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傍苦李
读音
dào páng kǔ lǐ
含义
- 道:道路。
- 傍:旁边。
- 苦:味道苦涩。
- 李:李子,一种水果。
整体含义:比喻被人忽视或抛弃的事物,也指因无人问津而显得低劣的东西。
典故
- 《世说新语·雅量》:
东晋名士王戎七岁时,与同伴游玩,看到路边李树结满果实。其他孩子争相摘取,唯独王戎不动。别人问他为何不去摘,他说:“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果然,摘下的李子苦涩难吃。 - 《晋书·王戎传》:
王戎幼年聪慧,善于观察。他通过李树生长在路边却无人采摘的现象,推断出李子味道不佳,展现了过人的智慧。
近义词
- 弃如敝屣:形容被抛弃的东西毫无价值。
- 无人问津:指某物或某事无人关注。
- 冷落门庭:比喻不受欢迎或不被重视。
- 明珠暗投:比喻珍贵之物被埋没或不被赏识。
反义词
- 炙手可热:形容某物或某人极受追捧。
- 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相追逐某物。
- 门庭若市:形容非常热闹,受人欢迎。
- 众星捧月:比喻众人围绕、推崇某物或某人。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这个玩具被丢在角落里,像道傍苦李一样没人要。
- 小明不喜欢吃酸的水果,觉得它们像道傍苦李。
-
小学高年级:
- 这本书放在书店很久都没人买,真是道傍苦李。
- 那个公园因为太偏僻,游客稀少,成了道傍苦李。
-
初中:
- 他的才华被埋没,就像道傍苦李,无人赏识。
- 这家餐厅位置不好,生意冷清,简直是道傍苦李。
-
高中:
-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劣质产品终将成为道傍苦李。
- 某些传统技艺因缺乏传承人,逐渐沦为道傍苦李。
-
大学及以上:
- 在资本洪流中,小众文化往往被视为道傍苦李。
- 那些被时代淘汰的技术,如今已是道傍苦李。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好东西无人识”:
- ❌ 这幅名画被当作道傍苦李,真是可惜。(正确应为“明珠暗投”)
- ❌ 他的发明被忽视,成了道傍苦李。(应使用“怀才不遇”)
-
误用于形容主动放弃:
- ❌ 他主动辞职,像道傍苦李一样离开公司。(成语强调被动被忽视,而非主动选择)
-
误用于形容短暂冷落:
- ❌ 这款手机刚上市时是道傍苦李,后来却火了。(成语指长期被忽视,而非暂时现象)
-
误用于褒义:
- ❌ 她甘愿做道傍苦李,默默奉献。(成语含贬义,不适用于赞美)
“道傍苦李”生动体现了事物因品质低劣或环境不利而被冷落的现象,使用时需注意其贬义色彩及具体语境。
你可能感兴趣
避瓜防李
避瓜防李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ì guā fáng lǐ。它比喻避免招惹小人或避免招惹祸端,表达一种谨慎态度和行动。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故事,无论是哪种说法,都传达了人们为了避免麻烦或灾祸而采取的谨慎态度。其近义词包括谨言慎行、小心翼翼等,反义词则包括大胆妄为、无所顾忌等。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使用“避瓜防李”时需要注意其含义和语境的匹配性,避免使用不当导致误解。
夭桃穠李是什么意思
夭桃穠李的读音夭桃穠李的读音为yāo táo nóng lǐ。夭桃穠李的含义夭桃穠李,指艳丽的春天景色或美丽如花的年轻女子。其中,“夭”表示艳丽,“桃”和“李”都是美丽的树,而“穠”则表示茂盛、丰满。整个成语形容的是花木繁茂、美丽动人的景象。夭桃穠李的典故该成语出自于《诗经·周南·桃夭》篇,原句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描述了桃花盛开的美景和女子出嫁时的美好情景。后来,“夭桃穠李”就用来形容女子美丽如花,也用来形容春光明媚、繁花似锦的景象。夭桃穠李的出处除了《诗经》之外,该成语也出现在其他古代文献中,如《文选·张衡<思玄赋>》等。这些典故和出处都充分展示了该成语
道边苦李
道边苦李的拼音是dào biān kǔ l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外表不起眼但内在有独特价值的事物或人,也形容身处困境却保持坚韧品质的人。它来源于古代典故,涉及王戎家的李树。道边苦李的近义词如苦尽甘来、寒梅傲雪,反义词如浮华若梦、浅尝辄止。在使用时,需注意不当的语境和滥用成语的问题。例句展示了道边苦李在不同情境下的用法。
道旁苦李
道旁苦李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páng kǔ lǐ,意思是指被忽视的事物或人,常用来比喻那些不被人所重视或理解的人或事物。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古代故事,描述的是道路旁边的李子树因为长久无人问津,其上的李子变得苦涩。此外,该成语还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或事物被忽视或遗忘的境况。道旁苦李的近义词有遗珠弃璧、无人问津等,反义词有众星捧月、备受瞩目等。在日常使用中要正确使用该成语,避免误用。该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作品、电影、人才等被忽视的情况。
