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进尺

得寸进尺:贪得无厌的警示

读音

得寸进尺:dé cùn jìn chǐ

含义

  • :获得,得到
  • :古代长度单位,比喻微小的利益
  • :进一步,向前推进
  • :比“寸”更大的长度单位,比喻更大的利益

整体含义:形容人贪心不足,得到一点利益后,还想得到更多,比喻欲望无止境,不知满足。

典故

1. 战国策·秦策三

战国时期,秦国不断扩张领土,吞并周边小国。范雎向秦王进谏时提到:“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意思是秦国每占领一寸土地,就实际增加一寸领土,后来演变成“得寸进尺”,形容贪得无厌。

2. 《左传》中的贪婪之祸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智伯向韩、魏、赵三家索要土地,韩、魏被迫割让,但赵襄子拒绝。智伯得寸进尺,联合韩、魏攻打赵国,最终反被三家联合消灭。这个故事警示贪心不足终将自食恶果。

近义词

  1. 贪得无厌:贪心永不满足。
  2. 欲壑难填:欲望像深谷一样难以填满。
  3. 得陇望蜀:比喻贪心不足,得到一处还想要另一处。
  4. 贪心不足:形容人永不满足。

反义词

  1. 知足常乐:懂得满足才能长久快乐。
  2. 适可而止:做事有分寸,不过度。
  3. 安分守己:安于本分,不贪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4. 见好就收:得到好处后及时收手,不贪多。

例句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1. 小明已经吃了一块蛋糕,还想再要一块,真是得寸进尺!
  2. 老师允许大家课间多玩5分钟,小华却要求再玩10分钟,太得寸进尺了。
  3. 妈妈答应买一个玩具,弟弟却要买三个,真是得寸进尺。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1. 老板给他加薪后,他居然要求升职,真是得寸进尺。
  2. 邻居借了我的书不还,还想再借一本,太得寸进尺了。
  3. 他已经占了半个桌子,还要再挪过来一点,真是得寸进尺。

初中

  1. 公司已经给了他优厚的待遇,他还要求额外奖金,简直是得寸进尺。
  2. 某些国家侵占别国领土后,还想进一步扩张,完全就是得寸进尺。
  3. 朋友借了我的钱没还,又来找我借,这种行为就是得寸进尺。

高中及以上

  1. 谈判中,对方在获得让步后仍步步紧逼,明显是得寸进尺。
  2. 历史上许多帝国因得寸进尺的扩张政策最终走向衰亡。
  3. 职场中,有些人得到一点权力就滥用,甚至得寸进尺地欺压同事。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积极进取”

❌ 错误例句:他学习很努力,总是得寸进尺,争取更好的成绩。
✅ 正确表达:他学习很努力,不断进取,争取更好的成绩。

2. 误用为“合理争取”

❌ 错误例句:员工要求合理加薪,老板却说他们得寸进尺。
✅ 正确表达:员工要求合理加薪,这是正当诉求,不应被指责。

3. 误用为“逐步进步”

❌ 错误例句:科技发展得寸进尺,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不断突破。
✅ 正确表达: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不断突破。

4. 误用为“合理协商”

❌ 错误例句:两国谈判时,一方提出合理要求,却被对方说得寸进尺。
✅ 正确表达:两国谈判时,一方提出合理要求,应被认真对待。

总结:“得寸进尺”是贬义词,专指贪心不足的行为,不可用于褒义或中性语境。使用时需注意感情色彩,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得寸进尺

本文介绍了成语“得寸进尺”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得到好处后不知满足,继续提出更高要求的行为,批评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同时,文章也强调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场合、对象和避免滥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适当提醒和引导他人,让他们懂得知足常乐的重要性。

得步进步

得步进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é bù jìn bù。它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任务中取得初步进展后,持续努力、不断进步的积极态度和行动。该成语体现了持续努力、不断进取的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有深厚根基。得步进步的含义也指不断进步、不断追求自我提升的过程。常见的近义词有持续进步、步步为营等,反义词则是停滞不前、安于现状等。然而,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得步进步这个成语常常被误用或滥用。正确的使用方式应该结合具体语境和表达需要,避免常见的错误用法,以准确传达该成语所蕴含的积极含义。

得陇望蜀

得陇望蜀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é lǒng wàng shǔ。它的含义是在得到一些成就或满足后,仍然渴望得到更多,比喻贪心不足、不知满足。该成语源于中国古代传说。除了得陇望蜀的近义词如贪得无厌、欲壑难填、见异思迁,其反义词有心满意足、知足常乐、适可而止。文章还提供了得陇望蜀的例句和错误用法的提醒。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含义是否符合成语的本意。

