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之无:一个形容文盲的成语
读音
bù shí zhī wú
含义
“不识之无”字面意思是连最简单的“之”和“无”两个字都不认识,形容一个人文化水平极低,甚至完全不识字。
- 不:否定词,表示“没有”或“不能”。
- 识:认识、懂得。
- 之:古代汉语常用虚词,也指代简单字。
- 无:表示“没有”,也是一个基础汉字。
整体含义指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字都不认识,常用于讽刺或形容文盲。
典故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唐代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其中提到:
“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白居易自述幼年时,乳母曾指着“无”和“之”两个字教他,他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心里已经记住了这两个字。后来人们用“不识之无”反其意而用之,形容连最简单的字都不认识的人。
近义词
- 目不识丁:形容一个字都不认识。
- 胸无点墨:指没有学问,连一点墨水(知识)都没有。
- 文盲:现代用语,指不识字的人。
- 白丁:古代指没有功名或文化的人。
反义词
- 学富五车:形容学问渊博,知识丰富。
- 满腹经纶:指人学识深厚,才华横溢。
- 博学多才:知识广博,才能出众。
- 识文断字:能够读写,有一定文化水平。
例句
- 小学低年级: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真是不识之无。
- 小学高年级:在古代,不识之无的人很难找到好工作。
- 初中:虽然现代社会文盲减少,但仍有少数人不识之无。
- 高中:他从小没上过学,至今仍不识之无,生活多有不便。
- 大学及以上:在信息时代,不识之无的人更容易被社会边缘化。
- 文学创作:那个山村里的老人,一生不识之无,却懂得许多人生智慧。
- 口语表达:你连这么简单的字都不认识?简直不识之无!
- 历史描述:古代农民大多不识之无,只能靠口耳相传学习知识。
- 社会评论:政府应加强教育,减少不识之无的现象。
- 讽刺用法:他自称学者,却连基础文献都看不懂,真是不识之无。
错误用法
- 误用为“不认识事物”:
❌ 错误例句:他对现代科技不识之无。
✅ 正确用法:这个成语仅用于形容不识字,不能泛指“不了解事物”。 - 误用为“无知”:
❌ 错误例句:他不识之无,连基本常识都不懂。
✅ 正确用法:成语特指不识字,不能等同于“缺乏常识”。 - 误用于形容外语文盲:
❌ 错误例句:他不懂英语,真是不识之无。
✅ 正确用法:成语仅适用于母语文字,不能用于外语。 - 误用于形容专业术语不懂:
❌ 错误例句:他对医学术语不识之无。
✅ 正确用法:成语指基础文字,不适用于专业领域。
“不识之无”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冒犯他人。
你可能感兴趣
粗通文墨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粗通文墨”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文字和文学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精通。文章还列举了一些例句来进一步说明该成语的用法。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选择和搭配,避免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或语境不适用等错误用法。
不识一丁
“不识一丁”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文化水平极低或完全不识字。该成语源自北宋时期的故事,也有说法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其近义词有一字不识、目不识丁等,反义词为学富五车、博学多才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用词的准确性,避免给人留下不恰当或贬低他人的印象。该成语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整体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低。
草衣木食是什么意思
草衣木食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ǎo yī mù shí。它描述了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指人以草衣和树果为食,形容生活简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然的生活方式。这个成语源于古代隐士的生活,他们远离尘世,过着朴素无华的生活。草衣木食的近义词有粗茶淡饭、布衣蔬食等,反义词包括锦衣玉食等。在使用草衣木食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不当使用场合、误解含义、滥用搭配以及不考虑语境等错误用法。该成语描述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的生活方式,让人心生敬仰。
博识多通
本文介绍了成语“博识多通”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错误用法以及例句。该成语用于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通晓多种学问或技能。文章详细解释了其含义和用法,并提供了相关的例句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采椽不斫是什么意思
采椽不斫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ǎi zhuàn bù zhuó。这个成语的含义是质朴无华、自然天成,强调简朴、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和审美观念。其典故源于古代贤士隐者,追求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建筑、生活态度、艺术风格等。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宜滥用,需明确其含义为自然、质朴,而非未经处理。
尺二秀才是什么意思
尺二秀才是一个成语,读音为"chǐ èr xiù cái",形容身材矮小但才华出众的人。该成语来源于古代科举考试中的选拔制度,流传至今。尺二秀才的近义词有才子佳人、出类拔萃、英才俊杰等。反义词包括平庸之辈、碌碌无为、庸才俗子等。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其原意和常见错误用法。该成语可以用于形容在学术、文学等领域有才华的人。
长材茂学是什么意思
长材茂学是一个成语,意为具有高超的才能和丰富的学识。其来源于古代文献,由“长才”和“茂学”两个词语合并而来。该成语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才能和学识方面都十分出色。其近义词如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等,反义词如才疏学浅、平庸无能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误解,以及注意语境。长材茂学的错误用法包括不与其他成分混用等。该成语在描述学术领域杰出人士时十分恰当。
不寒而栗
本文介绍了成语“不寒而栗”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在没有受到寒冷的情况下,却感到非常害怕和颤抖的心理状态。其典故源于古代的两个故事。此外,还介绍了与其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通过具体例句展示了其用法。同时,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的错误用法。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裁月镂云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裁月镂云”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常用来形容文学创作或艺术创作中精细、高超的技巧和手法,以及富有想象力的作品。文章详细解释了裁月镂云的含义和出处,并列举了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文章和口语中的正确用法,并指出了错误用法示例,以避免在实际运用中的误解。
大含细入是什么意思
“大含细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à hán xì rù”,意为大智慧和大德行能够包容细微的事物,以宏大的视野观察并理解细微之处。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具备广阔的胸怀和洞察细微的能力。其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其含义。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等,反义词为目光如豆等。文章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并通过多个例句展示其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