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边苦李

道边苦李

读音

dào biān kǔ lǐ

含义

  • :道路,路边。
  • :旁边,边缘。
  • :味道苦涩,引申为不好、不受欢迎。
  • :李子,一种水果。

整体含义:指生长在路边的李子,因无人采摘而显得苦涩,比喻被人忽视或不受重视的事物,也用来形容因无人问津而显得低劣的东西。

典故

  1. 《世说新语·雅量》
    东晋时期,王戎七岁时与小伙伴玩耍,看到路边李树结满果实,其他孩子争相去摘,唯独王戎不动。别人问他为何不去,他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果然,摘下的李子苦涩难吃。王戎因此被认为聪明过人。
  2. 《晋书·王戎传》
    王戎幼年聪慧,善于观察。他通过路边李树无人采摘的现象,推断出李子味道不佳,展现了敏锐的洞察力。

近义词

  1. 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无人问津。
  2. 无人问津:指没有人关心或过问。
  3. 弃如敝屣:比喻像破鞋一样被抛弃,形容不受重视。
  4. 冷落萧条:形容环境或事物无人关注,显得凄凉。

反义词

  1. 炙手可热:形容权势或事物极受追捧。
  2. 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相追逐某事物。
  3. 洛阳纸贵:形容作品受欢迎,广为流传。
  4. 众星捧月:比喻许多人围绕、推崇某人或某物。

例句

  1. 小学低年级

    • 这棵李子树长在路边,没人摘它的果子,真是“道边苦李”。
    • 王戎看到路边的李子,说它们一定是苦的,果然没错!
  2. 小学高年级

    • 那家小店位置偏僻,生意冷清,简直是“道边苦李”。
    • 这本书放在书架最底层,无人问津,成了“道边苦李”。
  3. 初中

    • 他的才华被埋没,就像“道边苦李”,无人赏识。
    • 这个项目因缺乏宣传,最终成了“道边苦李”。
  4. 高中

    •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缺乏创新的产品难免沦为“道边苦李”。
    • 某些传统文化因无人传承,逐渐成了“道边苦李”。
  5. 大学及以上

    • 在学术圈,若论文缺乏新意,很容易成为“道边苦李”,无人引用。
    •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起初不被认可,如同“道边苦李”,后来才被发掘。

错误用法

  1. 误用为“路边甜李”

    • ❌ 这棵树上的李子又大又甜,真是“道边苦李”。(错误,成语指苦涩、不受欢迎的李子。)
  2. 误用于形容受欢迎的事物

    • ❌ 这款手机销量火爆,简直是“道边苦李”。(错误,应使用“炙手可热”等词。)
  3. 误用于形容人的性格

    • ❌ 他性格内向,像“道边苦李”一样。(错误,成语不用于形容性格。)
  4. 误用于赞美事物

    • ❌ 这幅画虽然小众,但像“道边苦李”一样独特。(错误,成语含贬义,不宜用于赞美。)

“道边苦李”生动地描绘了被忽视的事物的命运,使用时需注意其贬义色彩,避免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作舍道边是什么意思

作舍道边的读音作舍道边的拼音是:zuò shè dào biān。作舍道边的含义“作舍道边”这个成语的含义是在路旁建造房屋。原意指在路边建造房屋,引申为轻举妄动,不经过深思熟虑就贸然行动。作舍道边的典故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当时,晋献公想要建造一座宫殿,于是命令大臣们去勘查地形。其中一位名叫阳处父的大臣,在勘查后认为在路旁建造宫殿不吉利,但晋献公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最终导致了宫殿的建造和国家的损失。因此,“作舍道边”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轻举妄动、不经过深思熟虑的行动。此外,还有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个人想盖房子,他看中了一块地皮,但是这块地皮在路边,人来人往的非常嘈杂。于是他开始建造房子

