碎的片段。
整体含义:比喻事物零散不全,不成系统,或指只言片语、片段的信息。
典故
- 《韩非子·说难》:古代画龙时,龙隐于云雾之中,只能看到部分鳞爪,无法窥其全貌,因此用“东鳞西爪”形容事物不完整。
- 清代文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东鳞西爪不成龙”,比喻零散的知识难以构成完整的体系。
近义词
- 一鳞半爪:形容事物零碎不全。
- 支离破碎:形容事物散乱不完整。
- 片言只语:指零碎的语言或文字。
- 断章取义:截取片段,不顾整体。
反义词
- 完整无缺:形容事物齐全,没有缺失。
- 系统全面:指结构完整,涵盖全面。
- 一应俱全:所有部分都齐全。
- 浑然一体:形容事物融合成一个整体。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讲故事总是东鳞西爪的,我听不懂。(★)
- 这幅画只画了东鳞西爪,还没完成。
-
小学高年级:
- 这本书的内容东鳞西爪,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 他的记忆东鳞西爪,很难拼凑出完整的经过。
-
初中:
- 新闻报道如果只提供东鳞西爪的信息,容易误导读者。
- 历史资料残缺,我们只能从东鳞西爪的记载中推测真相。
-
高中:
- 他的论文引用了许多东鳞西爪的文献,缺乏系统性。
- 考古发现虽然东鳞西爪,但足以证明古代文明的存在。
-
大学及以上:
- 由于史料散佚,研究者只能依靠东鳞西爪的线索还原历史。
- 他的回忆录写得东鳞西爪,缺乏连贯性,读者难以理解。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东拼西凑”:
- ❌ 这篇文章是东鳞西爪写成的。(应为“东拼西凑”)
-
误用为“七零八落”:
- ❌ 房间里的东西东鳞西爪地散落一地。(应为“七零八落”)
-
误用为“杂乱无章”:
- ❌ 他的笔记东鳞西爪,毫无逻辑。(应为“杂乱无章”)
-
误用为“支离破碎”:
- ❌ 战争使这座城市变得东鳞西爪。(应为“支离破碎”)
正确用法:
- ✅ 他的回忆录虽然东鳞西爪,但仍有参考价值。
- ✅ 由于资料有限,我们只能从东鳞西爪的线索中推测真相。
总结:“东鳞西爪”强调零散、不完整,多用于形容信息、记忆或事物的片段,不能用于形容混乱或拼凑的情况。
你可能感兴趣
描写山雨的古诗词
本文介绍了五篇关于描写山雨的古诗词的文章。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和表达方式,展示了山雨的美丽和宁静。通过描绘山雨的场景和情感表达,这些古诗词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情感共鸣。文章还提到了多首具体的古诗词,如杜牧的《秋日杂感》、元稹的《宿雉峰寺听雨》等,以及它们的解析,展现了山雨之美的细腻和浪漫。同时,通过对比不同诗人的作品,展示了山雨景象的多样性和独特韵味。这些古诗词让我们感受到自然与人心相互交织的美好画卷,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和陶醉。
残编裂简
残编裂简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n biān liè jiǎn,用来形容残缺不全的书籍或文章。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简牍保存和传承的情况。其含义是形容文献资料残缺不全,也可以用来比喻学识或著作不完整。最早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残编裂简的近义词有断章残句、片言半句等,反义词则是完整无缺和完好无损。使用时需要注意不能随意用于形容完整的书籍或文章,也不应用于形容故意写得不完整或省略内容的作品。
描写独酌的古诗词
以下是关于独酌的古诗词的这些古诗词描绘了独自饮酒的情景和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情感表达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从王维、李白、白居易、苏轼等唐代和宋代的诗人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独酌之情的抒发,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这些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借助酒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思念、人生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慨。通过赏析这些古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方式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同时也能更深入地领略他们对于人生哲理的感悟和思考。这些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人生、感受生活的角度和启示。
残编断简
残编断简是一个成语,形容书籍残缺不全或文献资料不完整。其来源于古代书籍的保存和传承,常用来形容历史文献的珍贵。近义词包括残篇断章、断章残篇和零篇断简等。反义词则是完整无缺和齐备无遗等。在使用时需注意其正确的含义和用法,避免误用。该成语提醒人们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成语不成三瓦
“不成三瓦”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房屋或住所破烂不堪,无法遮风挡雨。其源于古代建筑文化,通过描述瓦片破碎、屋顶漏雨的情景形容房屋破旧的状态。该成语有破烂不堪、破旧不堪等近义词,反义词为富丽堂皇、坚固耐用等。在日常使用需注意避免轻率或不恰当的场合,尤其在描述人的品德或行为时不宜使用。
残章断简
残章断简的读音是cán zhāng duàn jiǎn,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文献资料。其典故源于古代文献流传和保存情况,形容文献资料因时间久远或损坏等原因失去完整性的情况。残章断简的近义词有断简残编、片言折狱等,反义词则是完整无缺、完好无损等。虽然这些古籍文献多为残章断简,但每一篇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历史等具有重要意义。使用时应根据语境恰当使用,避免歧义或误解。
成龙配套
成龙配套的读音为chéng lóng pèi tào。该成语用于形容事物组合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完整整体。源于古代戏曲表演,形容道具和布景的完美配合。其近义词有协调一致、完美配合等,反义词有格格不入、互相矛盾等。在餐饮、电影、团队、学校、交通等领域都有成龙配套的应用实例。但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不恰当的语境和搭配,以免造成误解。该成语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展现出了完美的组合效果。
片鳞半爪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片鳞半爪”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指仅了解事物部分情况或掌握零碎信息,常用来形容对事物了解不全面。其典故源于古代对于动物或人的形象描述,也有战场上的说法。近义词包括“支离破碎”、“一鳞半爪”、“残缺不全”等。反义词为“完美无缺”、“全面周详”等。使用时应避免误用和混淆,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判断和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断缣寸纸
断缣寸纸是一个成语,形容零散不全的书画或诗文等遗物。该成语源于古代书画作品的流传和收藏,常用来形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珍贵书画作品被毁损或流失的片段。尽管这些片段不完整,但它们仍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其使用场景和语境,避免滥用。
残缺不全
本文介绍了“残缺不全”这一形容词短语的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示例。它用来描述某物在形态、结构或功能上的不完整状态。文章还指出了该词的错误用法,如不当使用场合和误用为褒义词。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残缺不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