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傍筑室
读音
dào páng zhù shì
含义
- 道:道路。
- 傍:旁边。
- 筑:建造。
- 室:房屋。
整体含义:在路边建造房屋。比喻做事不合时宜,缺乏主见,容易受他人影响而改变主意。
典故
- 《诗经·小雅·小旻》:
“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意思是:如果像在路边建造房屋一样,不断征求路人的意见,最终房子也建不成。 - 《后汉书·曹褒传》:
“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比喻做事犹豫不决,难以成功。 - 《晋书·王导传》:
“筑室道谋,终不成事。”
强调做事要有主见,否则难以成功。
近义词
- 筑室道谋:比喻做事缺乏主见,难以成功。
- 优柔寡断:形容做事犹豫不决。
- 举棋不定:比喻做事拿不定主意。
- 三心二意:形容意志不坚定,容易受外界影响。
反义词
- 当机立断:形容做事果断,不犹豫。
- 雷厉风行:形容行动迅速,执行力强。
- 坚定不移:形容意志坚定,不受外界干扰。
- 一意孤行(中性偏贬):形容坚持己见,不受他人影响。
例句
-
小学低年级:
- 他做事总是道傍筑室,一会儿听这个人的,一会儿听那个人的。
- 小明写作业时道傍筑室,最后作业也没写完。
-
小学高年级:
- 如果总是道傍筑室,就很难完成自己的目标。
- 她道傍筑室,最后连最简单的决定都做不了。
-
初中:
- 在团队合作中,领导者不能道傍筑室,否则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效率。
- 他道傍筑室,导致项目迟迟无法推进。
-
高中:
- 历史上许多失败的决策,往往是因为统治者道傍筑室,缺乏主见。
- 在商业竞争中,道傍筑室的企业很难在市场中立足。
-
大学及以上:
- 科学研究需要坚定的信念,道傍筑室只会让研究停滞不前。
-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道傍筑室会导致政策缺乏连贯性。
错误用法
-
误用为“在路边建造房屋”的字面意思:
- ❌ 他们在道傍筑室,准备开一家小店。(错误:成语并非指实际建房。)
-
误用为“听取他人意见”的褒义:
- ❌ 他善于道傍筑室,因此能采纳多方建议。(错误:成语含贬义,指缺乏主见。)
-
误用为“犹豫不决”的轻微程度:
- ❌ 她只是稍微道傍筑室了一下,很快就决定了。(错误:成语强调严重影响决策。)
-
误用为“临时搭建”:
- ❌ 工人们道傍筑室,搭建了一个临时帐篷。(错误:成语与临时建筑无关。)
-
误用为“随波逐流”:
- ❌ 他道傍筑室,总是跟着潮流走。(错误:成语强调决策受干扰,而非盲目跟随。)
总结:成语“道傍筑室”强调做事缺乏主见,易受干扰,使用时应注意其贬义色彩,避免字面化或褒义化误用。
你可能感兴趣
沾风惹草是什么意思
沾风惹草的读音读音:zhān fēng yě cǎo拼音注音:zhān/zhān(第一声),fēng(第一声),yě(第三声),cǎo(第三声)沾风惹草的含义“沾风惹草”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常常随波逐流,无法自拔。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诱惑或者困难时,无法保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容易被外界的风吹草动所左右。沾风惹草的典故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其含义。在古代,风和草都是自然界的元素,风吹草动常常被用来形容自然界的微妙变化。而“沾风惹草”则进一步将这种微妙变化与人的行为联系起来,形容人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沾风惹草的近义词随波逐流:指没有自己的主见,随
扯顺风旗
本文介绍了汉语成语“扯顺风旗”的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该成语原意是借着风势拉起旗帜,形容顺势而为,趁机行事,现多用来形容人善于利用有利条件或时机,取得成功。文章还给出了扯顺风旗的例句和错误用法提示。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扯顺风旗”这一成语。
附影附声
附影附声的读音为fù yǐng fù shēng。该词描述的是一个人没有主见,盲从他人行为或言论的现象。它源于古代社会人们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现象,常见于随声附和、没有主见的行为表现。其近义词包括随声附和、亦步亦趋、随波逐流、盲从盲信等。相反,独立自主、自主自立、独立思考以及自主创新等则是其反义词。使用这个词汇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混淆其含义或过度使用。对于附影附声的现象,应当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从他人,有自己的判断和主见。
