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貌俨然
读音
dào mào yǎn rán
含义
- 道:道德、道理,引申为庄重、严肃。
- 貌:外表、仪态。
- 俨然:庄重严肃的样子。
整体含义:形容人外表庄重严肃,显得一本正经,但可能内心并非如此,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典故
- 《庄子·列御寇》:
庄子曾讽刺某些人“道貌岸然”,表面上装得很有道德,实际上却虚伪做作。 - 《后汉书·郭泰传》:
东汉名士郭泰批评某些士人“外饰道貌,内怀奸诈”,指出他们表面正经,实则品行不端。 - 《儒林外史》:
清代吴敬梓在小说中多次描写科举士人“道貌俨然”,讽刺他们装腔作势的虚伪形象。
近义词
- 一本正经:形容人态度严肃,但有时也带有刻板、不自然的意味。
- 正襟危坐:形容人坐姿端正,态度严肃,多用于正式场合。
- 装模作样:故意做出某种样子,显得不自然,带有贬义。
- 假正经:表面正经,实则虚伪,讽刺意味更强。
反义词
- 放荡不羁:形容人行为不受约束,自由洒脱。
- 嬉皮笑脸:形容人态度轻浮,不严肃。
- 玩世不恭:对世事采取不认真的态度,带有消极意味。
- 吊儿郎当:形容人举止散漫,不正经。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老师走进教室时,小明立刻坐直,装出一副道貌俨然的样子。
- 那个叔叔说话时总是道貌俨然,可小朋友们都不喜欢他。
-
小学高年级:
- 他平时道貌俨然,可背地里却经常欺负同学。
- 校长在台上讲话时,表情道貌俨然,同学们都不敢乱动。
-
初中:
- 某些官员在公开场合道貌俨然,私下却贪污腐败。
- 他明明不爱学习,却要在父母面前装得道貌俨然。
-
高中:
- 小说里的反派角色总是道貌俨然,实际上心狠手辣。
- 他表面上道貌俨然,背地里却做了不少见不得人的事。
-
大学及以上:
- 学术界不乏道貌俨然之人,他们高谈阔论,却少有真才实学。
- 政客们常常道貌俨然,但民众早已看透他们的虚伪。
错误用法
-
误用为褒义:
- ❌ 这位教授道貌俨然,深受学生尊敬。(正确应为“这位教授德高望重”)
-
形容外貌严肃但不虚伪:
- ❌ 法官道貌俨然,公正严明。(正确应为“法官威严庄重”)
-
用于形容动物或物体:
- ❌ 这只猫蹲在沙发上,道貌俨然。(正确应为“这只猫蹲在沙发上,一本正经”)
-
与“和蔼可亲”混淆:
- ❌ 老爷爷道貌俨然,总是笑眯眯的。(正确应为“老爷爷和蔼可亲”)
总结:“道貌俨然”多用于讽刺外表庄重、内心虚伪的人,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褒义或形容无关对象。
你可能感兴趣
俨怎么读
本文介绍了汉字“俨”的拼音、部首、笔顺以及详细含义。包括其作为形容词的庄严、好像、活像等含义,以及作为动词的昂首、整理等含义。同时,文章还通过经典文献的引用来进一步解析了“俨”字的多重含义和用法。
道貌凛然
“道貌凛然”是一个成语,形容人的外貌庄重严肃,使人感到敬畏,代表高尚品德和威严。其典故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形容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外表所散发出的威严和庄重。近义词包括威风凛凛、肃然起敬、堂堂正正等。反义词为轻浮放肆、猥琐卑鄙等。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于装腔作势、内心空虚的人或与庄重、威严无关的场合。该成语在描述人的言行举止、领导风格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岸然道貌
本文介绍了成语“岸然道貌”,包括其读音、含义、典故出处,以及与该成语相关的近义词与反义词。文章详细解释了岸然道貌的含义,即形容人的外貌或神态庄重肃穆,多用于形容有德行、有威严的人。此外,本文还给出了岸然道貌的正确使用例句,并强调了其错误用法和注意事项,即在运用时需注意语境的合适性,避免将其用于轻松、随意的场合或与原意不符的对象情境中。
道貌岸然
道貌岸然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mào àn rán,形容人的外貌严肃端正,内心却虚伪不实。该成语源自古代,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其近义词包括虚应故事、矫揉造作等,反义词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等。道貌岸然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装得一本正经,内心却与外表不符的人。然而,这个成语不应被滥用来形容善意或正直的人,也不应轻描淡写地用于自嘲或形容他人。本文通过详细解释道貌岸然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及错误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
嘻皮笑脸是什么意思
