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
读音
dé lǒng wàng shǔ
含义
- 得:得到,获得。
- 陇:古代地名,指陇右(今甘肃一带)。
- 望:眺望,引申为贪图。
- 蜀:古代地名,指蜀地(今四川一带)。
整体含义:比喻贪心不足,得到一处利益后,又觊觎另一处利益。形容人不知满足,贪得无厌。
典故
- 《后汉书·岑彭传》: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派大将岑彭攻打陇右(今甘肃一带),成功占领后,又命令他继续进攻蜀地(今四川一带)。岑彭感叹道:“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意思是人总是贪心不足,刚得到陇地,又想要蜀地。
- 《晋书·宣帝纪》:司马懿在平定陇西后,又谋划夺取蜀地,同样体现了“得陇望蜀”的贪心心理。
近义词
- 贪得无厌:形容贪心极大,永不满足。
- 得寸进尺:比喻贪心不足,得到一点后还想得到更多。
- 欲壑难填:形容欲望像深谷一样难以填满。
- 贪心不足:指贪求利益,不知满足。
反义词
- 知足常乐:懂得满足,才能保持快乐。
- 适可而止:做事要有分寸,不要过分贪求。
- 安分守己:安于本分,不贪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 清心寡欲:心境淡泊,欲望很少。
例句
- 小学低年级:小明已经有一个玩具车了,但他还想要新的,真是得陇望蜀。
- 小学高年级:他刚买了一本漫画,又缠着妈妈买另一本,真是得陇望蜀。
- 初中:公司刚给他加薪,他又要求升职,老板觉得他有点得陇望蜀。
- 高中:某些国家在侵占邻国领土后,仍不满足,继续扩张,完全是得陇望蜀的表现。
- 大学及以上:在商业竞争中,有些企业不断吞并小公司,却仍不满足,继续扩张市场,这种得陇望蜀的行为最终可能导致垄断。
- 日常口语:你已经买了那么多衣服,还想要新的?别得陇望蜀了!
- 写作例句:他的野心太大,刚取得一点成绩,就想着更大的目标,真是得陇望蜀。
- 寓言故事:狐狸得到一块肉后,又盯上了乌鸦嘴里的另一块,真是典型的得陇望蜀。
- 历史评论:古代许多帝王在统一中原后,仍不满足,继续征讨四方,体现了得陇望蜀的野心。
- 商业分析:这家公司已经占据市场30%的份额,却仍不断收购竞争对手,可谓得陇望蜀。
- 寓言改编:猴子摘了一个桃子,又想要树上的香蕉,结果摔了下来,这就是得陇望蜀的后果。
- 职场建议:在职场上,适当进取是好事,但不要得陇望蜀,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 家庭教育:父母要教育孩子学会知足,不要养成得陇望蜀的习惯。
- 社会现象:有些人买了房子又想换更大的,买了车又想换更贵的,这种得陇望蜀的心态让人疲惫。
- 国际关系:某些强国在控制一个地区后,仍不满足,继续干涉他国内政,这是典型的得陇望蜀。
- 寓言新编:农夫救了一条蛇,蛇却想咬他,真是得陇望蜀,恩将仇报。
- 心理学分析:得陇望蜀的心态往往源于内心的不安全感,总认为“还不够”。
- 经济学观点:消费者的得陇望蜀心理推动了市场的无限扩张,但也可能导致资源浪费。
- 哲学思考:得陇望蜀是人类欲望的体现,但真正的智慧在于知足。
- 环保呼吁: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已经足够,不要再得陇望蜀,破坏地球生态。
错误用法
-
误用为“积极进取”:
- ❌ 错误例句:他不断学习新知识,真是得陇望蜀。
- ✅ 正确解释:“得陇望蜀”是贬义词,形容贪心,不能用于褒义。
-
误用为“目标远大”:
- ❌ 错误例句:科学家们得陇望蜀,不断探索宇宙奥秘。
- ✅ 正确解释:这里应该用“孜孜不倦”或“追求卓越”。
-
误用为“勤奋努力”:
- ❌ 错误例句:她每天加班,得陇望蜀,想要升职加薪。
- ✅ 正确解释:这里应该用“勤奋上进”或“努力拼搏”。
-
误用为“好奇心强”:
- ❌ 错误例句:小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总是得陇望蜀。
- ✅ 正确解释:这里应该用“求知欲旺盛”或“充满探索精神”。
-
误用为“追求完美”:
- ❌ 错误例句: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有点得陇望蜀。
- ✅ 正确解释:这里应该用“追求极致”或“力求完美”。
你可能感兴趣
陇怎么读 3分钟掌握lǒng的正确发音与甘肃历史文化
这篇文章介绍了陇的拼音、部首、笔顺、含义及详细解析。陇是一种地名,位于陕西和甘肃交界处,也是甘肃的别称。此外,陇还有垄、聚集等含义。文章详细解析了陇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如陇山、陇西、陇上等。
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本文介绍了汉语成语“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等。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贪心不足,贪婪无度,对已经拥有的东西不满足,还想要更多。文章指出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告诫人们要懂得知足常乐,不要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同时,文章也指出了该成语的错误用法,不应用于形容正常的物质追求或生活需求,而应指代那些过度贪婪、不顾一切追求更多利益的行为。摘要字数控制在约160字以内。
蜀字怎么读拼音怎么写 13画笔顺详解与5大历史文化含义解析