随声趋和是什么意思
随声趋和的读音随声趋和,读音为suí shēng qū hè。其中,“随声”意为跟随他人的声音,“趋和”意为附和、顺从。随声趋和的含义随声趋和指的是在他人发言或行为后,无主见地附和他人的观点或行为,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这种行为往往表现出一种盲从、缺乏主见的性格特点。随声趋和的典故“随声趋和”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社交习惯。在古代社会,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常常会跟随他人的声音或观点,以示自己与他人的共鸣或认同。这种行为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礼貌和尊重他人的表现。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盲从的行为逐渐被认为是一种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表现。随声趋和的近义词随波逐流:指随着大流走,没有自己的主见。
5个角度解析汉字“室”的拼音、笔顺与文化内涵
本文提供的文章对汉字室进行了详细解读,内容涵盖其拼音、部首、笔顺,对字义和名词属性等进行了具体介绍和解释。另外还举例了该字的应用场景及相关诗词用法。因此摘要可以这样写:本文详细介绍了汉字室的拼音、部首、笔顺,解释了字义和名词属性等,并提供了应用场景及相关诗词用法举例。
进退首鼠是什么意思
“进退首鼠”是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在行动上犹豫不决,迟疑不前。该成语源于古代战争故事,用于描述在重要决策或关键时刻的犹豫不决状态。其近义词包括犹豫不决、迟疑不前等,反义词为果断决绝、勇往直前等。使用不当的场合、与其他成语混用或误用以及滥用都是该成语的错误用法。文章旨在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并使用该成语。
瞻前顾后是什么意思
瞻前顾后的读音读音:zhān qián gù hòu拼音注音:zhān/qián/gù/hòu瞻前顾后的含义“瞻前顾后”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或思考时,既考虑过去,又考虑未来,常常因为过度犹豫而无法果断行动。具体来说,“瞻”意为向前看,“顾”意为向后看,合起来则表示在行动或决定之前,会反复考虑、权衡利弊得失。瞻前顾后的典故该成语典故最早可追溯至古代的军事战略。在古代战争中,将军们在部署兵力时常常需要瞻前顾后,既要注意前方敌人的动向,又要留心后方可能的敌人偷袭。此外,在一些古代的文献和历史故事中,也经常可以见到“瞻前顾后”的用法。例如,在《史记》中就有关于将领们“瞻前顾后”的描述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是一个成语,读音为jiàn zhī bù qǔ,sī zhī qiān lǐ,表示看到机会或事物时犹豫不决,反复思考,最终可能错失良机。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在面对机会时的犹豫态度和行为。其典故源于古代智慧故事或历史事件。近义词包括犹豫不决、徘徊不定和踌躇满志等,反义词为当机立断、迅速决断和果断行动等。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滥用、误用于形容果断行为或与“三思而后行”混淆。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
独行独断
独行独断的读音为dú xíng dú duàn,意指在行动或决策时不依赖他人,独自决定并行动,形容人做事果断、独立。该成语常用来赞美那些不随波逐流、有独特见解的人。然而,在使用时需避免过度或误用,要结合具体情境判断,避免给人过于固执己见或不尊重他人的印象。近义词包括果断决绝、自行其是、独立自主等。反义词为犹豫不决、随波逐流等。例句展示了该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暗室求物
暗室求物是一个成语,指在黑暗的屋子里寻找物品,形容在困难或复杂的情况下寻找需要的东西。该成语强调了在困难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答案的决心和毅力。典故可能源于古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暗室求物的近义词包括寻踪觅迹、探索寻求等,反义词则为坐视不理、束手无策等。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误用为形容轻松找到某物、用于非寻找类情境或与其他词语混淆使用。以上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