获陇望蜀

“获陇望蜀”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中国的典故,读音为huò lǒng wàng shǔ。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贪得无厌,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的心态。其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两个地名——陇和蜀。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警示人们要知足常乐。近义词包括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等,反义词则是知足常乐、心满意足等。该成语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误解或滥用,应正确理解其含义并谨慎使用。文章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本文介绍了汉语成语“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等。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贪心不足,贪婪无度,对已经拥有的东西不满足,还想要更多。文章指出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告诫人们要懂得知足常乐,不要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同时,文章也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不应用于形容正常的物质追求或生活需求,而应指代那些过度贪婪、不顾一切追求更多利益的行为。摘要字数控制在约160字以内。

聚敛无厌是什么意思

聚敛无厌是一个贬义词,读音为jù liǎn wú yàn,指的是不断积聚财富,贪得无厌,不知满足的行为。典故源于古代追求财富的权贵和富商巨贾。该词的近义词包括贪得无厌和贪心不足蛇吞象等。反义词为知足常乐和清正廉洁等。使用时需注意其贬义性质,避免误用为褒义词或用于描述非贪婪行为。错误用法包括与其他成语混用不当等。

偃鼠饮河是什么意思

偃鼠饮河的读音偃鼠饮河的读音为:yǎn shǔ yǐn hé。偃鼠饮河的含义“偃鼠饮河”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比喻贪心不足,欲望无度。其中,“偃鼠”指的是蜷缩的鼠,而“饮河”则是指鼠在河边饮水。整个成语的含义是形容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就像蜷缩的鼠在河边饮水一样,永远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偃鼠饮河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出自《庄子·外物》篇,其中讲述了“偃鼠饮河”的故事。故事中,有一只蜷缩的鼠在河边饮水,它不断地喝着河水,但总是觉得不够满足。当其他动物问它为何如此贪心时,它回答说:“我喝的是河水,但我想要的是大海。”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贪心不足的人总是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偃鼠饮河的近义词贪得无厌:形容贪心不足

鼷鼠饮河是什么意思

鼷鼠饮河的读音鼷鼠饮河的拼音是(xī shǔ yǐn hé)。鼷鼠饮河的含义“鼷鼠饮河”是一个成语,源自于古代的寓言故事。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形容鼷鼠只喝河中的一点点水,用来比喻贪图小利,或者形容贪心不足,甚至表示极小量的需求或满足。鼷鼠饮河的典故鼷鼠是一种体型非常小的哺乳动物,通常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地方。在古代的寓言故事中,鼷鼠因为贪图河中的水而试图一次喝完整条河流,结果被人们嘲笑为贪心不足。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鼷鼠饮河”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贪心不足、贪图小利的人。鼷鼠饮河的近义词贪得无厌贪心不足咎由自取欲壑难填以上这些词语都表示一种贪心、不知满足的意思,与“鼷鼠饮河”有类似的含义。鼷鼠

贪婪无厌是什么意思

贪婪无厌的读音标注拼音:tān lán wú yàn。贪婪无厌的含义“贪婪无厌”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欲望无穷无尽,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其中,“贪婪”指的是贪心、不知足;“无厌”则表示没有满足的时候。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贪心不足、贪得无厌的人。贪婪无厌的典故该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庄子》中的“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偻鼠饮河,不过满腹”的故事。故事中描述了各种生物对于食物和生存环境的满足感,而人类却常常因为贪婪而无法满足。此外,还有一些历史人物的故事也与这个成语有关,如某些贪官污吏的例子,他们贪得无厌,最终自食其果。贪婪无厌的近义词贪得无厌欲壑难填贪心不足不知餍足欲求

贪心不足是什么意思

贪心不足的读音贪心不足的拼音为tān xīn bù zú。贪心不足的含义“贪心不足”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欲望永无止境,永远无法满足。它通常用来描述那些贪得无厌、永不满足的人。这个成语强调了人性的贪婪和欲望的无穷性,也暗示了过度的欲望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贪心不足的典故“贪心不足”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故事和寓言。其中一个常见的典故是关于一个贪婪的人,他总是想要更多,无论得到多少都感觉不够。他不断地追求财富和权力,但永远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贪心不足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可能导致人们失去幸福和满足感。贪心不足的近义词欲壑难填:形容欲望像深谷一样难以填满。贪得无厌:形容贪婪到极点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