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然道貌:揭开伪善的面具
读音
àn rán dào mào
含义
- 岸然:形容神态庄重、严肃的样子。”岸”本指高耸的水边陆地,引申为高傲、不可亲近。
- 道貌:指表面上正经严肃的仪态。”道”在此指道德规范,”貌”即外表。
- 整体含义:形容人故作正经、摆出高尚姿态的样子,常暗含表里不一、虚伪做作的贬义。
典故
- 《聊斋志异·成仙》
清代蒲松龄描写道士”岸然道貌”,实则贪财好色,揭露了宗教人士的伪善面目。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趼人用此词讽刺晚清官场中那些表面清廉、背地贪污的官员,如”道貌岸然如神佛,腹中剑戟森罗”。 - 《庄子·列御寇》原型
虽未直接使用该成语,但”仁义之士”被揭露”矫言伪行”的记载,成为后世批判伪君子的思想源头。
近义词
- 道貌凛然:强调故作严肃的压迫感
- 衣冠禽兽:贬义更重,直指品德败坏
- 沐猴而冠:比喻虚有其表(含动物意象)
- 故作高深:侧重学识方面的伪装
- 正襟危坐:中性词,仅描述严肃姿态
反义词
- 表里如一:内外一致的真诚信
- 赤子之心:如孩童般的真诚无伪
- 率真任诞:魏晋名士般的真性情
- 不修边幅:不在意外表修饰的真实
- 嬉笑怒骂:情感自然流露的状态
例句
小学阶段
- 王老师总是板着脸训人,同学们私下说他”岸然道貌”,其实他偷偷帮贫困生交学费。(三年级)
- 历史课上,我们学到那些”岸然道貌”的贪官,表面跪拜孔子,背地收受贿赂。(五年级)
初中阶段
- 学生会主席竞选时,他岸然道貌地宣读廉洁承诺,次日就被发现篡改选票数据。
- 这尊菩萨雕像面容慈悲,却让我想起《西游记》里那些岸然道貌、索要贿赂的神仙。
高中阶段
- 鲁迅笔下”四铭”这类人物,用岸然道貌的卫道者姿态,掩盖着最龌龊的心理活动。
- 当网红教授被揭发学术造假时,那些岸然道貌的学术头衔瞬间成了讽刺的注脚。
文学化表达
- 法庭上,他岸然道貌地引用《圣经》,西装袖口却露出受贿名表的反光。
- 中世纪宗教审判官的黑色长袍,将岸然道貌的残酷包裹成神圣仪式。
社会评论
- 某些专家建议”穷人应出租闲置房产”的岸然道貌,暴露了精英阶层的认知脱节。
- 环保峰会上,发达国家代表岸然道貌地指责发展中国家,却回避自身历史排放责任。
错误用法
❌ 误用场景1:单纯形容严肃
错误例句:”毕业典礼上校长岸然道貌地致辞”
解析:缺少虚伪含义,应改用”庄严肃穆”
❌ 误用场景2:赞美品德高尚
错误例句:”这位院士岸然道貌,是学界楷模”
解析:完全背离贬义属性,应改用”德高望重”
❌ 误用场景3:描述艺术作品
错误例句:”这幅观音画像岸然道貌”
解析:宗教艺术的神圣感与虚伪无关,应改用”宝相庄严”
❌ 误用场景4:动物拟人化
错误例句:”动物园里岸然道貌的猩猩惹人发笑”
解析:易混淆”沐猴而冠”的特定用法
❌ 误用场景5:自我描述
错误例句:”我岸然道貌地拒绝了贿赂”
解析:该成语只能用于批判他人,不可自指
你可能感兴趣
褒衣危冠
褒衣危冠是一个古代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衣着风度和气质,具有庄重高雅的含义。它源于古代士人的装束,最早出现在《汉书》中。该成语形容宽袍大袖、高冠的装束,常用于形容古代文人的风度和气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对象,避免滥用。近义词包括宽袍大袖、博带高冠等,反义词则是粗俗不雅等词语。
10首揭露昏臣误国的经典诗词 从杜甫到龚自珍看文人如何用诗歌批判权谋
本文介绍了描写昏臣的古诗词及其解析。这些诗词通过不同的手法和角度揭示了社会百态,以及对昏臣的批判和讽刺。文中详细描述了不同古诗词中的昏臣形象,及其社会意义。同时,对每首诗词的作者、朝代和深层含义进行了解读。这些诗词不仅反映了诗人的道德观念和政治立场,也揭示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生态和道德风尚。通过赏析和解读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背景,以及坚守忠诚和道义的原则的重要性。昏臣的存在不仅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更破坏社会的道德底线和政治生态,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权势和利益所动摇。
不露锋芒
不露锋芒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ù lù fēng máng,意指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才华或实力,保持低调,不张扬。其典故源于古代战争中的军事策略,也反映了君子的处世之道。不露锋芒的近义词有含蓄内敛、韬光养晦等。然而,在某些需要展示能力的场合中,过于保守的不露锋芒可能会阻碍个人发展。同时,不露锋芒与骄傲自大是两个相反的概念,应明确区分。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不露锋芒的正确用法和错误用法。
