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衣危冠

褒衣危冠:解读与运用

读音

bāo yī wēi guān

含义

  • 褒衣:宽大的衣服,古代指儒生或文人的服饰。
  • 危冠:高耸的帽子,象征庄重或威严。
  • 整体含义:形容穿着宽袍大袖、戴着高帽的儒雅或庄重形象,多指文人、士大夫的风度,也可用于讽刺故作姿态的虚伪表现。

典故

  1. 《史记·滑稽列传》
    记载战国时期齐国名士淳于髡(kūn)的轶事,他常“褒衣博带,危冠高履”,以彰显士人风范。
  2. 《汉书·王莽传》
    王莽篡位后,刻意模仿古礼,“褒衣危冠”以示正统,实则虚伪做作,后世以此讽刺表面庄重、内心奸诈之人。
  3. 唐代韩愈《进学解》
    “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暗讽某些文人“褒衣危冠”却无真才实学。

近义词

  1. 衣冠楚楚:形容穿戴整齐,但偏重外表光鲜。
  2. 道貌岸然:表面严肃正经,实则虚伪(含贬义)。
  3. 高冠博带:与“褒衣危冠”几乎同义,强调服饰的庄重。

反义词

  1. 短褐穿结:形容衣衫褴褛的贫寒形象。
  2. 不修边幅:指衣着随意,不拘小节。
  3. 粗服乱头:穿着朴素,不加修饰。

例句

小学阶段(简单例句)

  1. 古装剧里的书生总爱褒衣危冠,显得很斯文。
  2. 他穿上汉服,褒衣危冠,像个小诗人。

中学阶段(进阶例句)

  1. 这位教授褒衣危冠,谈吐儒雅,深受学生敬重。
  2. 某些官员表面褒衣危冠,背地里却贪污腐败。(讽刺用法)
  3. 《红楼梦》中的贾政常以褒衣危冠的形象示人,符合传统士大夫形象。

高中及以上(文学化表达)

  1. 他褒衣危冠立于廊下,俨然一副遗世独立的隐士风骨。
  2. 那些褒衣危冠的酸腐文人,只会空谈仁义,毫无实干之才。
  3. 在礼崩乐坏的时代,褒衣危冠的仪式感成了最后的遮羞布。

错误用法

  1. 误用场景:形容现代正装

    • 错误例句:“他穿西装打领带,真是褒衣危冠。”
    • 解析:成语特指古代宽袍高帽的服饰,不适用于现代服装。
  2. 误用感情色彩:混淆褒贬

    • 错误例句:“小偷褒衣危冠地混入人群。”(贬义过度)
    • 解析:成语本为中性或褒义,若用于明显负面角色,需上下文明确讽刺意图。
  3. 误用对象:指代女性

    • 错误例句:“她褒衣危冠,宛如女中豪杰。”
    • 解析:成语多形容男性文人形象,女性宜用“巾帼风范”等词汇。
  4. 字面误解:与“危险”关联

    • 错误例句:“悬崖边褒衣危冠,实在吓人。”
    • 解析:“危冠”的“危”是“高耸”义,非“危险”。

通过以上解析,既能准确使用“褒衣危冠”展现文采,也能避免望文生义的尴尬!

你可能感兴趣

岸然道貌

本文介绍了成语“岸然道貌”,包括其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与该成语相关的近义词与反义词。文章详细解释了岸然道貌的含义,即形容人的外貌或神态庄重肃穆,多用于形容有德行、有威严的人。此外,本文还给出了岸然道貌的正确使用例句,并强调了其错误用法和注意事项,即在运用时需注意语境的合适性,避免将其用于轻松、随意的场合或与原意不符的对象情境中。

描写罗汉诗词大全

本文介绍了多篇文章,均以描写罗汉的古诗词为主题。文章通过呈现一系列描写罗汉的古诗词,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罗汉的敬仰与赞美,以及罗汉在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形象。这些诗词描绘了罗汉的庄严形象、慈悲心肠、智慧与力量,体现了古代文人的艺术才华与思想感情。作为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形象,罗汉的形象与内涵在古代诗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传承与赞美。

餐霞饮景是什么意思

“餐霞饮景”是一个源自古代道家和隐士修行生活的成语,读音为cān yá yǐn jǐng,形容隐居山林,以天地为食,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方式,表达超脱尘世、追求自然与宁静的境界。其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道家修行者的传说。近义词包括“餐风饮露”和“隐居山林”等,反义词则是“繁华喧嚣”和“追名逐利”。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与自然环境和清静生活方式相关的情况,但在不恰当的语境中可能会被误用。例如描述吃饭的场景或与自然无关的活动等。正确使用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成语。

