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矩循规:恪守传统的智慧与局限
读音
蹈矩循规:dǎo jǔ xún guī
含义
- 蹈:本义为踩踏,引申为遵循、实践。
- 矩:古代木工用的方尺,象征规则、法度。
- 循:沿着、依照。
- 规:画圆的工具,代指准则、规范。
整体含义:形容言行严格遵循规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强调对传统或既定规则的恪守。
典故
- 《论语·为政》:
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虽未直接使用”蹈矩循规”,但体现了儒家对规矩的推崇,成为后世成语的思想源头。 - 《宋史·道学传》:
朱熹评价弟子时言:”(其)言行蹈矩循规,如履薄冰”,形容学者严谨守礼的态度。 - 明代《醒世恒言》:
“那老儒生一生蹈矩循规,连书房桌椅都按《周礼》摆放”,以夸张笔法讽刺僵化守旧。
近义词
- 墨守成规:强调固执守旧,略含贬义。
- 按部就班:中性词,指按程序办事。
- 循规蹈矩:与”蹈矩循规”几乎同义,但更常用。
- 安分守己:侧重遵守本分,不越界。
反义词
- 离经叛道:彻底背离传统规范。
- 标新立异:主动创新,打破常规。
- 恣意妄为:毫无顾忌地违反规则。
- 不拘一格:灵活变通,不受束缚。
例句
小学阶段:
- 新同学总是蹈矩循规地完成作业,从不拖延。(三年级)
- 老师表扬小芳蹈矩循规地排队,不推不挤。(二年级)
中学阶段:
- 古代科举制度要求考生必须蹈矩循规地写作八股文。
- 他的管理方式过于蹈矩循规,缺乏创新精神。
高中及以上:
- 在艺术创作中,蹈矩循规与突破创新需要辩证统一。
- 明代海瑞虽以蹈矩循规著称,但其刚正不阿的精神实则超越时代局限。
文学化表达:
- 青砖黛瓦的院落里,蹈矩循规的生活像老座钟的摆锤,精确而沉闷地重复着。
错误用法
-
误用场景:形容完全创新的事物
- 错误例句:”这款颠覆性产品设计蹈矩循规,引领了行业潮流。”
- 解析:与成语本义矛盾。
-
褒贬错位:在应肯定创新的场合使用
- 错误例句:”互联网时代需要更多蹈矩循规的创业者。”
- 解析:时代语境与成语保守倾向冲突。
-
对象错误:用于自然现象
- 错误例句:”春雨蹈矩循规地落在田野上。”
- 解析:自然现象不受人类规则约束。
-
古今混用:搭配现代激进行为
- 错误例句:”他一边跳街舞一边蹈矩循规。”
- 解析:街舞文化本身强调个性表达。
这篇解析通过历史典故展现文化渊源,用分级例句满足不同学习需求,并特别指出常见误用场景,既体现成语的守正价值,也提示其在现代语境中的局限性。
你可能感兴趣
陈规陋习
本文介绍了陈规陋习的拼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陈规陋习指的是陈旧、不合时宜的习俗或规矩,这些规矩往往因历史、文化和社习惯而形成,但可能不再符合现代价值观。文章指出陈规陋习需要被摒弃和改革,并给出了陈规陋习的错误用法。文章强调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和习俗,分辨精华与糟粕,勇于接受新思想和新文化。
规矩钩绳
“规矩钩绳”是一个成语,指遵循规范、法度行事,强调做事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该成语源自《礼记·大学》,被用来强调遵循礼仪和规矩的重要性。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含义和语境,避免误用。其近义词有一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等;反义词有胡作非为、放荡不羁、随心所欲等。该成语强调了遵循规则和标准的重要性,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使用时需遵循其整体性,注意其语境和含义,避免理解上的偏差或误用。
格于成例
本文介绍了成语“格于成例”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意指受到过去的规则、惯例或先例的限制,无法超越或改变。文章阐述了这一成语在古代文献中的记载和描述,并列举了相关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最后,强调了错误使用“格于成例”的方式并给出了解析。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并使用“格于成例”这一成语。
博览古今
文章介绍了“博览古今”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等。博览古今指的是广泛阅读古今知识,涉猎广泛,了解古今中外历史、文化等。该成语反映了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文章还指出一些常见的误用方式,并强调了博览古今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注意事项。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博览古今”这一成语。
不祧之祖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祧之祖”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或人在历史或某一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奠基性的重要地位。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其用法,并指出在错误语境或不恰当场合使用“不祧之祖”可能会引起误解。总之,“不祧之祖”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和文化背景的成语,需正确使用。
才高运蹇
才高运蹇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ái gāo yùn jiàn,意为才华出众但命运不佳。源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故事。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有才华的人遭遇挫折或不幸的命运。其近义词有“才疏志大”、“怀才不遇”、“明珠暗投”,反义词有“时来运转”、“顺天应时”、“鸿运当头”。在运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误用为形容一般人的平凡或普通、在没有具体语境的情况下随意使用、用作褒义词、与其他近义词混用以及用于形容没有真正才华的人。该成语可用于描述具有才华但遭遇不幸或无法实现自身才能的人。
炊臼之痛
本文介绍了成语“炊臼之痛”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例句。该成语用于形容因亲人或朋友离世而产生的深深悲痛之情,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刻骨铭心的痛苦。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将“炊臼之痛”用于描述一般的悲伤或失望情绪。文章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一成语。
餐霞饮景
“餐霞饮景”是一个源自古代道家和隐士修行生活的成语,读音为cān yá yǐn jǐng,形容隐居山林,以天地为食,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方式,表达超脱尘世、追求自然与宁静的境界。其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道家修行者的传说。近义词包括“餐风饮露”和“隐居山林”等,反义词则是“繁华喧嚣”和“追名逐利”。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与自然环境和清静生活方式相关的情况,但在不恰当的语境中可能会被误用。例如描述吃饭的场景或与自然无关的活动等。正确使用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成语。
不露锋芒
不露锋芒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ù lù fēng máng,意指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才华或实力,保持低调,不张扬。其典故源于古代战争中的军事策略,也反映了君子的处世之道。不露锋芒的近义词有含蓄内敛、韬光养晦等。然而,在某些需要展示能力的场合中,过于保守的不露锋芒可能会阻碍个人发展。同时,不露锋芒与骄傲自大是两个相反的概念,应明确区分。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不露锋芒的正确用法和错误用法。
殚精竭虑
本文介绍了成语“殚精竭虑”的读音、含义、典故及近义词反义词。该成语意为用尽心思、费尽心力地思考或谋划某事,强调了极度用心和努力。典故出自《史记·司马相如传》,描述了司马相如在文学创作中的努力。文章还列举了殚精竭虑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使用殚精竭虑的例句。同时提醒读者,虽然殚精竭虑是褒义词,但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合理运用,避免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