点头哈腰
“点头哈腰”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过分恭顺、顺从或卑躬屈膝的行为态度。其典故可能源于古代社会的习惯用语或行为模式。该词汇的近义词包括卑躬屈膝、俯首帖耳等,反义词则为傲骨嶙嶙、刚正不阿等。在使用时需注意,不应在描述平等关系中的互动、自嘲或贬低他人,或在正式场合中使用。其错误用法可能会影响个人形象和与他人关系。
道学先生
本文介绍了"道学先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指出了该词的错误用法。道学先生原指注重道学理论而不注重实践的人,其典故来源于古代文献和故事。道学先生的近义词包括儒雅之士、学者和道德家等,反义词则是实干家、行动派和实践者等。文章通过例句展示了道学先生的用法,并强调了在使用时需全面考虑其背后的含义和背景,避免混淆和误用。
断壁残璋
“断壁残璋”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建筑物或器物残破不堪。其含义是形容事物因各种原因变得残破不全,失去原有的价值和美感。该成语出自《汉书·贾山传》,典故源于对古代建筑和器物破坏后景象的描述。它的近义词有破败不堪、残垣断壁等,反义词有完好无损、焕然一新等。在使用时需注意,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建筑物或器物的破旧和残破状态,不适合用于其他场合,并且不能与其他成语混淆使用。
博闻多识
博闻多识是一个成语,意为学识广博,知识丰富。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典籍《礼记·大学》。该成语用来形容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其近义词有“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等,反义词为“孤陋寡闻、才疏学浅”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褒义色彩,避免用错场合或用错对象。例如,不应将“博闻多识”用来形容只是表面上涉猎广泛但没有深入研究的人。同时,在评价一个人时,应综合考虑其专业知识、实践经验、道德品质等方面。博闻多识的人经常通过阅读、学习、经历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见识。
道貌凛然
“道貌凛然”是一个成语,形容人的外貌庄重严肃,使人感到敬畏,代表高尚品德和威严。其典故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形容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外表所散发出的威严和庄重。近义词包括威风凛凛、肃然起敬、堂堂正正等。反义词为轻浮放肆、猥琐卑鄙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装腔作势、内心空虚的人或与庄重、威严无关的场合。该成语在描述人的言行举止、领导风格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道貌岸然
道貌岸然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mào àn rán,形容人的外貌严肃端正,内心却虚伪不实。该成语源自古代,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其近义词包括虚应故事、矫揉造作等,反义词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等。道貌岸然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装得一本正经,内心却与外表不符的人。然而,这个成语不应被滥用来形容善意或正直的人,也不应轻描淡写地用于自嘲或形容他人。本文通过详细解释道貌岸然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及错误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
操觚染翰
操觚染翰是一个描述人擅长写作或挥毫泼墨的成语,意指拿起笔来写作。其最早源自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场景,常用来形容文人的才情和写作技巧。操觚染翰的近义词有舞文弄墨、提笔成章、妙笔生花等,反义词包括胸无点墨、笨嘴拙舌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场合、对象和搭配,避免滥用夸张。通过操觚染翰,可以形容一个人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和优秀文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