道傍苦李

道旁苦李是一个成语,形容因环境恶劣或遭遇不幸而变得毫无价值或不受欢迎的事物。其读音为dào bàng kǔ lǐ。该成语来源于《晋书·王戎传》和《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典故。它常用于比喻那些不被人重视或遭受冷落的事物。近义词有苦果自食、苦涩之果等,反义词则是描述幸福繁荣的词汇。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不当场合和与原意相反的用法。该成语提醒我们,环境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而某些事物的命运往往难以改变。

道旁苦李

道旁苦李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páng kǔ lǐ,意思是指被忽视的事物或人,常用来比喻那些不被人所重视或理解的人或事物。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古代故事,描述的是道路旁边的李子树因为长久无人问津,其上的李子变得苦涩。此外,该成语还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或事物被忽视或遗忘的境况。道旁苦李的近义词有遗珠弃璧、无人问津等,反义词有众星捧月、备受瞩目等。在日常使用中要正确使用该成语,避免误用。该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作品、电影、人才等被忽视的情况。

路柳墙花是什么意思

路柳墙花是一个成语,读音为lù liǔ qiáng huā。它用来形容那些只在外表上吸引人,缺乏内在价值的事物或人,通常指那些轻浮、不切实际、缺乏根基的美丽。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用来比喻女性的美丽和魅力。路柳墙花的近义词包括浮华之词、轻浮之物、表面风光等,反义词则是坚如磐石、根深蒂固、内在之美等。在日常使用中要避免误用,尤其是在正式场合和搭配使用上。文章对路柳墙花的解释和介绍,有助于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一成语。

道傍筑室

道傍筑室是一个成语,读音为dào bàng zhù shì。这个成语指的是在道路旁边建造房屋或设施,常用来形容一种忙碌、繁忙的景象。道旁筑室可以源自古代为满足交通和居民需要的建筑活动。其近义词有筑室道谋、兴建工程等,反义词有空无一物、荒芜人烟等。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注意避免用错场合、误解意思、搭配不当和滥用成语等错误用法。道旁筑室在城市和乡村中都很常见,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活力。

叱咤风云

文章介绍了成语“叱咤风云”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用于形容人在某个领域或场合中的威武、英勇、气势磅礴的表现,能够左右局势,影响人心。其源于古代军事和政治环境,常用来形容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在使用该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要在恰当的场合和描述真正有影响力的人物或事物时使用。

传诵一时

本文介绍了成语“传诵一时”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形容人或事物在短时间内被广泛传颂,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其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优秀诗文和事迹。近义词包括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等,反义词则是默默无闻等。使用此成语时需避免误用,注意其强调的不仅仅是短暂流行而是真正的价值认可。文章以例子和对比解释了“传诵一时”的准确用法与意义。

曾无与二是什么意思

曾无与二的读音曾无与二,读音为“zēng wú yǔ èr”,其中“曾”字读作第一声,即“zēng”,表示曾经或未曾;“无”字读作第二声,即“wú”,表示没有;“与”字读作第三声,即“yǔ”,表示给予或与某物相匹配;“二”字读作第四声,即“èr”。曾无与二的含义曾无与二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在某个领域或范围内非常突出,没有可以与之相匹敌的对手或事物。它强调了某个人或事物的卓越和独特性。曾无与二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其含义。在古代,人们常常用“独步天下”或“独树一帜”等词语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的卓越和独特性。而“曾无与二”则更加强调了其无可比拟的地位和优势。

奔逸绝尘

本文介绍了成语“奔逸绝尘”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例句。该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行动迅速、超凡脱俗、无与伦比,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其近义词包括风驰电掣、矫健如飞等,反义词为步履蹒跚、平庸无奇等。文章还指出了在实际使用中常出现的误用情况,提醒读者需注意其语境和含义是否相符。

炳如日星

本文介绍了成语“炳如日星”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几点错误用法。该成语用来形容某物或某人的光辉、耀眼、显赫的特质,其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出自《诗经》是最著名的典故之一。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滥用和混淆与其他近义词的区别。同时,提供了相关的例句以更好地理解该成语的用法。

忘记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