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颤心惊
读音
dǎn chàn xīn jīng
含义
“胆颤心惊”是一个形容极度恐惧的成语。
- 胆颤:胆在颤抖,形容内心极度不安。
- 心惊:心脏剧烈跳动,形容受到惊吓。
整体含义:形容人因害怕而全身发抖,内心极度恐慌。
典故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介之推因不愿与权臣同流合污,隐居山林。晋文公派人放火烧山逼他出山,介之推宁死不屈,最终被烧死。后人形容当时的情景令人“胆颤心惊”。 -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在垓下被围,四面楚歌,士兵们“胆颤心惊”,士气崩溃,最终导致失败。 - 《水浒传》:
武松在景阳冈遇到猛虎时,普通人早已“胆颤心惊”,但他却勇敢迎战,展现了英雄气概。
近义词
- 心惊胆战:形容极度害怕,与“胆颤心惊”意思相近。
- 魂飞魄散:形容恐惧到极点,仿佛魂魄都飞散了。
- 毛骨悚然:因恐惧而汗毛竖起,脊背发冷。
- 不寒而栗:形容因害怕而发抖。
反义词
- 镇定自若:形容人在危急情况下依然冷静。
- 泰然处之:面对困难或危险时毫不慌张。
- 无所畏惧:形容人勇敢,毫不害怕。
- 从容不迫:形容人做事稳重,不慌不忙。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夜晚独自在家时,听到奇怪的声音,小明胆颤心惊地躲在被子里。
- 看到恐怖片里的鬼怪,小华吓得胆颤心惊。
-
小学高年级:
- 考试前没复习好,走进考场时他胆颤心惊,生怕考砸了。
- 走在漆黑的巷子里,风吹树叶的声音让他胆颤心惊。
-
初中:
- 面对严厉的教练,运动员们胆颤心惊,生怕犯错被批评。
- 听说学校要突击检查作业,同学们都胆颤心惊地翻书包。
-
高中:
- 站在悬崖边往下看,即使有护栏也让人胆颤心惊。
- 面对高考成绩公布的那一刻,许多考生胆颤心惊地刷新网页。
-
大学及以上:
- 在法庭上,被告听到法官宣判时胆颤心惊,生怕被判重刑。
- 投资者看到股市暴跌,胆颤心惊地计算着自己的损失。
错误用法
-
形容轻微紧张:
- ❌ 明天要演讲,我有点胆颤心惊。(正确:用“紧张”或“忐忑不安”更合适)
- ❌ 考试前复习得不错,但还是胆颤心惊。(程度过重,可用“有点担心”)
-
形容兴奋或激动:
- ❌ 看到偶像出场,粉丝们胆颤心惊地尖叫。(正确:应用“激动不已”或“兴奋万分”)
-
形容身体不适:
- ❌ 他感冒发烧,浑身胆颤心惊。(正确:应用“发抖”或“打寒战”)
-
形容愤怒情绪:
- ❌ 老板发火时,员工们胆颤心惊地反驳。(正确:应用“战战兢兢”或“小心翼翼”)
“胆颤心惊”通常用于形容极度的恐惧,不能用于描述一般的紧张或兴奋情绪,使用时需注意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闻风破胆是什么意思
闻风破胆的读音闻风破胆的读音为wén fēng pò dǎn。闻风破胆的含义闻风破胆,字面意思是指听到某种风声就吓得胆颤心惊,形容听到某种消息或情况后极度恐惧、惊慌失措的心理状态。闻风破胆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古代,具体出处已不可考。但可以想象,在古代社会,一些重大的事件或消息往往通过风声传递,而某些消息的严重性足以让人闻之色变,甚至吓得胆颤心惊。因此,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对某些严重情况或消息的极度恐惧心理。闻风破胆的近义词闻风丧胆惊弓之鸟胆战心惊谈虎色变以上成语均与“闻风破胆”意思相近,都表示听到某种消息或情况后极度恐惧的心理状态。闻风破胆的反义词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泰然自若毫不畏惧这些反义
胆战心惊
“胆战心惊”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因某种情况或遭遇而极度害怕、惊慌或紧张的状态。这个成语由“胆战”和“心惊”两部分组成,分别描述心理和生理反应。它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危险、恐怖或未知情境时的心理状态。近义词包括惊慌失措、心惊胆颤等,反义词则为心安理得、从容不迫等。使用时应避免在非相关场合使用,并需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
胆战心摇
本文介绍了成语“胆战心摇”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该成语用于形容人极度惊恐、心神不宁的状态。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情感色彩的准确性,避免误用或滥用。同时,也介绍了该成语与其他表示恐惧或紧张的成语的区别。
吊胆惊心
本文介绍了成语“吊胆惊心”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使用例句。该成语用来形容人极度惊恐、提心吊胆的状态。文章还指出了错误用法,如使用场合不当和与其他词语混淆使用。希望读者能够正确使用这一成语,以准确表达内心的不安和恐惧情绪。
不寒而栗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寒而栗”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在没有受到寒冷的情况下,却感到非常害怕和颤抖的心理状态。其典故源于古代的两个故事。此外,还介绍了与其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通过具体例句展示了其用法。同时,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的错误用法。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胆战心慌
本文介绍了成语“胆战心慌”的正确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人因恐惧、紧张或激动而感到心神不宁、心惊肉跳的状态。文章还列举了该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及错误用法提醒,指出在运用时需注意不要滥用或误用,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搭配。
大惊失色
“大惊失色”是一个成语,形容因突然的意外或震惊导致面色苍白、神情慌乱。其源于古代文学作品,描述人在遭遇极度震惊时的神态。近义词有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心惊胆战等。反义词包括镇定自若、从容不迫、泰然自若等。使用此成语时需注意适用的情境和语气,避免错误用法。例如,在描述并不令人震惊的事件时使用会显得夸张,用于描述内心情感时需用适当的语气和情境来衬托。
吊胆提心
本文介绍了成语“吊胆提心”的读音、含义和典故。该成语用来形容人极度担心、害怕或忧虑的心情状态。文章还列出了近义词如心惊胆战、提心吊胆等,以及反义词如心安理得、安然自若等。同时,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用法。文章还提醒了错误用法,如使用场合不当和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希望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胆破心寒
胆破心寒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ǎn pò xīn hán。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极度恐惧的心理状态,其中“胆破”指胆量被吓破,“心寒”表示内心感到极度寒冷、害怕。该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其含义。胆破心寒的近义词包括心惊胆战、胆颤心惊等,反义词则包括镇定自若、临危不惧等。文章还介绍了胆破心寒的使用注意事项,如不适合用于形容气氛或环境,以及避免与表示兴奋、愉快的词语搭配使用。文章给出了多个例句来具体展示胆破心寒的用法。
成语背生芒刺
本文介绍了成语“背生芒刺”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内心因恐惧、担忧或疑虑等不安情绪而产生的强烈不适感,仿佛有芒刺在背。文章详细解释了其含义、出处和用法,并给出了相应的例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