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进尺

得寸进尺:贪得无厌的警示

读音

dé cùn jìn chǐ

含义

  • :获得,得到
  • :古代长度单位,约等于3.33厘米,比喻微小的利益
  • :进一步,向前推进
  • :古代长度单位,约等于33.33厘米,比喻更大的利益

整体含义:形容一个人贪心不足,得到一点利益后,还想要更多,步步紧逼,不知满足。

典故

1. 战国策·秦策三

战国时期,秦国不断扩张领土,吞并周边小国。范雎向秦王进谏时提到:“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意思是秦国每占领一寸土地,都是实实在在的扩张。后来,人们用“得寸进尺”形容贪得无厌的行为。

2. 《韩非子·喻老》

韩非子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人得到邻居赠送的一寸布,却嫌不够,又想要一尺布。邻居拒绝后,他反而怨恨对方。这个故事讽刺了贪心不足的人。

近义词

  1. 贪得无厌:形容贪心永不满足。
  2. 得陇望蜀:比喻贪心不足,得到一处还想要另一处。
  3. 欲壑难填:形容欲望像深谷一样难以填满。
  4. 贪心不足蛇吞象:比喻贪心太大,最终自食恶果。

反义词

  1. 知足常乐:懂得满足,才能保持快乐。
  2. 适可而止:做事有分寸,不过度索取。
  3. 见好就收:在合适的时机停止,不贪多。
  4. 知止不殆: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陷入危险。

例句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1. 小明已经吃了一块蛋糕,还想再要一块,真是得寸进尺!
  2. 老师给了小红一朵小红花,她还想要更多,太得寸进尺了。
  3. 弟弟玩了我的玩具,还想拿走,真是得寸进尺。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1. 他已经借了我的铅笔,现在又要借橡皮,真是得寸进尺。
  2. 老板给他加了一次工资,他还要求更多,简直是得寸进尺。
  3. 邻居借了我家的梯子,现在又想借工具箱,太得寸进尺了。

初中

  1. 公司已经同意了他的调薪申请,他还要求额外奖金,真是得寸进尺。
  2. 甲方在合同谈判中不断提出新要求,完全是得寸进尺的行为。
  3. 他借了我的笔记,现在还想让我帮他写作业,太过分了。

高中及以上

  1. 国际关系中,某些国家在获得经济利益后,还试图干涉内政,典型的得寸进尺。
  2. 谈判桌上,对方一再提高条件,丝毫不让步,简直是得寸进尺。
  3. 他已经得到了部分股权,现在还想掌控整个公司,野心太大。

文学化表达

  1. 欲望如野草,得寸进尺,终将吞噬理智的篱笆。
  2. 人性之贪,往往得寸进尺,最终自毁长城。
  3. 他步步紧逼,得寸进尺,最终众叛亲离。

职场/社会场景

  1. 客户在签约后不断追加要求,完全是得寸进尺的做法。
  2. 上级已经批准了他的请假,他还想延长假期,太不知足了。
  3. 合作方在拿到首付款后,又要求提高预算,真是得寸进尺。

历史/政治类比

  1. 历史上,侵略者往往得寸进尺,最终激起反抗。
  2. 外交谈判中,一方若得寸进尺,必然导致谈判破裂。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积极进取”

    • ❌ 错误例句:“他学习很努力,总是得寸进尺,争取更好的成绩。”
    • ✅ 正确用法:“得寸进尺”是贬义词,不能用于表扬努力。
  2. 误用为“循序渐进”

    • ❌ 错误例句:“科学研究要得寸进尺,一步步探索。”
    • ✅ 正确用法:“循序渐进”才是中性词,表示逐步推进。
  3. 误用为“合理争取”

    • ❌ 错误例句:“员工要求合理加薪,不能说是得寸进尺。”
    • ✅ 正确用法:“得寸进尺”强调贪心,合理诉求不适用。
  4. 误用于褒义场景

    • ❌ 错误例句:“他得寸进尺,终于实现了梦想。”
    • ✅ 正确用法:梦想的实现应该用“坚持不懈”等褒义词。

总结:“得寸进尺”是贬义词,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中性或褒义表达。

你可能感兴趣

得寸进尺

得寸得尺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é cùn dé chǐ,表示在得到一点好处后,想要得到更多,形容贪心不足的人。该成语源于古代故事,也与此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有关。其近义词有“近水楼台先得月”、“贪多嚼不烂”、“欲壑难填”,反义词有“知足常乐”、“知止不殆”、“淡泊明志”。得寸得尺的错误用法包括滥用场合、与“恩将仇报”混淆以及与“步步为营”混淆。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区分。

