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矩循彟:恪守规矩的智慧
读音
dǎo jǔ xún yuē
含义
- 蹈:踩踏,引申为遵循、实践
- 矩: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比喻规矩、法则
- 循:依照、遵守
- 彟:古代测量长度的工具,引申为标准、规范
整体含义:形容人严格遵守规矩、法度,不越雷池一步。指人的言行举止都合乎规范,一丝不苟地遵循既定的标准。
典故
- 《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虽未直接使用”蹈矩循彟”四字,但表达了遵循规范使人进步的思想。
- 《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张衡的行为体现了蹈矩循彟的精神。
- 《宋史·道学传》记载程颢、程颐兄弟治学严谨,”动容周旋必中礼,进退往来必以时”,被后人视为蹈矩循彟的典范。
近义词
- 循规蹈矩: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 墨守成规:固执地按老规矩办事,不求改变
- 恪守不渝: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 中规中矩:言行举止合乎规范、标准
反义词
- 离经叛道:背离正统的思想或行为
- 放荡不羁: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 恣意妄为:任意胡作非为
-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主张,显示与众不同
- 无法无天:不顾法律和道德规范
例句
小学阶段例句
- 小明在课堂上总是蹈矩循彟,认真听讲,从不做小动作。
- 老师表扬了蹈矩循彟完成作业的小朋友们。
- 过马路时,我们要蹈矩循彟地走人行横道。
- 在图书馆里,每个人都应该蹈矩循彟,保持安静。
- 小红的作业本总是干净整洁,字迹工整,真是个蹈矩循彟的好学生。
初中阶段例句
- 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必须蹈矩循彟地按照操作步骤进行。
- 这位老教师一生蹈矩循彟,深受学生爱戴。
- 写议论文时,论证过程要蹈矩循彟,逻辑严密。
-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为人处世应当蹈矩循彟。
- 在正式场合,他的言行总是那么蹈矩循彟,无可挑剔。
高中阶段例句
- 古代士大夫讲究”礼”,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蹈矩循彟的精神。
- 科学研究需要创新思维,但也离不开蹈矩循彟的实验方法。
- 法官审理案件必须蹈矩循彟,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进行。
- 在传统戏曲表演中,演员的一招一式都要求蹈矩循彟。
- 这位学者治学严谨,写论文时资料引用总是蹈矩循彟,一丝不苟。
大学及以上例句
- 在学术规范方面,研究生应该蹈矩循彟,杜绝任何抄袭行为。
- 古代科举考试对格式要求极为严格,考生必须蹈矩循彟地写作八股文。
- 中国传统建筑讲究对称美,体现了蹈矩循彟的美学理念。
- 公务员执行公务时应当蹈矩循彟,不可越权行事。
- 在外交场合,礼宾工作必须蹈矩循彟,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出错。
错误用法
- 错误场景一:用于形容机械重复、缺乏创造力的行为
错误例句:”这位设计师的作品太蹈矩循彟了,毫无新意。”
解析:蹈矩循彟强调遵守规范,不含贬义,不应与缺乏创造力混为一谈。 - 错误场景二:用于描述被迫遵守规则的情况
错误例句:”在老板的监督下,员工们不得不蹈矩循彟地工作。”
解析:蹈矩循彟通常指主动、自觉地遵守规范,不应用于被迫的情形。 - 错误场景三:与具体行为细节连用
错误例句:”他蹈矩循彟地把文件按字母顺序排列。”
解析:蹈矩循彟多用于整体行为评价,不适用于描述具体动作细节。 - 错误场景四:用于形容自然现象
错误例句:”四季更替,蹈矩循彟,从不紊乱。”
解析:该成语只适用于人类行为,不能用于自然现象。 - 错误场景五:与负面评价词语搭配
错误例句:”他那种蹈矩循彟的性格真让人讨厌。”
解析:蹈矩循彟本身是中性偏褒义的词语,不应与负面评价直接搭配使用。
你可能感兴趣
抱表寝绳
抱表寝绳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ào biǎo qǐn shéng,意思是形容人们以表为度量、以绳为约束,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来行事。源自古代文献中对遵守法度和规范的描述。抱表寝绳的典故源于伯夷等古代人物注重遵守法度的行为。近义词包括循规蹈矩、奉公守法等。反义词则是描述行为不受约束的词汇。在日常使用中,应正确理解抱表寝绳的含义,避免误解其形式化或刻板化的用法。该成语强调遵守法度和规范的重要性,对于个人行为和社会秩序都有积极意义。
蹈矩循规
“蹈矩循规”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遵循规矩、守法度,不越轨不逾矩的行为方式。典故源于古代社会,强调规矩和礼仪的重要性。近义词包括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等,反义词为随心所欲、逾规越矩等。该成语在描述人做事认真、遵守规定、行为得体等方面有广泛应用。错误用法包括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以及与贬义词语连用。文章全面介绍了“蹈矩循规”的内涵、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及错误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成语。
从心所欲