蜀是一个朝代名,也是四川的别称。它指的是古代蜀国的地区,包括现今的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蜀作为朝代名,曾存在于三国时期和后十国时期,分别为蜀汉和前蜀、后蜀两个时期。蜀也有象形文字的含义,指蛾蝶类的幼虫。文章中详细解析了蜀的各种含义和历史背景。
得寸进尺
本文介绍了成语“得寸进尺”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例句以及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得到好处后不知满足,继续提出更高要求的行为,批评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同时,文章也强调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场合、对象和避免滥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适当提醒和引导他人,让他们懂得知足常乐的重要性。
获陇望蜀
“获陇望蜀”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中国的典故,读音为huò lǒng wàng shǔ。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贪得无厌,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的心态。其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两个地名——陇和蜀。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警示人们要知足常乐。近义词包括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等,反义词则是知足常乐、心满意足等。该成语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误解或滥用,应正确理解其含义并谨慎使用。文章详细解释了该成语的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得寸进尺
得寸得尺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é cùn dé chǐ,表示在得到一点好处后,想要得到更多,形容贪心不足的人。该成语源于古代故事,也与此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有关。其近义词有“近水楼台先得月”、“贪多嚼不烂”、“欲壑难填”,反义词有“知足常乐”、“知止不殆”、“淡泊明志”。得寸得尺的错误用法包括滥用场合、与“恩将仇报”混淆以及与“步步为营”混淆。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区分。
骑马寻马是什么意思
“骑马寻马”是一个成语,读音为qí mǎ xún mǎ。它比喻已经有了好的条件或机会却还不知足,追求更好的,形容人贪心不足。其可能源于古代的马匹交易和骑士文化。这个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得陇望蜀”、“贪心不足”和“欲壑难填”,反义词则是“知足常乐”、“适可而止”和“见好就收”。使用不当或不恰当的使用骑马寻马这个成语可能会导致语义混淆或误解。
知足不辱是什么意思
知足不辱的读音读音:zhú zhī bù rǔ拼音:zhú fú bù yù知足不辱的含义“知足不辱”是一个成语,它意味着知道满足的人不会遭受侮辱或耻辱。这个成语强调了知足常乐的道理,告诫人们不要贪心不足,要懂得适可而止,这样才能避免因贪心而招致不必要的损失和羞辱。知足不辱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常常为了追求更多的财富和权力而不断努力,但有时候过度的追求反而会带来灾难。因此,有些人开始懂得知足,认为只有知足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羞辱和灾难。这个成语的典故也常常被用来比喻那些懂得适可而止、不贪心的人。典故一据传,古代有一位智者,他总是知足常乐,不追求过多的财富和权力。他常
蛇欲吞象是什么意思
“蛇欲吞象”是一个成语,形容人的欲望或野心过大,不切实际。该成语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警示贪心不足、野心勃勃的人。其近义词包括“贪心不足”和“野心勃勃”,反义词为“知足常乐”和“量力而行”。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避免滥用或误用。文章通过多个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饕餮之徒是什么意思
饕餮之徒的读音饕餮之徒的读音为tāo tiè zhī tú。饕餮之徒的含义"饕餮"一词在古代指贪吃者,也指贪食猛兽的名称。而"之徒"则表示一类人。因此,"饕餮之徒"指的是贪食无度、贪得无厌的人,形容其贪婪、无节制地追求物质享受和财富。饕餮之徒的典故"饕餮"一词源于古代的青铜器上的纹饰,常被用来形容贪婪、凶猛的形象。在古代文献中,有多个典故涉及到"饕餮之徒"。例如,《左传》中记载了周朝时期一位名叫"师旷"的乐师,他因为贪食无度而被形容为"饕餮之徒"。此外,还有许多古代故事和成语中也出现了与"饕餮"相关的描述,都强调了贪婪、无节制的行为。饕餮之徒的近义词贪婪之人:指贪心不足、不知满足的人。贪得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