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朝不保暮」详解
读音
朝不保暮:zhāo bù bǎo mù
含义
- 朝:早晨,指一天的开端。
- 不保:不能保证、无法确保。
- 暮:傍晚,指一天的结束。
整体含义:形容情况极其危急,连早晨都无法预料晚上会发生什么,比喻生活或处境极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变故。
典故
-
《后汉书·朱穆传》:
“穆上疏曰:‘……百姓穷困,朝不保夕。’”
东汉时期,朱穆上书皇帝,描述百姓生活困苦,连一天都难以安稳度过。 -
《晋书·王羲之传》:
“羲之与友人书云:‘……吾今病笃,朝不保夕。’”
王羲之在信中表达自己病重,生命危在旦夕。 -
《资治通鉴》:
“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朝不保暮。”
形容战乱时期,百姓生活艰难,随时可能遭遇不测。
近义词
- 朝不虑夕:形容情况危急,连早晨都无法考虑晚上的事。
- 危在旦夕:危险就在眼前,随时可能发生。
- 岌岌可危:形容局势或处境极其危险,随时可能崩溃。
- 命悬一线:生命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
反义词
- 安如磐石: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稳如泰山:比喻非常稳固,不会轻易改变。
- 高枕无忧:形容无忧无虑,毫无后顾之忧。
- 长治久安:指国家长期稳定,社会安宁。
例句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
- 他生病了,医生说他的情况朝不保暮,家人很担心。
- 小兔子被狼追赶,朝不保暮,幸好猎人及时出现。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
- 战争时期,许多难民朝不保暮,每天都在逃难。
- 这家公司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员工们朝不保暮,担心失业。
-
初中(7-9年级):
- 古代灾荒年间,百姓朝不保暮,饿殍遍野。
- 他的病情恶化,医生说他朝不保暮,必须立即手术。
-
高中及以上:
- 经济危机爆发后,许多企业朝不保暮,纷纷倒闭。
- 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普通人的生活往往朝不保暮,难以规划未来。
错误用法
-
错误场景:形容时间过得快。
- ❌ “暑假过得真快,朝不保暮,转眼就要开学了。”(正确用法应为“光阴似箭”)
-
错误场景:形容心情愉快。
- ❌ “今天玩得很开心,朝不保暮,希望明天还能这样。”(正确用法应为“乐不思蜀”)
-
错误场景:形容工作忙碌。
- ❌ “最近工作太多,朝不保暮,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正确用法应为“废寝忘食”)
-
错误场景:形容天气变化快。
- ❌ “这天气朝不保暮,早上还晴天,下午就下雨了。”(正确用法应为“瞬息万变”)
总结:该成语仅用于形容极端危急、不稳定的情况,不可滥用。
你可能感兴趣
朝不及夕是什么意思
朝不及夕是一个成语,读音为zhāo bù jí xī。它用来形容情况紧迫、生活困苦或事情到了紧急关头。出自《左传·昭公十一年》的典故,描述了晋国的阳城太守孟氏的生活困境。近义词有危在旦夕、急如星火、刻不容缓等。反义词包括长久之计、安然无恙、悠然自得等。使用朝不及夕时需注意其含义和语境的匹配,避免误解或误用。
朝不虑夕是什么意思
“朝不虑夕”是一个成语,读音为zhāo bù lǜ xī。其含义是形容人对于未来无法预料或无法打算,也用来形容人生活贫困、拮据,无法对明天的生活做出计划,强调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忧虑感。该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描述的是赵盾对未来和国家的忧虑和不确定的生活状态。其近义词有岌岌可危、忧心忡忡等。反义词有安居乐业、稳如泰山等。使用时应注注意其感情色彩和语境,避免不当使用。该成语主要用于描述对未来不确定性和忧虑感的情况,如战争时期、经济状况不佳等。
命在旦夕是什么意思
命在旦夕是一个成语,读音为mìng zài dàn xī,形容生命极度危险,随时可能死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用以描述人的生命处于极度危急的状态。该成语还有其他出处和典故,如《左传》中的“朝不保夕”。命在旦夕的近义词有“岌岌可危”和“危在旦夕”,反义词有“安如泰山”和“安然无恙”。在使用时需确保恰当性和准确性,避免误用和滥用。文章提供了命在旦夕的详细解释,包括读音、含义、典故、近义词、反义词以及错误用法示例。
朝不谋夕是什么意思
朝不谋夕是一个成语,读音为zhāo bù móu xī。它用来形容对未来缺乏计划或打算,或生活困苦无法预知未来。该成语源于《左传·昭公五年》,强调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缺乏长远打算。朝不谋夕还有近义词如临时抱佛脚、无远虑、现用现学,反义词如深思熟虑、远见卓识、预有安排。在使用时需注意避免错误用法,如用错对象、语境不当和滥用成语。以上是关于朝不谋夕的介绍和解释。