文人论战解析 5个经典笔墨官司案例带你了解文字辩论的艺术与历史

笔墨官司是指通过文字进行的争论和争执,涉及个人、团体甚至国家间的交流和争端解决。源自古代文人间的书信辩论,现已成为广泛使用的词汇。其近义词包括文字争执、文字纠纷等,反义词为和解或和解协议。使用时应避免滥用,尤其在口头争执和不恰当场合使用。错误用法包括将口头争执和不涉及争论的情境称为笔墨官司。

白帢青衫

文章介绍了"白帢青衫"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白帢青衫是古代读书人或官员的装束,后来演变为形容人的清贫或清高自持的形象。其近义词有素衣清颜、素净无华、朴实无华等,反义词包括纨绔子弟、富贵显赫、华丽堂皇等。文章还通过例句展示了白帢青衫的形象和气质。正确使用该成语应在描述人或事物的朴素、清高自持的形象时使用。

岳峙渊渟是什么意思

岳峙渊渟的读音岳峙渊渟的读音为yuè shì yuān tíng。岳峙渊渟的含义岳峙渊渟,指山岳挺立,深潭宁静。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坚毅、沉稳、内敛的品质。其中,“岳峙”表示高耸、屹立不倒,“渊渟”则表示深沉、静谧。整体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性格、气质或景象的庄重、深邃。岳峙渊渟的典故该成语并没有特定的典故,但可以从“岳峙”和“渊渟”两个部分来追溯。其中,“岳峙”源自于山岳的挺立,象征着坚毅和不动摇;而“渊渟”则源于深潭的静谧,代表着深沉和内敛。这两个意象的结合,形成了岳峙渊渟这个成语,用以形容人或事物的性格、气质。岳峙渊渟的近义词巍然屹立:形容山岳般高耸、稳固,不可动摇。深沉内敛:形容人

冠冕堂皇是什么意思

成语“冠冕堂皇”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看起来庄重、气派、体面,但可能带有虚伪的成分。其源于古代官服制度,象征尊贵和威严。近义词包括庄重威严、堂而皇之等。反义词为轻浮草率、虚伪矫情等。使用此成语时需谨慎,避免在不适当的场合或用作贬义使用,混淆概念。

巧语花言是什么意思

巧语花言是一个成语,指的是用巧妙、华美的言辞来迷惑或取悦他人。该成语带有贬义,常用来形容说话不诚实、不真诚的人。其读音要点在于“巧”字读第三声,其他字均为第二声。该成语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用来形容擅长用华丽辞藻掩饰内心真实想法的人。其近义词包括甜言蜜语、花言巧语等,反义词则是直言不讳、坦诚相待等。在使用巧语花言时,需要注意场合、对象和语境,避免误用和滥用。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包括在不当场合或对象中使用、误用为褒义或中性词以及滥用该成语形容人过于主观臆断的情况。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来进一步说明该成语的用法和含义。

一簧两舌是什么意思

一簧两舌的读音一簧两舌的读音为:yī huáng liǎng shé,其中“簧”和“舌”均为名词,分别指乐器中的簧片和舌头,而“一簧两舌”则形容一个人说话两面三刀,口是心非,搬弄是非。一簧两舌的含义一簧两舌的含义是指一个人说话不诚实,口齿伶俐,能言善辩,但说的话常常是虚假的、不真实的,或者有双重意思,让人难以捉摸其真实意图。这种人在与人交往中常常会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给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一簧两舌的典故一簧两舌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据传与古代的音乐和口才有关。在古代,音乐表演中常常使用簧片乐器,而能够演奏出美妙的音乐需要高超的技巧和口才。因此,有些人为了追求名利和地位,便在演奏时

如何成为博闻多识的人 5个提升学识的关键方法与经典例句

博闻多识是一个成语,意为学识广博,知识丰富。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典籍《礼记·大学》。该成语用来形容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其近义词有“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等,反义词为“孤陋寡闻、才疏学浅”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褒义色彩,避免用错场合或用错对象。例如,不应将“博闻多识”用来形容只是表面上涉猎广泛但没有深入研究的人。同时,在评价一个人时,应综合考虑其专业知识、实践经验、道德品质等方面。博闻多识的人经常通过阅读、学习、经历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见识。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