弃之如敝屐是什么意思
本文介绍了成语“弃之如敝屐”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形容对某物或某人的态度非常轻视、不珍惜,像丢弃破旧的鞋子一样。文章还提醒读者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对象的恰当性,避免随意使用。通过一系列例句,文章展示了该成语在实际情况中的运用。
分文不值
本文介绍了成语“分文不值”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同时提供了使用示例和错误用法提示。该成语用来形容某物或某人的价值极低,甚至毫无价值。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运用该成语,避免在使用中出现错误。
爱如珍宝
本文介绍了成语“爱如珍宝”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表示对某人或某物的热爱和珍视程度极高,如同珍视贵重的宝物一样。文章还提供了相关例句,说明了在父母对子女、个人收藏品等不同场合中的用法。同时,也指出了在某些语境下使用“爱如珍宝”可能显得过于夸张或不恰当的情况。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一顾千金是什么意思
一顾千金的读音一顾千金读音为 yī gù qiān jīn。其中,“顾”字在这里表示“看一眼”,“千金”则表示价值极高。一顾千金的含义一顾千金,字面意思为看一眼就价值千金。它用来形容某人的才华、容貌、作品等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吸引力,只需稍加注意或欣赏,便觉得其价值非凡。也常用来形容某人的意见、建议或作品等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影响力。一顾千金的典故一顾千金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典故。其中最著名的典故之一是关于战国时期著名美女卓文君的故事。据说卓文君的容貌和才情出众,吸引了众多男子前来求婚。然而,她对众多求婚者并不感兴趣,直到遇到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对卓文君一见倾心,写下了许多赞美她的诗篇,其中有一句“一顾
余杯冷炙是什么意思
余杯冷炙的读音拼音:yú bēi lěng zhì。余杯冷炙的含义“余杯冷炙”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别人吃剩下的酒食,比喻别人的恩惠或别人剩下的东西。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某种东西已经不再新鲜、不再受欢迎,或者用来形容自己得到的恩惠、待遇等是别人施舍的。余杯冷炙的典故“余杯冷炙”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古代的宴请习俗。在古代,宴请时常常会准备酒食等食物供客人享用。如果宴请结束后,剩下的酒食没有被及时处理掉,就会变得冷硬难以下咽。因此,“余杯冷炙”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别人吃剩下的酒食,也引申为别人的恩惠或别人剩下的东西。据史书记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代,当时有一位文人描写了他在一次宴请中得到的待遇,形容自己
一笑千金是什么意思
一笑千金的读音一笑千金的读音为:yī xiào qiān jīn。一笑千金的含义“一笑千金”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笑容的珍贵和价值。它意味着一个微笑的价值胜过千两黄金,形容笑容的难得和宝贵。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人的笑容非常迷人,或者某个人的微笑具有极高的价值和重要性。一笑千金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人墨客之间。据传,古代有一个人非常吝啬,他甚至不愿意花费一分钱。然而,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的笑容让他心生感动,他觉得这个笑容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千两黄金。于是,他便用“一笑千金”来形容这个笑容的珍贵和价值。从此,“一笑千金”便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此外,还有其他的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