大厦将颠是什么意思
“大厦将颠”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或局势即将崩溃或坍塌的状态,典故源自古代建筑安全描述。它表示建筑物、机构或局面即将倾倒的临界状态,带有强烈的警示意味。近义词包括摇摇欲坠、岌岌可危等。然而,该成语不可在不当场合或与原意相反的情况下使用。例如,公司的财务状况已经到了大厦将颠的地步,必须采取措施挽救。同时,也需要注意正确使用成语,避免误用。
兵在其颈
兵在其颈是一个成语,读音为bīng zài qǐng jǐng。它表示形势危急,如同士兵的脖子被敌人控制,形容事情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紧迫的境地。该成语源于《史记·项羽本纪》,描述了楚汉相争时期的危急形势。近义词包括危在旦夕、岌岌可危和千钧一发,反义词有安然无恙、安之若素和稳操胜券。兵在其颈的使用需注意避免误用场合和误与其他意思相近的词语连用。文章提供了有关兵在其颈的详细解释和例句。
性命交关是什么意思
性命交关的读音性命交关 的读音为“xìng mìng jiāo guān”。性命交关的含义“性命交关”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情的严重性达到了关乎生死的地步,意味着某事或某个决定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生命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它强调了事情的紧迫性和严重性,通常用于描述非常危险或重要的情境。性命交关的典故“性命交关”这个成语的典故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源于古代人们对生死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在古代社会,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当某件事情被形容为“性命交关”时,意味着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达到了极高的程度。性命交关的近义词生死攸关:指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就在眼前。千钧一发
危若朝露是什么意思
危若朝露的读音危若朝露的拼音为wēi ruò cháo lù。危若朝露的含义"危若朝露"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情或形势非常危险,如同早晨的露水一般,短暂而不稳定。它比喻形势或情况极为危急,有如清晨的露水一般易逝。危若朝露的典故该成语典故源于古代的军事和政治环境。在古代,由于天气变化无常,早晨的露水往往被视为短暂而脆弱的象征。在战争或政治斗争中,如果形势如同朝露般岌岌可危,那就意味着局势极其严重,需要立刻采取行动来避免灾难。具体典故和出处因历史久远已难以考证,但该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危若朝露的近义词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随时可能崩溃或灭亡。千钧一发:形容事情处于极其紧要关头,就像一根头发悬在
春光明媚是什么意思
“春光明媚”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春天景色鲜明、明亮、美丽。它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使用时要避免在严肃或悲伤的场合使用,不能乱用词语搭配,张冠李戴与其他季节的景象混淆使用,以及书写时出现错别字等错误用法。同时,“春光明媚”也有许多近义词和反义词,如春意盎然、阳光明媚等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而阴雨连绵、寒冬腊月等则形容其他季节或天气的阴沉寒冷。在例句中,“春光明媚”常被用来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和人们的愉悦心情。
惨无天日
文章介绍了成语“惨无天日”的拼音、含义、典故及其用法。该成语形容环境极其恶劣、悲惨,仿佛天空都被阴暗所遮蔽。其典故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描绘,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承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成语含义。文章还列举了与其相关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通过例句展示了该成语的使用场景。同时指出使用该成语时的注意事项,避免在错误语境或错误搭配中使用,并注意根据语气和场合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