得步进步

得步进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é bù jìn bù。它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任务中取得初步进展后,持续努力、不断进步的积极态度和行动。该成语体现了持续努力、不断进取的价值观,在中国文化中有深厚根基。得步进步的含义也指不断进步、不断追求自我提升的过程。常见的近义词有持续进步、步步为营等,反义词则是停滞不前、安于现状等。然而,在日常使用和写作中,得步进步这个成语常常被误用或滥用。正确的使用方式应该结合具体语境和表达需要,避免常见的错误用法,以准确传达该成语所蕴含的积极含义。

得陇望蜀

得陇望蜀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é lǒng wàng shǔ。它的含义是在得到一些成就或满足后,仍然渴望得到更多,比喻贪心不足、不知满足。该成语源于中国古代传说。除了得陇望蜀的近义词如贪得无厌、欲壑难填、见异思迁,其反义词有心满意足、知足常乐、适可而止。文章还提供了得陇望蜀的例句和错误用法的提醒。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含义是否符合成语的本意。

获陇望蜀

“获陇望蜀”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中国的典故,读音为huò lǒng wàng shǔ。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贪得无厌,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的心态。其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两个地名——陇和蜀。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警示人们要知足常乐。近义词包括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等,反义词则是知足常乐、心满意足等。该成语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误解或滥用,应正确理解其含义并谨慎使用。文章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得寸则寸

“得寸则寸”这个成语的读音为dé cùn zé cùn,含义是形容人贪得无厌,贪图更多,不知满足。其最早来源于《左传》,用来形容贪心不足的人。这个成语的典故有两个版本,其中一个描述了一个贪婪的人在得到一寸土地后还想再得到更多,最终导致人们的不满。另一个版本则认为它源于古代贸易中,一方在得到一点好处后就想要更多。该成语的近义词包括“贪得无厌”、“贪心不足”、“欲壑难填”等,反义词为“知足常乐”、“知足不辱”等。文章还提供了多个例句以展示其用法,并指出在正式场合或严肃语境中需慎重使用,避免误用为褒义或中性词。

猦穅及米

文章介绍了成语“猦穅及米”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并给出了在不同情境下的正确和错误用法。该成语形容贪得无厌,不择手段追求更大利益的行为。正确使用该成语,能够警示人们不要贪得无厌,要适可而止。文章还指出了在非贪婪情境或正面评价情境下使用此成语是不恰当的错误用法。

得尺得寸

得尺得寸的读音为dé chǐ dé cùn,形容人贪得无厌,贪图小利。源于古代典故,表示得到一点就想要更多,永远不知足。近义词包括贪得无厌、贪心不足等,反义词为知足常乐、知止不殆。使用得尺得寸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不当场合使用、误用“得”字、过度使用等。通过这个成语的介绍和解释,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八字没见一撇

“八字没见一撇”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原意形容事情进展缓慢或轮廓尚不清晰。这个成语的典故与古代书法或婚俗有关。其近义词为“尚无头绪、毫无进展、进展缓慢、才刚刚开始、尚未着手”,反义词为“一帆风顺、势如破竹、迅速完成、进展神速、圆满成功”。该成语用于描述工作、生活中的各种进展情况缓慢或计划刚刚开始的情况。然而,需注意避免误用或滥用该成语,特别是在描述已完成或接近完成的事情时,以及在不适合的语境中轻率使用。

拔葵啖枣

拔葵啖枣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á kuí dàn zǎo。它用来形容贪小便宜、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比喻只追求微小利益而忽视更大的利益或整体利益。该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拔葵啖枣的近义词包括贪小失大、目光短浅等,反义词则为高瞻远瞩、大公无私等。该成语错误用法是忽略整体利益和长远影响,只关注微小细节。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和实际情况决定。

冠上加冠

本文介绍了成语“冠上加冠”的读音、含义、典故和近义词反义词等。该成语形容过度修饰或重复的修饰,比喻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增加更多的荣誉或头衔,常带有讽刺或贬义色彩。文章提供了多个例句来具体展示该成语的使用场景,并强调了正确使用该成语的重要性,避免误用或过度使用。同时,也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及示例场景。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