从心所欲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óng xīn suǒ yù,指的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受任何拘束。它源自《论语·为政》中的一句话,意味着人在七十岁时能够明白世事并随心所欲地生活。从心所欲的含义体现了人生经验和智慧的重要性。此外,儒家思想也强调了内心修养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认为人应该通过修身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近义词包括随心所欲、任意妄为等。反义词则包括循规蹈矩等。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注意避免误解和错误用法,保持积极正面的态度。例句展示了人们在工作、旅行、艺术创作等方面从心所欲的生活状态。
蹈规循矩
本文介绍了成语“蹈规循矩”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以及反义词。该成语指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行事,强调按照既定的规范和准则行事,不偏不倚,不违背常规。文章还提供了该成语的例句以及错误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成语。
绳趋尺步是什么意思
“绳趋尺步”是一个成语,形容人的行为严格遵循规矩、法度或标准,不敢稍有逾越。源自古代礼仪制度,强调行为的规范性和谨慎性。其近义词包括循规蹈矩、步步为营、谨小慎微等,反义词为放荡不羁、肆无忌惮、轻举妄动等。该成语可用来形容人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谨慎、规矩的态度和行为。使用不当或滥用该成语则会导致语义不准确。文章详细介绍了“绳趋尺步”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成语。
蹈矩践墨
“蹈矩践墨”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jǔ jiàn mò,意指遵循规矩,严格行事。该成语来源于古代绘画技艺,表示画家需按规矩和墨线作画,引申为人在做事时需遵守规范。其近义词有循规蹈矩、守法奉公、安分守己等,反义词包括肆意妄为、不守规矩、任意妄为等。该成语在用法上需要注意避免与贬义词混淆,以及在语境中恰当使用,避免过度刻板。例如,“他一直蹈矩践墨地工作生活,严格遵循规章制度。”
贪污狼藉是什么意思
贪污狼藉的读音读音:tān wū láng jí标注拼音:tān/wū/láng/jí贪污狼藉的含义“贪污狼藉”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行为不检点,贪污公款,所作所为导致名声败坏,不可收拾。其中,“贪污”指的是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款或他人财物的行为;“狼藉”则是指乱七八糟,一片混乱的样子。贪污狼藉的典故该成语典故源于古代,与官场腐败、贪污受贿等行为有关。在古代社会,官员们常常利用职权之便,贪污公款,中饱私囊,导致社会风气败坏。这种行为被形容为“贪污狼藉”,成为了一个贬义词。典故一据传,古代有一位官员,利用职权之便,大肆贪污公款,其行径恶劣至极,最终导致家破人亡,名声败裂。他的所作所为被形容为
行不逾方是什么意思
行不逾方的读音行不逾方的拼音为xíng bù yú fāng。行不逾方的含义“行不逾方”指行动不逾越法度或规矩。此成语的含义是指人的行为举止合乎规范,不越轨,不逾矩。其中,“行”指行动,“不逾”表示不超越,“方”则指规矩、法度。行不逾方的典故“行不逾方”这一成语源于古代的礼仪规范和道德准则。在古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举止都受到严格的规范和约束,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因此,那些能够遵循规矩、不越雷池一步的人,就被认为是品德高尚、行为得体的人。这一成语的典故虽然没有具体的出处,但可以联想到古代社会对于行为规范的重视和人们对于遵守规范的追求。行不逾方的近义词守规矩:指恪守一定的规则和纪律。循规蹈矩:指
以规为瑱是什么意思
以规为瑱的读音以规为瑱的读音为:yǐ guī wéi tiàn。以规为瑱的含义“以规为瑱”是一个成语,指的是用规矩作为装饰品,用来比喻人以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其中,“规”指的是规矩、规范,“瑱”指的是古代妇女戴在耳垂上的玉饰,此处引申为装饰品。整个成语的含义是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以规为瑱的典故“以规为瑱”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礼仪制度和文化传统。在古代,人们非常注重礼仪和道德修养,认为人的行为应该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因此,有些人会将自己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作为装饰品佩戴在身上,以示自己的修养和品德。其中,“以规为瑱”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据说,在古代,
出门合辙
“出门合辙”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ū mén hé zhé。其含义是比喻言行、行动等符合所定之规矩,形容做事有条不紊,遵循规则和常规。该成语可能源于古代的马车时代,描述车轮轨迹与车辙相吻合的情景。其近义词包括循规蹈矩、井然有序等,反义词为离经叛道等。该成语可以用于形容做事有条不紊的人或事物。但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形容不合规矩的事物或行为,以及在语境中过于生硬或牵强的运用。恰当使用“出门合辙”需要结合具体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