嘻皮笑脸的读音读音:xī pí xiǎo liě拼音注音:xī pí xiào liǎn嘻皮笑脸的含义“嘻皮笑脸”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面部表情轻浮、不严肃,常带有嬉皮笑脸、轻浮、戏谑的意味。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态度和行为不庄重,有些轻佻、不正经。嘻皮笑脸的典故“嘻皮笑脸”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它是在日常口语交流中逐渐形成的。不过,从字面意思上可以推测,这个成语可能源于人们对某些轻浮、不严肃的行为和表情的描述。在古代文献中,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类似的表达方式可能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嘻皮笑脸的近义词嬉皮笑脸轻浮嬉笑满面笑容嬉笑怒骂这些词语都带有一定的戏谑、不严肃的意味,可以用
幺么小丑是什么意思
幺么小丑的读音幺么小丑的读音为:yāo me xiǎo chǒu。幺么小丑的含义“幺么小丑”一词,是指那些微不足道、轻浮浅薄、不正经的人或事物。其中,“幺”有轻视、忽视之意,“么”则有微小、琐碎的意思,而“小丑”则指那些不正经、轻浮的人。幺么小丑的典故“幺么小丑”一词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其含义。在古代社会,对于那些不正经、轻浮的人或事物,常常会使用一些带有贬义的词语来形容,而“幺么小丑”就是其中之一。幺么小丑的近义词微不足道:形容事物或人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轻浮浅薄:形容人轻佻浮躁,不深重。卑微小人:形容地位低下、人格卑微的人。幺么小丑的反义词德高望重:形容品德高尚,
涎眉邓眼是什么意思
涎眉邓眼的读音涎眉邓眼的读音为“xián méi dèng yǎn”。涎眉邓眼的含义“涎眉邓眼”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的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神和眉毛,表现出一种滑稽、怪异或者不正经的样子。具体来说,涎眉是指眉目间露出一种痴呆或痴迷的神态,邓眼则指眼神表现出一种呆滞或者傻乎乎的神情。整个短语的含义就是形容人的面部表情非常滑稽、不正经或者呆滞。涎眉邓眼的典故“涎眉邓眼”这个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典故出处,它可能是在民间流传开来的一种俚语。不过,从字面上可以推测,这个成语可能来源于对某些人面部表情的描述,后来逐渐被广泛使用并形成了固定的成语。涎眉邓眼的近义词挤眉弄眼嬉皮笑脸怪模怪样呆头呆脑傻里傻气这些
嬉皮笑脸是什么意思
嬉皮笑脸的读音读音:xī pí xiǎo liǎn拼音注音:xī pí xiào xiǎn嬉皮笑脸的含义“嬉皮笑脸”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的面部表情或态度,通常带有轻浮、不严肃、不正经的意味。这个成语中的“嬉”字表示嬉戏、玩笑的意思,“皮”字则指代人的面部表情,“笑脸”则是指面带笑容。因此,“嬉皮笑脸”整体的含义就是形容人以轻浮、不正经的态度面带笑容,常常用来形容那些不严肃、不专注的人。嬉皮笑脸的典故“嬉皮笑脸”这个成语并没有具体的典故,但它的使用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却十分常见。它反映了人们对一种特定态度或行为的观察和总结,成为了汉语中常用的成语之一。嬉皮笑脸的近义词笑嘻嘻:形容人面带
褒衣危冠
褒衣危冠是一个古代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衣着风度和气质,具有庄重高雅的含义。它源于古代士人的装束,最早出现在《汉书》中。该成语形容宽袍大袖、高冠的装束,常用于形容古代文人的风度和气质。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对象,避免滥用。近义词包括宽袍大袖、博带高冠等,反义词则是粗俗不雅等词语。
作古正经是什么意思
作古正经的读音作古正经的读音为:zuò gǔ zhèng jīng。作古正经的含义“作古正经”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严肃、庄重、不苟言笑的神态。具体来说,它指的是一个人在言行举止上表现得非常正式、规矩,不带有任何轻浮、戏谑的成分。作古正经的典故“作古正经”这个词并没有明确的典故来源,但是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作出古老而正经的样子”。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形容人庄重严肃的词语,这些词语后来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作古正经”这个成语。作古正经的近义词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庄重严肃:指人的态度、举止等严肃而认真。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严肃,有时带有讽刺意味。郑重其辞:指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