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胆提心

成语「吊胆提心」详解

读音

吊胆提心:diào dǎn tí xīn

含义

  • :悬挂,引申为“悬着”
  • :胆子,指勇气
  • :提起,引申为“紧绷”
  • :心脏,指情绪
    整体含义:形容人因恐惧或担忧而心神不宁,时刻处于紧张状态。

典故

  1.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春秋时期,楚国攻打郑国,郑国大夫子产临危受命,面对强敌时“吊胆提心”,最终凭借智慧化解危机。
  2.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在垓下之战前,面对汉军围困,将士们“吊胆提心”,最终兵败自刎。
  3. 民间传说
    古时猎人进山打虎,因担心猛兽突袭而“吊胆提心”,后用来形容高度警惕的状态。

近义词

  1. 胆战心惊:形容极度害怕。
  2. 心惊肉跳:因恐惧而身体发抖。
  3. 惶恐不安:内心慌乱,无法平静。
  4. 如坐针毡:形容坐立不安的焦虑状态。

反义词

  1. 泰然自若:形容镇定从容。
  2. 心安理得:内心平静,毫无愧疚。
  3. 处之泰然:面对变故毫不慌乱。
  4. 镇定自若:遇事冷静,不慌不忙。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小明第一次上台演讲,吊胆提心,差点忘词。
    • 夜晚独自回家,她吊胆提心,总觉得有人跟着。
  2. 小学高年级

    • 考试前,同学们吊胆提心,生怕题目太难。
    • 听到雷声,小狗吊胆提心地躲到桌子底下。
  3. 初中

    • 探险队在密林中吊胆提心,生怕遇到野兽。
    • 他偷看答案时吊胆提心,生怕被老师发现。
  4. 高中

    • 面对高考,许多学生吊胆提心,压力巨大。
    • 股市暴跌时,投资者吊胆提心,担心血本无归。
  5. 大学及以上

    • 医生在手术台上吊胆提心,生怕出现意外。
    • 谈判桌上,双方代表吊胆提心,生怕说错话。

错误用法

  1. 误用场景

    • ❌“他吊胆提心地吃了一顿美食。”(“吊胆提心”不能形容享受)
    • ❌“比赛赢了,大家吊胆提心地庆祝。”(与喜悦情绪矛盾)
  2. 混淆近义词

    • ❌“他吊胆提心地睡着了。”(应为“惴惴不安”)
  3. 过度夸张

    • ❌“每天上班都吊胆提心。”(除非工作极度危险,否则语义过重)

总结:该成语多用于负面或紧张情境,不可用于轻松、愉快的场景。

你可能感兴趣

吊胆惊心

本文介绍了成语“吊胆惊心”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使用例句。该成语用来形容人极度惊恐、提心吊胆的状态。文章还指出了错误用法,如使用场合不当和与其他词语混淆使用。希望读者能够正确使用这一成语,以准确表达内心的不安和恐惧情绪。

描写鸿门宴的诗词

本文展示了关于描写鸿门宴的诗词及其解析,从第1篇到第5篇,分别通过不同的诗词形式和内容,生动地描绘了鸿门宴的场景和内涵。这些诗词从历史背景、英雄形象、豪情壮志等不同角度,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鸿门宴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其壮志豪情和历史意义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和传颂。

从容自若

“从容自若”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óng róng zì ruò,描述在面对复杂或困难情境时能够保持冷静、镇定自若的态度。源于古代的战争和历史故事,用来形容领导者或智者在压力下的冷静和自信。其近义词有镇定自若、泰然自若等,反义词包括惊慌失措、手足无措等。该成语在不同场合如公共场合、工作或学习中都有应用,但不应用于紧急情况下或描述轻浮散漫的态度。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误解。总的来说,“从容自若”传达了面对挑战和压力时保持冷静和自信的心态。

胆战心摇

本文介绍了成语“胆战心摇”的读音、含义、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该成语用于形容人极度惊恐、心神不宁的状态。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情感色彩的准确性,避免误用或滥用。同时,也介绍了该成语与其他表示恐惧或紧张的成语的区别。

失魂丧胆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失魂丧胆”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用法示例。该成语用来形容人极度惊恐、慌张、丧失了勇气和信心,常见于古代战争情景或文学作品中的描述。同时也提到了该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错误用法示例,避免混淆使用。

谈笑自若是什么意思

谈笑自若的读音谈笑自若的读音为:tán xiào zì ruò。谈笑自若的含义谈笑自若,字面意思为在谈话和欢笑中保持平静自如的态度。自若,即指保持平静、镇定自如的状态。整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在面对困境、变故或紧张的情境下,仍能保持轻松自如的谈笑态度,显示出内心的平静与自信。谈笑自若的典故谈笑自若的典故出自《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周瑜在赤壁之战中,面对曹操大军的威胁,却仍能保持冷静,与将士们谈笑风生,展现出高超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心理素质。此典故后被用来形容人在紧张或危急情况下仍能保持镇定自如的态度。谈笑自若的近义词镇定自若:指在紧急情况下能保持冷静,不慌不忙。泰然自若:形容面对困难或紧急情况时能

背若芒刺

背若芒刺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èi ruò máng cì。它的含义是形容内心不安、极度担忧或恐惧,有如芒刺在背的感觉。该成语出自《汉书·王莽传》,描述王莽夺取政权时的心境。近义词包括如坐针毡、心事重重等,反义词有心安理得、泰然自若等。该成语可用来描述各种场合下的内心不安,如考试、演讲、面对闲言碎语、做重要决策等。使用时需注意不要与其他词语混淆,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胆颤心惊

胆颤心惊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ǎn chàn xīn jīng。它用来形容人极度惊慌害怕的心理状态,如面临危险、遭遇变故或听到令人惊恐的消息时的情绪反应。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在古代文献中找到类似的表达方式。胆颤心惊的近义词包括心惊胆战、提心吊胆等,反义词包括心安理得、从容不迫等。使用胆颤心惊时需要注意场合和对象,避免在不需要过度害怕或担心的情境下使用,同时也需要避免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三毛七孔是什么意思

“三毛七孔”是一个成语,读音为sān máo qī kǒng。它用来形容人极度惊讶或恐惧的神情,其中“三毛”指头发,“七孔”指人体的七个孔洞。这个成语可能源自古代对人们情感和身体表现的细腻描绘。它的近义词包括惊恐万分、毛发耸立、骇人听闻等,反义词有镇定自若、心平气和、平静无波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用法,避免随意滥用或与其他表示惊恐的词语混用。正确的书面表达非常重要,应避免使用错误的写法。

胆战心慌

本文介绍了成语“胆战心慌”的正确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用于形容人因恐惧、紧张或激动而感到心神不宁、心惊肉跳的状态。文章还列举了该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及错误用法提醒,指出在运用时需注意不要滥用或误用,注意语境和语气的搭配。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