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蛇打七寸
读音
dǎ shé dǎ qī cùn
含义
“打蛇打七寸”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打蛇要打它的七寸”。其中:
- 打:击打、攻击。
- 蛇:爬行动物,象征狡猾或危险的对手。
- 七寸:蛇的心脏所在位置,比喻要害或关键之处。
整体含义:比喻解决问题要抓住关键,击中要害,才能事半功倍。
典故
- 《韩非子·喻老》:
韩非子提到“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虽未直接说“打蛇打七寸”,但道理相通,强调做事要抓住关键。 - 民间狩猎经验:
古人捕蛇时发现,击打蛇的“七寸”(心脏位置)能迅速使其失去反抗能力,否则蛇可能反扑。这一经验逐渐演变为成语,比喻做事要直击要害。 - 《孙子兵法》中的“攻其必救”:
虽非直接引用,但“打蛇打七寸”与“攻敌要害”的军事策略一脉相承。
近义词
- 擒贼先擒王:比喻解决问题要先抓住关键人物或核心环节。
- 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非表面应付。
- 直捣黄龙:直接攻击敌人的核心要害。
- 切中要害:指言论或行动正中问题的关键。
反义词
- 隔靴搔痒:比喻做事不切实际,未能触及问题本质。
- 扬汤止沸:用不彻底的方法解决问题,效果短暂。
- 舍本逐末:放弃根本,追求次要的东西。
- 治标不治本:只解决表面问题,不根除隐患。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做题要认真审题,就像“打蛇打七寸”,抓住关键才能做对。
- 妈妈教我整理书包要“打蛇打七寸”,先装最重要的书本。
-
小学高年级:
- 解决同学矛盾要“打蛇打七寸”,找到问题的根源。
- 写作文时,开头要“打蛇打七寸”,直接点明主题。
-
初中:
- 复习时要“打蛇打七寸”,重点攻克薄弱知识点。
- 谈判中,他善于“打蛇打七寸”,直接提出对方无法拒绝的条件。
-
高中:
- 管理时间要“打蛇打七寸”,优先完成最重要的任务。
- 分析社会问题不能浮于表面,必须“打蛇打七寸”,直指核心矛盾。
-
成人/职场:
- 项目推进遇到阻力时,领导决定“打蛇打七寸”,调整了关键流程。
- 销售技巧不在于话术多华丽,而在于“打蛇打七寸”,精准把握客户需求。
错误用法
-
误解“七寸”为固定长度:
- 错误例句:“这根绳子短了七寸,真是‘打蛇打七寸’啊!”(混淆字面与实际含义)
-
用于无关紧要的场合:
- 错误例句:“我吃苹果喜欢‘打蛇打七寸’,先咬最甜的部分。”(过度引申,偏离原意)
-
忽略“要害”含义,仅强调“打”:
- 错误例句:“他脾气暴躁,总是‘打蛇打七寸’,动不动就发火。”(误用为“攻击性强”)
-
用于非关键性动作:
- 错误例句:“我整理文件时‘打蛇打七寸’,先按颜色分类。”(分类并非要害,成语使用不当)
-
混淆近义词:
- 错误例句:“解决问题要‘打蛇打七寸’,慢慢来总会有办法。”(与“循序渐进”混淆)
总结:使用该成语时,需确保语境涉及“抓住关键”或“直击要害”,避免字面化或泛化滥用。
你可能感兴趣
扼亢拊背
本文介绍了成语“扼亢拊背”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源于古代兵法,形容在战略上抓住敌人要害之处进行打击,以取得胜利。其近义词包括攻其无备、乘虚而入等,反义词为四面楚歌、毫无头绪等。文章还提供了相关例句以说明该成语的使用场景。需要注意的是,该成语应正确运用于描述战略战术上的运用,避免在轻松愉快的谈话等不恰当场合使用。
击中要害
“击中要害”是一个常用的成语,读音为jī zhòng yào hài。该成语源自古代战争,原指打击敌人要害部位以决定胜负。现引申为在言语或行动中准确抓住事物的关键点。其含义是攻击或指出事物的关键或重要部分,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关键所在。该成语的典故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意义。近义词包括一语中的、切中要害等。反义词包括避重就轻、浮光掠影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错误用法。文章通过多个例句详细解释了“击中要害”的用法和含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成语。
扼喉抚背
“扼喉抚背”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正确的读音为è hóu fǔ bèi,字面意思为在关键时刻给予对方支持或安慰。这个成语常用来表达深情厚意和关怀之情。典故多涉及英勇将领或文学作品中的英雄行为。近义词如扶持帮助、雪中送炭等,反义词则是落井下石等。错误用法包括误解字面意思、在不恰当场合使用以及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捣虚批吭
“捣虚批吭”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攻击敌人的弱点或空虚之处以达到迅速制胜的目的。该成语含有直接打击敌人要害部位的含义。其源自古代的军事实践和战争经验,并且在《孙子兵法》等兵法著作中有相关论述和案例。其近义词包括攻其不备、乘虚而入和直捣黄龙等,反义词包括守株待兔、四面楚歌和拖泥带水等。在军事、商业、体育等领域中,人们常常运用此策略来取得优势。然而,该成语的错误用法也需要注意,如将其含义扩大或误解为批评或指责他人。正确的使用方式应该是找出对方的弱点并攻击,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言中的是什么意思
一言中的的读音读音:yī yán zhòng de拼音:yī yán zhòng de一言中的的含义"一言中的"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说话直截了当,一语道破关键所在,形容说话准确有力,直接命中要害。其中,"一言"指的是一句话,"中的"表示射中靶心,比喻说话准确、中肯。一言中的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其含义。在古代,射箭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射中靶心被视为高超的技艺。因此,"一言中的"这个成语可以理解为说话如同射箭一样,需要准确、有力、直击要害。一言中的的近义词一语破的: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直接点明问题的关键所在。切中要害:指说话或做事能够抓住关键,直接触及问题
扼吭拊背
本文介绍了成语“扼吭拊背”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提供了多个例句。该成语比喻在关键时刻控制要害,给予及时的帮助或支持,源于古代战争时期的策略。文章还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提醒读者正确理解并使用该成语。
扼襟控咽
“扼襟控咽”是一个成语,读音为è jīn kòng yān,意为比喻掌握要害之处,控制关键环节。其典故与古代战争有关,形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掌握关键环节的重要性。近义词包括掌控要害、把握关键等。反义词为疏忽大意、放任自流等。在使用时,要注意上下文语境和情感色彩,避免误用。某人在项目、市场、谈判等领域中扼襟控咽,掌握关键环节,能使事情进展顺利或取得胜利。
洞中肯綮
文中介绍了成语“洞中肯綮”的读音、含义、典故以及近义词与反义词。该成语形容言辞或文章能够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文章还列举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和注意事项。该成语在具体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深中肯綮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深中肯綮”的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其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形容言论或文章能够深入到事物的核心或关键之处,强调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文章还提供了例句以说明该成语的用法,并指出在不重要或非核心的问题上使用该成语可能不恰当或夸张。
避重就轻
“避重就轻”是一个成语,意为避开繁重的责任或困难问题,选择轻松的或容易的。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或责任时选择逃避或回避的态度。其典故源于古代官员处理政务时的推卸行为。该成语的近义词有推诿塞责、敷衍塞责、避难就易等,反义词包括勇担重任、实事求是、迎难而上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正确使用该成语,勇于面对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避免错误地回避责任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